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键在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体系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市场化手段赋能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型利用的重要现代化保障,通过统筹各类水资源,转变水资源利用方式,推进水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高效化,提升总体利用率,保障饮用水、生态水等各类水资源安全。为了可持续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水权交易、水资源生态补偿、水资源投融资等以市场功用为基底的水资源市场化手段纷纷涌现,成为水资源节约集约型利用的新型路径与保障。
一、水资源现代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
(一)传统水资源管理理念存在局限性
长期以来,“开源节流”仍是我国各地化解水资源危机秉持的核心理念,由此各地多项措施并行共推水资源节约集约型利用。比如,大兴水利工程建设、增加水利工程投资等。近十年来,湖南省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连续十年稳步增长,水利建设速度屡创新高,技术手段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能,然由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生态水源破坏、水质恶化等问题又接踵而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仍难以为继。
又如,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辟新水源。湖南省于2020年完成全国首宗雨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推动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替代性水源开发对于缓解局部地区、特定行业水资源短缺问题固然有效,但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弊病仍难以祛除。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所采取的“开源节流”手段应当逐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突破传统“源头”体系桎梏,创新市场化水资源管理模式。
(三)水市场监管机制缺失
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的管理手段优势显著,但现阶段仅依靠市场力量进行水资源配置将引发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潜在矛盾,“市场失灵”等市场化固有的弊端所产生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仍需国家的监管与规制。
首先,由于水权交易、水资源生态补偿、水资源投融资等制度的构建及监管所涉部门繁多,尚无统一监管机构予以监管,各部门之间水市场监管权责不清,极易导致水市场秩序紊乱,从而影响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
(四)水资源交易平台单一
其二,技术支撑缺乏,平台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贫弱。以湖南省水权交易大厅为例,平台所兼具的市场、服务和监管三大基本功能中,因缺乏与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其所具备的交易公告、挂牌信息、交易咨讯等公共服务职能较弱。
二、探索市场化手段赋能水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创新水资源现代化管理理念
(二)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水资源生态补偿、水权交易、水资源投融资等制度是市场再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为避免市场调节中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所致“市场失灵”的负面效应,政策法规体系应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市场流转的规范性保障,推动各地方、各层级、各类别水资源配置的统一性及协调性,形成一套完备的水资源资产化制度保障体系。
(三)强化水市场监管机制
(四)加快水资源交易平台的搭建
加快搭建水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构建国家、区域统一管理的服务平台,在实践中做到全国范围内统一水资源交易平台的搭建与各省市实情充分匹配,强化平台市场功能,拓展平台业务范围。一方面,创新水资源交易平台,将水资源确权登记、水资源生态补偿、水资源投融资等活动纳入水权交易平台,实现各类水资源市场活动信息互联互通,打造水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另一方面,强化技术支撑,推进水资源交易平台与政务服务系统的对接,实时更新交易信息及数据,实现水资源交易信息化、系统化、便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