成人高考专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答案:C

2.下列情况中,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是()

A.张三将行李寄存在火车站,结果被李四冒领,张三欲向李四追索

B.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

C.出租人要求承租人对所造成的房屋损毁进行赔偿的

D.受害人要求侵害人对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进行赔偿的

答案:D

3.下列有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与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

B.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其行为能力产生

C.法人在清算期间仍然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D.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

答案:B

B.失踪人下落不明的次日

C.人民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死亡日期

D.人民法院判决宣告之日

5.下列有关监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被监护人已经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即解除

B.监护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人

C.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D.只有公民才能担任监护人

6.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意思表示由第三人义务转达,而第三人由于过失传达错误或没有传达,使他人受到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第三人

B.意思表示的受领人

C.意思表示人

D.意思表示人和第三人

7.在不动产所有人出卖其不动产时,下列不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为()

A.承租人

B.抵押权人

C.典权人

D.共有人

8.诉讼时效作为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期间一般适用于()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辨权

9.甲和乙为同村邻居,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A.相邻权

B.房屋所有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宅基地所有权

10.按份共有人转让其共有财产份额时,其他共有人享有()

A.购买权

B.撤销权

C.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D.解约权

A.2000年3月1日

B.2000年4月5日

C.2000年4月10日

D.2000年5月10日

12.下列属于法定孳息的为()

A.企业中工人的奖金

B.动物的幼畜

C.牛身体内产生的牛黄

D.出租房屋的租金

13.下列对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般保证的保证范围为主债权,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范围为包括利息.违约金等在内的全部债权。

B.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承担履行责任

C.一行贿受贿保证的保证人只能行使基于保证合同的抗辨权,而连带保证的保证人还可以行使主债务人的抗辨权

D.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抗辨权,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不享有此项权利

14.甲公司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在分立过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丁.戊.已.庚的债务达成协议,乙公司承担对丁.戊的债务,丙公司承担对已.庚的债务。对甲公司的债权人来说,该债务承担协议()

A.无效

B.有效

C.可撤销

D.效力未定

答案:A

15.甲.乙.丙合伙经营一商店。甲被推选为负责人。在经营期间,甲放弃了商店对丁享有的5万元债权。甲的放弃债权行为()

A.无效,因为未取得乙.丙的同意

B.部分无效,即对乙.丙的份额不发生效力

C.效力未定,即取得乙.丙的同意后发生效力

D.有效,因为甲是合伙的负责人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承诺人发出承诺时

B.要约人发出要约时.承诺人发出承诺时

C.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承诺人到达要约人时

D.要约人发出要约时,承诺到达要约人时

17.下列合同中,须经主管机关批准才能生效的合同为()

A.技术开发合同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C.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D.房屋买卖合同

18.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权利是()

19.有关为第三人利益订立合同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第三个利益订立合同不需要事先通知第三人或征得他的同意

B.第三人在合同债务不履行合同时,可以直接向债务人行使权利

C.第三人可以接受合同为其设定的权利,也可以拒绝接受该权利

D.当第三人表示不接受合同权利时,该合同无效

20.甲公司与乙公司依法订立一份总货款为20万元的购销合同。合同约定违约金为货款总值的5%。后乙公司违约,给甲公司造成损失2万元。乙公司应依法向甲公司偿付()

A.2万元

B.1万元

C.2.5万元

D.3万元

21.关于财产租赁的转租问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承租人在租期内不能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

B.承租人在租期内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在人,应将转租租金与承租租金的差额交给出租人

C.承租人在租期内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但必须事先征得出租人的同意

D.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第三人就租赁物向出租人负责

22.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下列对象中,不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

A.新设计的能够应用的技术方案

B.新型的疾病治疗仪器

C.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D.对产品结构的新设计

23.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的期限是()

A.自申请人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

B.自申请人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

C.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1年内

D.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6个月内

24.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商标要件的“商标”无法取得注册,但不妨碍实际使用

B.商标局与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注册商标争议均有权处理

C.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公民都可以依法取得商标权

D.对以欺骗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提起争议的期限是该商标取得注册之日起一年内

25.依照法律规定,对作者身份不明的文学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

A.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B.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月1日

C.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残废后第50后的12月31日

D.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予保护

26.对于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旅客伤亡的赔偿责任的确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伤亡如果是因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损害责任

B.承运人如果能证明伤亡是旅客自己的故意造成的,则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承运人如能证明伤亡是旅客自己的重大过失造成的,则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D.承运人对无票旅客一律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7.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若这种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则()

A.由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B.由受害人承担

C.主要由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D.按公平原则处理

28.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是由于受害人过错造成的,饲养人或管理人()

