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本月起正式施行

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同组织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制定并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从完善提升革命旧址、红色纪念地的教育功能,到推动非遗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各地通过推动文物等的活化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得到更好传承。

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写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发掘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等。

爱国主义教育法还明确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便民利民,积极打造便捷高效的行政复议“窗口”

行政复议是监督行政权依法公正行使、促进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

“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扩大行政复议范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表示,对此,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扩大了行政复议范围,明确对行政赔偿、工伤认定、行政协议、政府信息公开等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据了解,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当事人申请、参加行政复议提供便利,保障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的各项权利。例如,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其他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行政机关通过互联网渠道送达行政行为决定书的,应当同时提供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互联网渠道”等。

碰上行政纠纷要多头找、来回跑,曾给企业、群众带来一些不便。如今复议事项“一次办”已成为各地一项广泛实践的便民举措。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也明确,除部分保留行政复议职责的部门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取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复议职责。

马怀德表示,过去的行政复议要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如今实现“一个窗口接收申请、一个标准审理案件、一支队伍化解争议”,极大地方便了复议申请人。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条例设置专章规范网络信息内容,并在其中加强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的规范。例如,条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残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网络信息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条例在强调国家鼓励和支持传播正能量、不得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等要求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判断标准及其呈现方式等作出了规定,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

沉迷网络会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条例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并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条例还加强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

THE END
1.普法强基与法“童”行护你成长培养好青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我国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用法律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 什么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NDAxNTU2MA==&mid=2247820341&idx=2&sn=da2cb2e5a7a4339ef532f47420b238d9&chksm=fa82fcd977957f223fb6c973d799eb71ec2af750b206efe2d4cd9f0ddd8b6ab1978738f2a0ce&scene=27
2.未成年人线上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我国法律建立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专项保护制度。专项保护制度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发展权益的特殊优先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这为进一步构建具体化的专项保护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专项保护制度仍偏向原则性和框架性,应根据个http://ytzy.sdcourt.gov.cn/jningjinxfy/385057/385220/15587888/index.html
3.我国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https://www.verywind.com/rr/vwminvrwcindyimcvnc.htm
4.学者解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让孩子用好网络是更好的保护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加强重视,立法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相继制定或修订了《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国家网信办也出台了《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 新京报:《条例》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支振锋:《条例》第二章对“网络素养促进”的规定,值得一提。《条例http://www.81.cn/zt/2023nzt/jjwcnrwlbhtl/sjd_246524/16262044.html?tsrqkdcnalk
5.姚建龙:未成年人法的困境与出路犯罪学量刑法学网1987年,《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③颁布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规,也推动了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发展。其名称、结构与基本条文内容,对全国法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④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正式将年龄界限清晰的“未成年人”⑤而非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slt/fzx/2020-05-19/283630.htm
6.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你知道吗?03.对青少年保护法的认识 1、增加可操作性 强化法律责任 我国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于1991年,2006年进行了较大幅度修订。此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内容,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从结构上原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四大保护,也就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那么这次未成https://www.schdxww.com/Show/news?infoid=6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