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作用(附习题)

规范作用是从法作为人的行为规范这个特征的角度,着眼于达到的秩序。

社会作用是从法的本质和目的的角度,着眼于法律所要达到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效果。

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一、.规范作用(法的功能):

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五个方面的作用

(1)法的指引作用。指引对对象是本人的行为。

①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分为:

A、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标准:行为模式)

B、具体的指引和原则的指引(标准:构成要素)

C、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标准:权限幅度)

②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A、一种是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

B、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2)评价作用。评价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指法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它是一种他律作用。

(3)预测作用。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

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法的预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包括公民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企事业单位之间以

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行为的预测。它分为对如何行为的预测和对行为后果的预测两种情况。

(4)教育作用。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即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法的教育作为对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促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具有重要作用。

(5)强制作用。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是任何法律都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

三、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了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三个领域即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

想文化生活领域;两个方面即政治职能(通常说的阶级统治的职能)和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四、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在认识法的作用时,必须注意“两点论”:

(1)对法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既认识到法不是无用的,又要认识到法不是万能的;

(2)既要反对“法律无用论”,又要防止“法律万能论”。

2、法的作用的局限性表现在:

(1)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所致的局限性。

(2)人的因素的影响“徒法不足以自行”;

(3)法受自身特点和条件的制约。

①法是人创制的,具有主观意志性,法律并不等于客观规律,这使得法总是存在某种不合理、不科学之处。

②法是概括性的规范,这使得法不能涵盖所有应当由法加以调整的方面。

③法是一般性的规范,这要求同等情况下同等适用,这可能牺牲个别正义。

④法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它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

⑤法律是讲究程序的规范,缺乏对社会事件的及时应对和处理。

⑥法律依靠证据。

(4)法的作用的发挥还受制于社会的其它因素。

3、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原因在于:

(1)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或改变社会;

(2)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3)法律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有些社会关系(如人们的情感关系,友谊关系)不适宜由法律来调整,法律就不应涉足其间;

(4)法律自身条件的制约,如语言表达力的局限。在实践活动中,法律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作用。

五、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区别

记忆口诀:“对、前、方、基、层”

1、作用的对象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社会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

2、作用的前提不同:实现规范作用的前提是颁布法律,而实现社会作用的前提是法

被运用、被实施。前者是在静态中发生的,后者是在动态中发生的。

3、存在的方式不同:法的规范作用是一切法所共同具有的,不管哪一类型的法都具

规范作用,而法社会作用则依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而形成差别。

4、考察的基点不同:法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的规范性进行考察的;法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考察的

5、所处的层面不同:这是由两者的考察基点不同所决定的,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手段,社会作用则是规范作用的目的;规范作用具有形式性和表象性,而社会作用则具有内容性和本质性。

例题:

1、社会主义法的指引功能的对象,主要是指()。(1994)

A、本人的行为

B、一般人的行为

C、他人的行为

D、人们相互的行为

2、某林区村民于小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于小林依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的哪些功能()(1997)

A、引导功能

C、教育功能

D、强制功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情况(1998)

A、个别指引

B、确定的指引

C、有选择的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

4、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5、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2002)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6、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作用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2)

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B、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C、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性

D、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

7、法律是一种判断标准,一种评价尺度。因此,运用法律可以评价人们行为的下列哪些方面()

A、是否合法或者违法

B、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C、是否合理或者不合理

D、是否好或者坏

8、关于法律作用,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正因为法律能够指引人们的行为方向,才表明其是一种带有价值倾向和判断的行为标准

B、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律的规范性特性进行考察的,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律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分析的

C、实现法律作用的过程总是与运用国家权力联系在一起的

D、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法律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9、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表现下列哪些方面()

A、调整生产和交换条件

B、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C、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D、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既产生正面作用,也产生副作用

B、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只能产生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

C、法律的规范作用在任何性质的社会都是相同的

D、法律的社会作用在任何性质的社会都是相同的

11、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A、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B、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

C、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

D、确认和执行技术规范

12、律自身特点会导致法律作用的有限性,这些特性包括:()

THE END
1.实证主义法律观及其答案解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法律起源理论实证主义法律观是现代法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它强调法律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认为法律应该以实证为基础,即法律的存在和有效性必须通过实证的证据来证明,本文将探讨实证主义法律观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答案。 实证主义法律观的基本概念 http://www.skypure.com.cn/post/6745.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法理学原则,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具体法规,如民商法、刑事法、行政法等。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还能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依据。 三、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界定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4.运用的局限性(精选十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剑”高悬于会计人员头上, 它在化解企业风险, 维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外在和内在的局限性, 制约了谨慎性原则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果为企业用来操纵利润、粉饰报表就会传达错误的信息, 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4yp9r3.html
5.论法律不是万能的——局限性姬文宇1. 论法律的局限性--驳法律万能论 [J] . 熊乐兰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02,第003期 2. 论法律万能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 [J] . 沈敏荣 ,桁林 . 思想战线 . 2003,第003期 3. 论法律概念局限性的实践克服之道 [J] . 徐莹莹 ,李聪 . 鸡西大学学报 . 2016,第001期 4. 论法律的局限性及克服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legal-system-society_thesis/0201274049491.html
6.政治高中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资讯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231426.html
7.法治局限性分析法治局限性分析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法是以人类行为的规范和社会关系调整器的角色来到人世界的。法作为社会的必然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法律从无到有、从萌芽初现到最终形成为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民族和社会中经历了不同的具体过程。法治理念源于西方,西方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法治是迄今为止http://sxfgxf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2/05/id/4326992.shtml
8.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分论坛及闭幕式简报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思豫发言的题目是《保险代理人的法律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潘博士表示自己的论文主要想解决以下几个方向的问题,包括保险代理人的法律监管现状及监管必要性,保险代理人裁判案例和监管规定适用情况分析以及完善保险代理人法律监管规定相关建议。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从概念到应用:保险https://law.uibe.edu.cn/xwzx/xyxw/51c2e4e98b554c498883fd3f9a6ce449.htm
9.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局限性,它对严重危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而法律则不然,它明文规定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既有引导、推动作用,更有惩戒、防范作用。但法律并非万能,其设定的“中人”(即一般人)标准不同于道德倡导的“圣人”标准,因此对虽“缺德”而不犯法的行为往往无能为力。在现代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10.从成文法的局限性论建立判例制度构想从成文法的局限性论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构想 [内容提要]:自清末沈家本变法以来,我国便秉承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尊崇成文法的权威地位。可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成熟,法律的制定也不尽完善,加之,成文法所固有的特征和不足,使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常感到力不从心,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11/id/2262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