A.承担民事责任

B.不承担民事责任

C.承担部分民事责任

29.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其放弃继承的遗产按()

A.无人继承办理

B.代位继承办理

C.转继承办理

D.法定继承办理

30.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

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

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31.广义的民法是指()

A.民法典

B.商法典之外的民法典.民事法律法规

C.私法

D.民法通则

32.甲擅自处分乙财产给丙,嗣后,甲概括继承乙之财产,则甲与丙之处分行为有效。这是根据对《合同法》51条进行的()

A.扩张解释

B.目的性扩张

C.文义解释

D.类推适用

33.股东权是()

A.财产权

B.支配权

C.身份权

D.社员权

34.自助行为

A.只有权利人可为之

B.第三人亦得为之

C.不限于保护请求权

D.一切权利皆可以之求助

35.农村承包经营户是()

A.国有经济组成部分

B.个体经济单位

C.必须以承包合同为基础

D.须依法核准登记

二.简答题:36~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简述留置权的成立条件。

答案:(1)留置权是指,依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财产的债权人,于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可以扣留其占有的财产,并以其担保债券得以实现的权力。

(2)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第一,一方按照合同已经占有了对方的财产;

第二,对方没有依约给付应付的款项;

第三,对方没有履行给付义务超过了约定期限。

37.简述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

(2)代理的法律特征:

第一,代理人须在代理的权限范围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来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代理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要由被代理人来承担。

38.简述我国《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

答案:(1)所谓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好合同当事****利义务内容的条款,并在订立合同时一般不与对方协商合同条款,而仅就订立或者不订立合同达成意思一致的合同。

(2)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

第一,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力和义务;

第二,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和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就该条款做出说明:

第三,格式条款的无效:违反合同法有关合同的生效要件的格式条款,以及提供条款的一方通过格式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均无效。

第四,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时候,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可以作两种以上的解释的时候,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的解释;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条款不一致的时候,应当以非格式合同为准。

三.论述题:39小题,20分。

39.论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一)权利神圣原则《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权利神圣集中表现在民事权利不受侵犯,是指民事权利受到法律的特别尊重和充分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非依公正的法律程序,也不得限制或剥夺。

(二)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

平等原则要求在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l)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民事主体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3)当事****利义务对等

(三)意思自治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意思自治指民事主体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自主参与市民生活,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务,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

意思自治原则包含自我决定.约定优先和自己责任:

1.自我决定,即自己做主地去判断,去选择。

2约定优先,即当事人另有不同或相反约定时,约定的条款优先于法定的条款而适用。

3.自己责任,即自主参与者对于参与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

(四)诚实信用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还有以下四层含义。①民事主体应以忠实.宽宏.体谅之心态,进行民事活动,务求权利义务之对等与平衡,切忌损人利己.谋求不当利益之心理。②应遵循市场经济与商品交易之一般规律,进行民事活动和处分权利时务求各方利益之最大化,并充分尊重他****利和利益,善意对待与之进行民事活动的其他民事主体,及时.完整地履行自己的义务。③禁止民事主体滥用自己的权利,以个人利益损害社会利益。换言之,民事主体处分自己权利的行为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与限制,当处分自己权利而危及第三人或者社会利益时,即构成权利的滥用,该行为不受法律保护。④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应以诚实信用解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探求当事人进行民事行为时的真意,在立法有遗漏或者矛盾时填补法律之漏洞。

(五)公序良俗原则《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等;

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国家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其中主要表现为生活伦理.商业交往等方面的公认道德规范。

公序良俗如同诚实信用原则一样,是内涵极为丰富的开放性的一般条款,即得为民事主休从事民事活动所遵守之规则,也得为司法机关审理民事纠纷时解释法律和裁判案件之依据。

四.案例分析题:40~41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0、A地的甲厂与B地的乙商店于1999年6月订立洗衣粉买卖合同,约定7月25日由甲厂在B地的火车站交货。7月14日由于洪水冲垮两地间的铁路,交通中断,A地与B地之间又无飞机通航,甲厂未将此情势通知乙商店,乙商店亦未查询。8月1日交通恢复后,甲厂立即装运,8月9日运抵B地火车站,甲厂押运人通知乙商店取货。乙商店拒不受领,在与甲厂押运人的谈判中,要求压低价格,甲厂不能接受。甲厂押运人只好租用民房一间暂为保管,同时继续与乙商店交涉。8月15日,由于B地大雨,山洪暴光发,冲垮民房,洗衣粉灭失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也因浸水而只能降价处理。

问:

