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民法典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性法律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自颁布以来,民法典不断从“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要进一步准确理解民法典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更好发挥其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性法律作用。

第一,民法典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法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基本权利的落实则有赖于具体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民法典作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有效地承接了落实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民法典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是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价值延续。宪法对公民权利进行庄严宣告,并在制度层面为公民权利的实现进行精心设计,深刻体现出保护公民权利在国家法秩序中的优越性。此种价值理念经由立法技术传递到民法典的制度和规范设计之中,构成民法典的立法宗旨、权力机关的行动指南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遵循。另一方面,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够在民法典实施中得以实现。民法典坚持以人为本、以权利保障为核心的基本立场,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构建了从财产到人身、从物质到精神、从出生到身后全方位保护的民事权利体系,充分展现出民法典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根本品格。民法典的实施保障了民事权利的行使,并为社会治理提供定分止争的权威标准。

第二,民法典是法治政府运行的基础性法律。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关键,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在于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公权领域和私权领域完全隔绝,而是要打造公权和私权有效融合的中国社会治理道路。一方面,私权利的行使需要公权力的保障。民法典通过明确民事主体的权利内容为私权利的行使划定活动空间,但同时也构成公权力行使的界限所在。由此,公权力主体需要为私权利的实现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形成“公民权利所在即国家权力应至”和“公民权利所在即公权力应止”的权利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社会治理需要公权力主体的有效参与。“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思维要求公权力必须作为。民法典对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和不动产登记机构等主体提出新的职责要求,已经超越“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传统治理逻辑,要求政府积极主动地推行良政善治,构建起职责明确的政府治理体系。

第三,民法典是法治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法律。法治社会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法治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完善国家法律系统,还取决于运行流畅的法治社会规范。法治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个人、家庭和组织构成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民法典以私法自治作为基本精神,以人格独立、行为自主、责任自负作为基本价值,确立权利保护、行为自由、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社会关爱、社会正义等基本规则,实现诚信社会、友善社会、和谐社会的铸造。民法典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破以往民法典的民事主体设置模式,创设多层次多类型的特色民事主体制度,使社会主体获得法律主体资格、享有法律权利内容和拥有法律行为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主体自治、自主、自律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不仅是我国民法独立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民法典既是私法的基础性法律,还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法律,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法律。

(作者: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许中缘)

原标题:《更好发挥民法典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性法律作用》

THE END
1.百条法律法规的严峻考验与社会治理新篇章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变化的时代,法律法规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100条法律法规”,作为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而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性强、实效性的立法措施,它们不仅为各级政府提供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依据,更是推动了社会治理方式从传统到现代转变。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520.html
2.法律在促进多元化与和谐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实用工具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公正的法律制度,确保每个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平等对待,防止特权和歧视的存在,法律的公正实施,使得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增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感,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法律在社会诚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诚信法规、加强信用监管等措施,法律鼓励https://kanfawang.com/post/19463.html
3.百条法律法规精解守护社会秩序的坚实基石在现代社会,法律法规就像一座座庞大的城墙,维护着每个角落的和谐与稳定。100条法律法规,是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还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正、透明的环境。以下是对这些法律法规重要性的六点论述: 法律基础 确立社会秩序的根基。100条法律法规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人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08.html
4.九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https://www.meipian.cn/372doca5
5.2016年8月中心组学习材料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2014年10月20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 http://www.hazyy.com/yydj/dwgk/1763.html
6.国家和社会治理主要依靠法律发挥作用。()D. 当光照强度>n: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贝多芬的后期作品深受社会变革和现实感染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更多地描绘了( )。 A. 和革命主张 B. 社会理想和时代精神 C. 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 D. 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对Cl 2 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bfcf4569b5948869a9536374ebce2e0.html?fm=bdbdsc0703aa0e1f86e6b22a33e1fafca77e5
7.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8.坚朗五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在报价、申购过程中考虑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因素。 每股面值 人民币 1.00 元 每股发行价格 21.57 元 预计发行日期 2016 年 3 月 18 日 拟上市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发行后总股本 不超过 22,669 万股 公司全体股东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 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公司发行股票前其直接或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31700000276_89.shtml
9.贵州纪检监察调研法规参考2020第5期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了2020年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监督保障执行,就是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突出https://jwjcs.gztvu.com/info/1090/2162.htm
10.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考前必背知识点思政学科基地1.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2.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https://www.wzdozx.com/news/szxkjd/szxkjd/newsShow1579.html
11.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而在执法的过程里,执法将会产生几种不同意义的效果,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将会使违法者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处罚,而社会效果则将会使每一个社会人从处罚违法行为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让人们自觉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让社会更和谐的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