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习题学习资料

江苏高校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习题

高等教育学习题

第一章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2、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解剖分类”

D、理论性分类3、古代的高等教育一般泛指在同时代具有较高

水平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也比较多

样,包括

A、学校

B、寺院

C、博物馆

D、图书馆

第二章

1、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激励之下,美国大学协会

于何时成立

A、1920年

B、1930年

C、1900年

D、1910年

2、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弗吉尼亚大学

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

“三艺”,包括: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4、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

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

整”

A、一

B、二

C、三

D、四

精品资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法是(30分)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D、《高等教育学》

6、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教育改革取得了三项进展,包括

A、改良八股科举

B、改书院为学堂

C、《奏定学堂章程》颁行

D、于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

第三章

1、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是)

A、哈佛大学

B、柏林大学

D、爱资哈尔大学

2、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

(30分)

A、自由教育理念

B、通识教育理念

C、专业教育理念

D、职业教育理念

3、大学校长职业化理念中大学校长扮演哪些角

A、募捐者

B、管理专家

C、政治家

D、协调者

4、大学拥有不受政府、教会和任何其他社会力

量的干预和控制,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

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个理念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5、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30分)

A、陈鹤琴

B、陶行知

C、胡适

D、蒋梦麟

6、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30分)

A、博克

B、杜威

C、克拉克·克尔

D、德雷克·博克

7、高等教育实践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关系包括(40分)

A、从源头上看,一定是“实践在前、

理念在后”

B、从发展上看,理念产生以后,往往

又是“理念在先、实践在后”

C、从源头上看,一定是“理念在先、

实践在后”

D、从发展上看,理念产生以后,往往

又是“实践在前、理念在后”

8、下面属于功利主义主张的有(40分)

A、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

价值

B、教育是为职业选择做准备

C、社会的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也就是

人的需要

D、教育要以社会发展作为最高目标

9、下面属于理性主义主张的有(40分)

A、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的对象是人

B、以人及个性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

最高原则

C、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D、主张教育是生活的准备

第四章

1、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2、在特定情境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3、根据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层级,高等学校由

低到高可以区分为(40分)

A、高等职业学校

B、高等专科学校

C、学院

D、大学

4、20世纪50年度初期,新中国为巩固政权,

进行了院系调整。将所有的私立大学收归国

有,改为(30分)

A、国有私立大学

B、公立大学

C、国有大学

D、国办大学

5、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多少时称为普及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30分)

THE END
1.论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保障本文试图理清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以及高校教师权利的法律保障问题。首先,从分析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入手,通过对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实证研究,总结归纳了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的特点及其研究视角,并对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进行了理性的设计。接着,又以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分析为切入点,疏理了高校教师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3-2005108004.html
2.教师的法律地位[主观题] 教师的法律地位 答案 【参考答案】 教师的法律地位: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以下基本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待遇报酬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https://m.shangxueba.com/ask/tk/IU7VXTEL.html
3.《教师法》修订为教师发展赋权强责new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自此教师群体有了保障自身权益的专属法律。为社会上重要的特定人群单独立法,是谓“身份立法”,《教师法》与《公务员法》《检察官法》《法官法》《医师法》等并立,凸显了教师的法律身份和社会地位。《教师法》实施28年来,对于提高教师地位、保护教师权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具https://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d=1639968593638562
4.教师的法律地位研究期刊摘要:合理确立教师的法律地位,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立法将教师作为与其他专业人员无异的一类群体,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没有呈现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教师群体的差异性,导致教师管理实践中问题和争议频发.教师职业源于现代国家公共教育体系建立的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dsfdxxb-jykxb202101004
5.关于教师的法律法规(精选5篇)关于教师的法律法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罚款 行政处罚 民事法律关系 违约金 合同法 [分类号]G252 “逾期罚款”是绝大多数图书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由于法律没有对高等学校的地位予以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是被视为事业单位来界定的。于是,作为其附属机构的图书馆所具有的罚款权就受到了质https://www.1mishu.com/haowen/102813.html
6.著作权法上教师用书的法律地位研究教师用书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教科书”,成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一。此案引发应当如何界定《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中的“教科书”,如何认识教师用书在著作权法上的法律地位。本文拟围绕此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文中多次使用教材、教科书、教辅用书、教师用书这几个概念,因此先简要界定一下它们在本文中的https://ip.pkulaw.cn/ipjournal/1510088359.html
7.高校青年教师《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精选6篇)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个职业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使我知道了掌握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高校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高校教育方面具体的法规政策,并了解和掌握了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清楚地了解到作为一名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而且还更新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e4d2itj.html
8.教师考试真题精选每日一练(12.10)6.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确定的( )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社会地位 参考答案:D【解析】教师的法律地位是一个与教师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是法律所 确认的教师的社会地位。 7.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原理规律。这种学习是 () http://www.cqwenbo.net/wap_doc/15873970.html
9.教师的地位有哪些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即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的获得、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在我国,教师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崇高的荣誉,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教师应有的权利和待遇。 4、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 https://www.jinbiaochi.com/yl/news_113168.html
10.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培养教师?今年年初,《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要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 法律地位的确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等了12年。他强调,本次《意见》第一次在身https://jky.jlipedu.cn/jyzx/20180321/b444fc742fce45f59a9ce0e7a0a5e863.html
11.文摘徐靖高等学校“非升即走”聘用合同法律性质及其制度法治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大致可从以下三层面予以理解: 1. 劳动者 教师既是“宪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也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其作为一国公民,自当享有宪法赋予的劳动权利同时履行劳动义务;其作为聘用合同法律关系相对一方,与高等学校之间存在从属性劳动关系,应自觉履行高等学校在聘用合同中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