(1)甲乙间的合同关系是否解除为什么

(2)甲厂未将交通中断的事实通知乙商店,若乙商店因此受有损害,甲厂是否应该负责赔偿

(3)乙商店不受领是否构成违反买卖合同为什么

(4)甲厂因部分洗衣粉灭失以及降价而遭受的损失,可否要求乙商店予以赔偿为什么

答案:(一)虽然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条款,但鉴于甲乙之间既没有解除合同的协议,也不符合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鉴于解除权的行使要以通知为要件,故该合同没有解除。

(二)洪水是不可抗力,因洪水引起的交通中断所造成的履行不能带来的损失,甲主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发生不可抗力以后,甲方负有通知的义务,由于其未尽通知义务而造成的损失,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乙商店拒不受领违反买卖合同的义务。因为合同双方约定的履行期限虽然已过,但本案的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并不特别重要,故即使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满后才履行,原则上也不允许债权人立即解除合同。因此无正当理由其不得拒绝受领。

(四)甲厂因部分洗衣粉灭失及降价所受的损失虽然同样是由于不可抗力而引起的,但既然合同没有解除,依合同约定运B地火车站即算交付,故可以要求乙商店予以赔偿。

但甲厂在迟延履行后发货时,并未通知对方,对损失的形成也有一定责任,故依据公平责任也应分担一定的损失。故不论乙商店是否拒绝受领,鉴于货物业已交付,所以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即使是不可抗力亦要由乙商店承担主要责任。

于某见报后,将该报社告上了法庭,诉诸法律,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经查明,报社的报道严重失实,但报社声称:报社对消息已尽了形式审查的注意义务,此次报道失实完全是张某故意提供虚假事实所致,报社并无过错,故报社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原告应向张某请求赔偿。

问:(1)某体育报社的报道是否构成了对于某的名誉损害于某可否要求该报社停止侵害,登报为其恢复名誉

(2)若于某起诉张某,张某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3)报社与张某是否构成共同侵权为什么

答案:(一)报社的报道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故于某可以请示报社停止侵害,登报为其恢复名誉。

(二)若于某起诉张某,张某自然应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张某提供虚假信息,并有意扩散给媒体,符合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故应承担损害他人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三)根据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报社由于其报道主要事实失实而要承担侵害于某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民法典全面内容中国新时代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法律适用规则与救济途径完善 最后,在司法解释层面,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具体司法解释,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而对于违反这些规定所造成损失,有详细列举出的救济途径,如诉讼请求、行政复议以及其他补偿措施,使得当事人获得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手段丰富多样。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5808.html
2.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其次,在坚持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包容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实施民法典,使得我国民商法实践可以融入民法典实施中,不断得到现代化的提升,进行特色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演化。当然,运用上述发展机制,也要避免因不当或过度滥求发展而产生不应有的偏离,进而毁坏民法典作为具有基本法律地位应有的最低稳定性。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3.民法典的意义规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的法律基石民法典强调了人的尊严和合法权益,明确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婚姻、继承等方面的人身权利。这些规定有助于加强对个人基本权利保护,使得每个公民都能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地位,不受歧视。 社会秩序与经济活动 民法典对于合同、物权等领域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它还为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建立起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397202.html
4.民法热点聚焦:争议与解析合同是民事交往中的基本形式,而合同自由则是民法中的重要原则。合同自由原则允许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合同自由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在电商交易中,消费者和商家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达成交易。此外,合同自由原则还体现在劳务合同、租赁合同等领域。然而,合https://blog.csdn.net/JiYan_yellow/article/details/144341316
5.论平等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刘新勇《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将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的必然表现。民法的平等原则集中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全部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体现在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上。 平等原则最本质的内涵https://lawyers.66law.cn/s22079846b2c54_i170415.aspx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③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意识到自我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民法典》逐条解读∣第2条:《民法典》的调整对象(含条文主旨例如,国家和公民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等关系,但只要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各个主体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的,即可判断其具有平等性。平等是指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并不涉及在政治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问题。平等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当事人参与民事关系时,其地位是平等的,不承认任何一方当事人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808058_1022851471.html
8.什么是民法典的平等原则律师普法《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https://www.110ask.com/tuwen/14411375963479619290.html
9.《民法》第一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根据各国现有民法(包括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精神,民法概念的完整表述应是:民法是以民事立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民事立法是指以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确立民事主体平等地位,尊重、保障民事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对被侵犯权益补赔回复的方法。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62.html
10.走近民法典民法调整范围调整对象是什么?平等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民法上具有平等地位和身份,法律地位完全平等。民事主体各自有自己独立意志和自由,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即使这些主体存在着劳动人事关系、行政隶属关系、尊卑血亲关系等,但在民事活动中一律平等。在所有部门法中,唯有民法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http://s.nhzj.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5627764
11.民法的基本原则问法百科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地享有权利,其权利平等地受到保护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