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重新回归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1976年,“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经过两年的反思与徘徊,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扫“文革”阴霾,作出伟大战略决策,提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今后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79年6月18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七部法律。

“文革”重创过后,中央高层开始反思中国的民主制度。“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回忆,邓小平同志曾表示,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那次全国人代会启动了我国“文革”后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重建。

1982年12月4日,经过全民大讨论,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宪法,根本大法重新回归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1989年4月4日,行政诉讼法经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确立的“民告官”制度把公权力置于法治的约束之下。

一批护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立法项目步入“快车道”,个人所得税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在全国人代会上相继通过。

民主思潮的破冰也在一个个细小的变化中逐步显现。

1980年9月,170多名北京团全国人大代表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上海宝钢工程建设问题”向冶金部提出质询。这成为全国人大历史上第一起质询案。

“八二宪法”表决通过后,新华社首次报道了全国人代会历史上出现弃权票的现象。

有了这次先河,“从此,党和国家召开的一些重要决策会议,特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讨论、审议、通过一些重大事项时,若有不同的意见,在新闻报道中都有所反映。”

全国人代会还加快了对公开透明的探索。1987年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领导人举行多次记者会,电视播放实况,引起了强烈反响,民众好评如潮。1988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总理记者会,总理答记者问的场景进入寻常百姓家。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事规则也要法制化。1989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特别将全国人代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列入其中,除此之外,该规则还规定,全国人代会“公开举行”;大会全体会议设旁听席;选举或者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候选人的得票数,应当公布”。全国人代会的工作程序日趋规范、科学、民主。(待续)

THE END
1.尊宪崇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编辑:温翠萍 原标题:《尊宪崇法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157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效率意义:在当代,法律对生活的渗透无所不在,法律在保障平等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的实现。 法律的利益意义:法律通过平衡冲突进行社会控制,解决社会纠纷,平息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常态,促进社会发展。 二、法律的价值 法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的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作用上。这些作用共同维护了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第614期律师视角下的宪法坚守与使命担当宪法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示着我们不可逾越法律的红线,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为正义发声的底气和力量。 宪法宣传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宪法条文的宣传普及,更在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崇宪法、信仰法治的氛围。作为律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TE0MzY3OQ==&mid=2247504055&idx=1&sn=dc552bc17bb788a0cce367e8cd527ba4&chksm=fd253b27ca52b231bf23a1862c1703f0759de7167b67dad24d614b7ef0435cda892adffa0d44&scene=27
4.尊宪崇法人民网评: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落实“爱国者https://www.zyredcross.cn/newsView-8963.html
5.在法律体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在法律体系中,( )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 【考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应.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5 20:0:1组卷:2引用:2难度:0.5https://www.jyeoo.com/shiti/b91ee910-c15c-15f5-590c-acfb2593f46e
6.宪法拥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对吗?黄嘉律师精选解答“宪法拥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这句话是对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的权力,而法律是除宪法以外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权力仅低于宪法,但所有的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基础进行制定,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冲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https://m.64365.com/tuwen/667855.aspx
7.为什么说法律至高无上法律至高无上这一表述,实际上是指法律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地位。这种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 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同时,法律的实施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种程序和规范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254ea6333abd54001022
8.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充分体现了()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B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充分体现了() 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法律就是执政官 该题目是单项选择题,请记得只要选择1个答案!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题目解答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执政官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6175/17008844.html
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全册一课一练(含答案)答: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https://m.360docs.net/doc/info-e2222de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6.html
10.浅析税收的法律地位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税收法律出现了弹性,使税收法律的地位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权力本位意识和法律意识相背离,使税收法律的地位得不到维护。法治当以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和约束为起点,崇尚法律至高无上。但我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法律始终在王权下发挥御用作用,缺乏自身的独立地位。这种王化意识日积月累沉淀为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205717_6982.html
11.宋赵来:中国的腐败问题为了建设独立的司法体系,要在财政、人事、事务上使司法机关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应在宪法策一百二十六条和第一百三十一条中加入“不受‘政党’”的干涉“这一条款,只有司法机关只服从于法律和宪法,这才与依法治国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相一致。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监督和制约就是保证权力在法律允许和道德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09/09/18066.html
12.牢固树立正确群众观念(通用6篇)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笔者深感到,在我们的社会里,应大力倡导“法律至上”的观念,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在公民中,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牢固树立了这一观念,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将日趋完善发达,中国的前途将更加辉煌灿烂。正如江泽民同志于1996年2月8日在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zq2ce9c.html
13.2024年宪法学整理笔记.doc:包括形式特性⑴: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一般法律: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一样于其他法律,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职责就是起草或制定宪法。②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一样于其他法律。宪法草案及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⑵:宪法具备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的效力高于一般法律,一般https://www.taodocs.com/p-1034630128.html
14.试论美国的成文立法在美国,成文法的地位逐步提高,有些成文法的地位甚至高于判例法,比如成文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法,在所有法律当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美国宪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本宪法与依照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及以合众国的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有抵触,各州法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90.html
15.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刑既有刑戮、罚罪之意,也有规范之意”,结合所学可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体现了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172b891a13cbfcc4396ec8a8f3b5d520.html
16.司法卷一:宪法基本理论找答案(考试必看)考试题库B.按"法治"原则,法律在社会中应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我国实行法治原则的根本保障 D."依法治国"是法治原则在实践中的主要体现 点击查看答案 80、名词解释 事前审查 点击查看答案 81、问答题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点击查看http://www.91exam.org/exam/87-3020/3020268.html
17.柏拉图《法律篇》概要1.3、〔625a-627b〕然后他提到了这样的事实:因为有人诋毁法律的有效性,还趋于主张这些法乃是愚蠢的,那么对这些法进行检验,那就是正当的了。他解释说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所有至理名言都更优越。他检验了他那个时代广为人知的法律的细目。 〔625b-c〕柏拉图(Plato)提到了柏树。他描述了谈话人和提问者的http://iolaw.cssn.cn/flxw/200705/t20070508_45997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