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老化性能分析

本文选取一批内蒙古电网运行复合绝缘子,开展外观、电气、机械及材料性能试验检测,分析复合绝缘子运行老化性能,并提出运维建议。

为避免各项试验之间相互影响,按照先非破坏性试验后破坏性试验、同支绝缘子不开展互相干扰试验的原则进行。非破坏性试验逐支进行,破坏性试验每批次抽取1—3支。

主要检查端部金属附件脏污、锈蚀情况,伞裙护套脏污、硬化、粉化、破损、烧灼等情况,伞裙与芯棒黏接密封情况。

试样水煮后,将电极固定在试样伞裙间的护套上。试验分段进行,在每支产品两端和中间的1m范围内,取16cm施加Upk/L≥30kV/cm、Upk≥480kV的冲击电压,冲击次数为正负极性各25次。每次冲击是电极间外部闪络,不产生击穿。

用金刚石锯片将芯棒沿与轴线成90°的方向切下6支试样,并进行标记。每支试样长度为30mm±0.5mm。试验前将试样放置于装有质量浓度为0.1g/mlNaCl去离子水的玻璃容器内,加热使溶液沸腾并持续100h。水煮结束后,从容器中取出试样,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从0按1kV/s速率升到12kV,在此电压下维持1min,并记录泄漏电流值。

在绝缘子中间部位剥除至少150mm的伞套以露出芯棒,芯棒裸露部分安装一个盛酸容器,容器壁厚≥1cm,高度≥4cm,蒸发量<5%,施加67%额定机械负荷(SML)的拉伸负荷,耐受96h。

用清洁剂将表面预清理干净,在清洁的表面用渗透剂(质量浓度为0.01g/ml的品红溶液)作用20min,除去多余渗透剂,使表面清洁干燥,喷涂显影剂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清洗端部附件与绝缘子伞套间界面,将清洗后的试验部位外表面的伞裙割去,观察是否有染色剂渗透。

解剖样品绝缘子的伞裙和护套,检查护套和芯棒黏接情况。

先将机械负荷快速平稳升高至70%SML,然后在30~90s将机械负荷升高至100%SML,保持1min。额定机械负荷试验通过后,继续升高机械负荷直至样品绝缘子被拉断。

对26支样品绝缘子护套厚度进行检查,均满足标准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如皋电力设备厂2002年生产的复合绝缘子护套厚度仅满足标准最低要求,远低于同时期其他厂家产品。

按照DL/T1474—2015《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直流系统用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量方法》要求,对运行复合绝缘子保留伞裙表面的污秽层,采用HC法测量其憎水性。为了对比分析接触角法对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的适用性,在HC2—HC5等级中各选取3支复合绝缘子,利用静态接触角法测量其憎水性。结果表明仅1支HC4等级绝缘子不满足DL/T376—2019《聚合物绝缘子伞裙和护套用绝缘材料通用技术条件》对绝缘子硅橡胶表面的憎水性要求(平均接触角≥100°、最小接触角≥90°)。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与喷水分级法憎水性判定结果不一致,反映出静态接触角法用于运行积污绝缘子伞裙憎水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仅依靠静态接触角法判定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憎水性能。

对13支样品开展试验,全部通过。

对26支样品开展水煮后陡波前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每次冲击只引起电极间的外部闪络,未产生内部击穿现象,所有样品均通过试验。

对13支样品开展试验,4支发生击穿,2支泄漏电流超过0.1mA,试验合格率为54%。

对9支样品开展试验,1支样品在96h内出现断裂现象,试验合格率为89%。

对比HC4样品伞裙表层、内部红外光谱发现,各主要官能团的吸收峰差别较大,表层1009cm-1处Si-O-Si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伞裙表层硅橡胶的主链大量断裂,2960cm-1、1259cm-1和788cm-1处的-CH3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硅橡胶的侧链也损失较多。HC2等级样品伞裙表层、内部红外光谱对比发现,各主要官能团的吸收峰具有一定差别,表层1009cm-1处Si-O-Si吸收峰减弱,说明伞裙表层硅橡胶的主链部分断裂,788cm-1处的-CH3吸收峰减弱,说明硅橡胶的侧链存在部分损失。

