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不真实具体体现有哪些

1、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不一致,其具体体现重大误解、受威胁胁迫做出虎假意思表示等。

第一百四十六条【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什么是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区别于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比如好意施惠,也称情谊行为。例如请客吃饭、坐公交到站叫醒,行为人在实施这些行为时不具备与相对人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

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包含三个成立要件,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有意思表示、有确定并且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现实性的标的。它与事实行为最大的区别就是民事主体具有意思表示,即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2、准法律行为

准法律行为,如催告、通知、宽恕。此类行为并没有创立新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仅仅是对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者澄清。

3、事实行为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严选律师快速响应隐私保障专业解答

租客违约,房东提出解除合同通知书,在解除合同通知书未到期前跟换门锁,导致房屋内部分物品被盗及2年多折旧。

租房前中介未告知热水器共用租房后发现多人共用热水器噪音导致无法正常休息这种情况有办法退租金和押金吗

签了一天的装修合同,以为装修贷款没有通过,想解除

我买二手车因运输公司和第一认车主有纠纷车背法院扣了

通过华律27万律师大数据准确匹配,严选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实现从看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THE END
1.对合同生效要件中“意思表示真实”之思考要讲明其中缘由,先让我们弄清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真实与意思表示一致的含义。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为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它由三要素构成:即效力意思、表示意思和表示行为。效力意思,是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而表示行为,是用以表达行为人内在意思的方式。通过表示行为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3/id/110004.shtml
2.扫描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有法律效力。合同的条款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是表达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在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合同是否有效跟合同订立的形式没有任何关系,合同可以采用口头、书面、传真、电传等形式。 https://m.64365.com/zs/1588798.aspx
3.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10篇(全文)而证据中存储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并不等于客观存在,证据外表真实之外,还有一个证据表达的内容是否真实的问题,即在证据中也可能包含与客观不符的内容。法律真实是建立在这种证据基础上的真实,因而也只能是一种有限的真实。(4)认识时间的限定性。案件的审理过程,对裁判者而言是属于认识上的“个别实现”,是在完全有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zmpft31.html
4.论通谋虚伪表示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理解与适用二者的区别在于,通谋虚伪表示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所表示出的意思均非真实意思,其目的通常在于掩盖规避法律规定和既有义务的真实意思(不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必备要件,主观上不一定是恶意);而恶意串通的双方当事人所表达的都是内心真实意思,其目的在于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主观上只能是恶意)。虽然通谋虚伪表示(伪装行为)与http://www.legaldaily.com.cn/zt/content/2021-07/20/content_8556679.htm
5.刺破面纱—虚假意思表示的证明和适用《民法总则》第146 条第2款规定了隐藏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根据体系解释,此处的“有关法律规定”应理解为与隐藏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一表述所要表达的是:虚伪表示背后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是隐藏行为的效力最终如何,仍然应当根据该行为自身的效力要件予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13/07/71135856_914041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