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法守法的小学生班会教案(精选5篇)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方法:

通过法律知识竞答、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讲话: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法律知识竞答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的内容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内容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未成年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主持人讲措施: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治保委员会等单位或部门举报。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三、班主任讲话:

预防犯罪等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将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20xx年12月6日

二、主持人:

班主任

三、班会主题:

学法、知法

四、目标:

1、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2、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网吧,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六、形式:

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七、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

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1)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2)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3)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总结:

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三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歪理邪说的侵蚀,自觉抵制邪教、传播科学、弘扬文明,对邪教的宣传活动不听、不信,发现邪教违法犯罪行为后,要勇于揭露、举报,不断用先进的文化充实自己,健康。

【活动背景】

学生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校规执行不好,有的甚至不清楚规范的内容。

【活动目的】

使全班同学进一步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遵规守纪、礼貌待人、勤奋向上的中学生。

【活动准备】

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各种活动如生活实例窥探、行为规范讨论交流、反面案例启示等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使每位同学都能争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

【活动要求】

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20xx年11月10日班会课

【活动地点】

七一班

【活动过程】

【引入】同学们,开学已经两个月了,流动红旗的评比一共进行了4次,咱们班只获得了一次流动红旗。流动红旗代表的是集体荣誉,而集体荣誉要靠咱们高二(9)班每一个成员去努力争取,当集体有了荣誉,我们每一个成员也就都有了荣誉。从流动红旗的评比上,可以反映出我们的一些行为习惯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我们学校的校规,今天我们就来重新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校规,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是遵规守纪的结果,好的习惯能够规范我们的行为。坏的习惯却能误导我们的行为,甚至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活动1】那么平时我们的一些做法或者习惯是不是符合规范呢?下面的一些行为你有发生过吗?这样做对不对呢?

(1)我正在认真听课,书桌里的手机震动了,有人发短信给我,趁老师不注意赶快回一下。(╳)

(2)排队乘车时,看到别人插队,我也插队。(╳)

(3)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吃饭时要做到边吃边聊,这样才越吃越香(╳)

(5)手中有废纸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路边,反正没有人看见(╳)

(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7)上课太累人了,反正我也听不懂,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再说(╳)

(8)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你立刻发火,责备其不小心,要求他向你道歉。(╳)

(9)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主持人】有些行为看上去很合情合理,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做法,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遵规守纪,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活动2】那么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一组一起玩个游戏放松一下,这个游戏的名称叫《比划猜猜猜》

请听规则:【由2个人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根据主持人手里的题卡内容,抽到几号题就答儿号题。比划者可以用动作或者语言提示,但不能带到所猜词中的任何一字,场下同学请保持安静,违规者倒扣50分。】

1、东张西望

2.轻声缓步;

3.拳打脚踢;

4.礼让三分;

5.追逐喧哗;

6.鼓掌。

7.开心

8.激动

9.打瞌睡

10.聚精会神

【主持人】其实很多同学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我们也学到了应该怎样规范和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想必大家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总归一点就是先得遵规守纪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可以让大家受益,自身存在的坏习惯无形当中会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不信请同学们一起看看下面两个反面案例,相信更能对你有所启示和震撼。

【反面案例启示】

案例一:上海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主持人】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以上同学平时在校表现非常不好,每天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经常与校外不良分子来往,从不遵规守纪和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可以说酿制如此惨祸也是他平时在校不遵规守纪埋下的祸根,我们要引以为戒!

可见不遵规守纪危害确实很大,不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使学习退步,班心混乱,也将影响我们将来的发展。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遵规守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缺点为集体争光。

同学们:良好的行为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那么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愿大家都能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人生!

口号:与文明同行,树校园新风

【班会课反思】

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做守法小公民。

一、导入主题

少年儿童是正在成长着的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代公民,现在这些小公民就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懂得尊敬别人,讲究语言美、行为美……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学会安排和丰富自己的生活。为此我们一(4)班在此举行《我是守法的小公民》主题班会,旨在让小公民早日成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巨大动力。

二、介绍有关法律小知识

你知道吗?在2002年的2月,中宣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影视总局等中央六部委联合制定,在3—18岁儿童中实施的“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把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五小”行动。那我来问问大家,“五小”,是哪“五小”呢?