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看,HC2等级样品比HC4等级样品表层老化程度低,与憎水性测试结果一致,说明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硅橡胶材料老化程度分析。

选取内蒙古地区运行复合绝缘子,开展外观、电气、机械及材料性能检测,综合各项检测结果,得出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老化性能及运维建议如下。

(1)交流耐压试验、陡波前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合格率达到100%,说明复合绝缘子界面、机械性能管控良好,长期运行性能仍满足标准要求,表明早期应用复合绝缘子出现的机械强度下降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2)憎水性试验、带护套芯棒水扩散试验、护套粘接强度试验合格率较低,反映这3项试验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老化特征较为灵敏,建议将上述试验项目用于网内运行复合绝缘子抽检。

(3)喷水分级法用于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试效果较好,静态接触角法憎水性测试结果与喷水分级法不一致,静态接触角法应用于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判定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

(4)老化复合绝缘子主要表现为伞裙硬化、粉化、破损、憎水性下降,但采用电气、机械试验等方法对复合绝缘子老化性能进行检测,通常在其性能发生较为明显的劣化后才能显示区别。而复合绝缘子老化是逐渐发展的,试验结果表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判定绝缘子伞裙早期老化程度效果良好。材料老化程度对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THE END
1.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在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现状及局限性是什么?HD-RSL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http://www.yb1518.com/ HD-RSL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在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现状及局限性如下: 应用现状 特定行业的应用:在石油化工行业,HD-RSL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可用于测量油气开采过程中的伴生气流量,以及炼油厂中各种气体的流量,帮助优化生产过程和能源利用。在食品饮料行业,可用于测量发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KNCN5U055656XH.html
2.热重分析:解密物质热变化的神奇工具(二)结果解读的局限性 热重分析结果的解读并非简单直观。虽然能提供质量随温度变化的信息,但对于复杂的反应过程,仅依靠热重曲线难以准确判断反应的具体机理和中间产物。例如,多步反应的重叠可能使各个阶段的分解难以清晰区分,从而影响对物质性质的准确判断。 https://m.sousepad.com/h-nd-3661.html
3.热重分析法(TGA)对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有什么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两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它们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两种方法都提供了关于材料热性质的重要信息,但它们在原理、优缺点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差异。 热重分析法(TGA)通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揭示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和产物等信息。TGA的https://www.yoojia.com/ask/17-14580895994276315299.html
4.热重测试(用热解重量法测定固体电绝缘材料快速热降解的标准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判断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降解特征。 四、热重测试的优势与局限性 热重测试在固体电绝缘材料的热降解评估中具有多项优势,包括: 1. 高灵敏度:能检测微小的质量变化,适合评估低含量的添加剂。 2. 丰富的热学信息:除了热降解温度,数据还可以提供材料的热解机制及反应动力学数据。 https://m.11467.com/blog/d8268846.htm
5.热重分析在研究煤氧复合过程中的应用首先对比类似有机物的氧化性,说明煤分子中易低温氧化的基团是非芳香结构中的某些烷基侧链、桥键和含氧官能团,从而得到煤分子表面的七种活性基团;在高温阶段,煤分子会发生键的断裂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分析氧分子结构了解煤氧复合的微观机理。然后采取华亭煤样做热重实验,根据煤氧复合机理、煤氧复合三步反应模型和煤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4116335.nh.html
6.TGAFTIRGCMS联用技术对未知样品的组成剖析【摘要】: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单一分析仪器剖析未知新材料无法给出精准信息。发展分析仪器的联用技术,可以弥补单一仪器的分析局限性,最大可能地给出样品的准确定性定量。将热重分析仪(TGA)、红外光谱仪(IR)和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联用是目前最前沿的逸出气体分析(EGA)手段之一。通过热重加热样品,样品会因挥发物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PXH201811001399.htm
7.基于热重分析的呼和浩特主要园林树种热解动力学研究目前,文献中关于可燃物热解和燃烧性的研究对象多为森林可燃物,对园林树种热解 动力学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呼和浩特市 21 种园林树种的树叶为研究对象,进行热解动力学研究,筛选抗火性强的园 林树种,为城市生态安全以及园林植物在防火型绿地的树种配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热重分析法以高纯度氧气为 载气,空气为http://j.bjfu.edu.cn/article/pdf/preview/10.12171/j.1000-1522.20190280
8.生物质热解范文8篇(全文)摘要:通过对玉米秆、小麦秆、棉花秆、稻草、松木屑等生物质进行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 分析了生物质气化过程的裂解机理。研究中采用松木屑作为气化原料, 得出了气化温度、压力、水蒸气加入量等反应条件对气化产物的产率、组成成分及焦油产率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对生物质气化的影响最大, 当温度为800℃时气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bc2u8o4.html
9.一种改性蒙脱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止血中的应用对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如图3所示,为mmt(蒙脱石)的分析图,热失重曲线主要存在两个明显失重阶段,在100℃之前重量损失主要是由于蒙脱石表面自由水热分解导致,在500~700℃处出现二次失重,主要是由于蒙脱石失去结合水发生晶相转换造成的,dtg图也显示在100℃左右以及在500~700℃处对应产生失重峰。 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5/202110978705.html
10.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10.扫描隧道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差热分析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stm)、(tem)、(xps)、(DTA)。 11.X 射线衍射方法有、、和。 12.扫描仪的工作方式有 和 两种。 13.在 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中,粉末衍射卡组是由 委员会编制,称为 JCPDS 卡片,又称为 PDF 卡片。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9pygj9y.html
11.热分析动力学20220608222903.ppt热分析动力学.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常用的温度积分近似公式 1.Coats-Redfern近似 截取温度积分的分步积分表达式(式D)括号内的第一项和第二项,而忽略其它项,并带入表达式u=E/RT,得到温度积分的Coats-Redfern近似公式: Coats-Redfern方程是较早推导出来著名近似公式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8/6241051221004154.shtm
12.热分析检测标准热分析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用差热分析仪和/或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物质热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所用的仪器和材料、试样、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精确度、安全事项和局限性等。本标准适用于在一定压力下(包括常压)的惰性或反应性气氛中、在-50℃~1500℃的温度范围内有焓变的固体、液体和奖状物质热稳定性的评价。 https://www.yjswu.com/jcbz/1402.html
13.现代材料测试技术7.1 差热分析(DTA) 7.1.1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7.1.2 差热分析曲线 7.1.3 差热分析的应用 7.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7.2.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原理 7.2.2 差示扫描量热曲线 7.2.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应用 7.3 热重分析 7.3.1 热重分析的原理 https://h5.youzan.com/wscshop/goods/2ok5wsqknkiyj
14.DTA2:DTA可以对物相进行定性分析 3:可以使用DTA进行煅烧生产过程模拟。 局限性 1:试样产生热效应时,升温速率非线性,从而使校正系数R值发生变化,难以定量计算。 2:试样产生热效应时,参照物、环境温度、试样三者之间有热交换,降低了对热效应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https://baike.sogou.com/v8419599.htm
15.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第二部分[30]GB/T 25189-2010,微束分析扫描电镜能谱仪定量分析参数的测定方法[S]. [31]GB/T 30543-2014,纳米技术单壁碳纳米管的透射电子显微术表征方法[S]. [32]GB/T 36065-2018,纳米技术碳纳米管无定形碳、灰分和挥发物的分析热重法[S]. [33]GB/T 30903-2014,无机化工产品杂质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http://www.shqwsw.com/news/2023-08-2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