“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同学小伙伴/环保小卫士/独立小主人

对呀,我们在家要做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要做帮人律己的“小标兵”;在学校做与同学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的“小卫士”;在少先队里做自动向上的“小主人”,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啊!

三、法律知识问答

四、朗诵诗歌

法制,

您犹如艳阳一般,

照在高峰峡谷,

映亮在我们的心里,

驱走了眼前的黑暗。

您犹如和风一般,

吹遍了五湖四海,

抛弃了脑海的污垢。

您犹如春雨一般,

洒落在神州大地,

渗进了每人的心田,滋润心田的良苗。

我们愿意失去的是金钱,

成为贫穷的人,

我们愿意失去的是权势,

成为一个平民。

我们愿意失去的是青春,

成为两鬓苍白的老人,

可我们就是不可以失去您

——法制。

那是因为

是您给我们一个和平的世界,

那是因为,

是您给我们一个安定和兴盛的国家,

是您给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是您给我们一种平淡而安稳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有了您啊,

五、总结: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讲信用、懂礼仪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应当具备“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综合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召开班干部会和小组讨论会,对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动员、讨论和安排。调查了解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班会主题内容、班会形式和题目,班会具体准备工作分工。

二、引入新课

唱国歌。

三、讲授新课

1、演讲《道德的底线》

2、小品《一毛钱的尊严》

3、请几位同学讲一则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实例或谈谈自己在听完演讲、看完小品的一段感受。

THE END
1.网贷公司被判刑案例分析,网贷公司为何会被判刑?案例深度解析(四)案例启示 该案例给予咱们三个方面的启示: 1.网贷表现需合法合规。人员在实施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合法合规的手,不能采用、等非法手。否则,人员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2.举证与维权意识的关键性。被人在遭受不当表现时,应及时采用有效措,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报案,维护自身权益,帮助警方打击违法犯罪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504983.html
2.案例法律(精选十篇)案例法律 篇1 陈某只有小学文化, 其顶替父亲进入某机械厂工作, 工作每月2000元, 工作满3年时, 机械厂设备更新为世界先进生产设备, 并对包括陈某在内的200名员工进行了3个月技术培训, 但由于新设备标识均为英文, 陈某无法适应, 造成多次操作失误, 因此机械厂即书面通知陈某解除劳动合同, 陈某不服。 引出的问题: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1cmrb7.html
3.浅谈创造性审查意见中关于“技术启示”的判断超凡知识产权以下笔者结合几个案例来就在创造性审查意见中关于“技术启示”判断时可从“技术问题”方面考量的一些探讨。 案例分析 对意识到技术问题的存在的判断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产生改进现有技术的动机的前提是能够意识到技术问题的存在。考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否有动机改进现有技术,是指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申请日以前https://www.chofn.com/academy/65f93ed64a1f3191b3afbdd4/
4.民事案例分析真实案例分析报告.pptx目录CONTENTS引言案例概述案例分析案例结论参考文献 01引言CHAPTER 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真实民事案例的分析,探讨案例中的法律问题、争议焦点及解决方法,为读者提供实际案例的经验和启示。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民事纠纷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民事法律关系、法律适用及司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31/5341230302011101.shtm
5.头条文章全球创新药进展及对立项的启示 周峰,海思科药业,国际合作部总监 基于生物物理技术的药物筛选 蔡建华,维亚生物,商务拓展副总裁 数据驱动下的药物研发工具——传统数据与AI预测应用及案例 俞靓,爱思唯尔,生命科学中国业务负责人 图像分析技术精准识别熔点助力药品研发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46925860470852
6.2005年司法考试试题评析(上)实际上,客观题目的分值与去年保持一致,分值的增加在于,法律文书写作的分值比去年的案例分析题多出了13分。从总体上看,今年的刑事诉讼法试题增加了理论上的难度,除了少数证据法方面的题目在理论上存有争议外(比如第69题关于书证的范围),绝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比较明确,没有多少争议。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12/id/190780.shtml
7.道德与法律案例分析10篇(全文)在《汉书·刑法志》中, 通过对上古时期刑罚应用案例的分析, 充分阐明了刑罚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工具的重要性, 并且引用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的言论并对其进行反复论证。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 刑罚与法律的作用是为了惩治罪恶,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秩序, 确保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如果国家对于犯罪的人听之任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23dlpfb.html
8.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