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杀人案:道德同情并不能代替法律审判辣言辣语

的确,案件披露后,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绝大多数民众都对刺死辱母案的判决表达了不满,与之前舆情焦点不同的是,此番事件,虽然也不乏借此将焦点转向警方行为的批判,但依然有不少人将目光聚焦于“冷血”法律与善良伦理的冲突。

不少人认为于欢当时人身自由受限,并遭到对方侮辱和辱骂,其刺杀行为构成刑法上“正当防卫”的免责条款,并引述刑法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分析,事实上,上述看法是通过将规范层面的刑法免责事由之一的“正当防卫”内涵进行文义层面上的机械解构,从而论证于欢“防卫”行为的“正当性”,进而影射司法裁判的荒谬性。正当防卫要求时机上是“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并且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在派出所已经出警且被害人已经不再进行侮辱行为的情况下,法院认定其不构成正当防卫并无不当。至于警察出警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的倾向“渎职”(况且仅是媒体的片面之词),这种描述除了能加剧了民众对公权力机关的集体愤怒感外,对于于欢个人的定罪量刑并无太大影响。

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法律的内涵贯彻了基本道德指引。本案的舆论讨论事实上偏离了原本的法律视角,变成了夹杂着偏执立场的情绪宣泄。

在本案中,尽管笔者也和绝大多数网民对于欢遭遇表示同情乃至愤怒,但是这种道德上的宽恕并不能代替法律上的审判。法律的作用在于凝练最基本的道德并将其普适化,讲究规范性和普遍性。而道德的评价往往建立在孤立的个案基础上朴素认知,它可以囊括法律所涵摄不到的细节,是更强的“正义”尺度。相比法律审判,道德评价是建立在结果主义上的终极评价,本案中,由于被害人等事先的发指行为已经被民众贴上了“罪大恶极”的标签,而在纯粹的道德体系中,刺杀一个“恶人”本就是一种“替天行道”的义举。只要满足了个案的正义性后,既然被害人早已被划入到“该死”一类,至于如何实现民众的道德预期,不仅无关紧要,甚至有褒奖的可能。

但是私力救济中,由于私力主体在客观上无法确保惩戒对象的制裁符合其“罪恶”的程度,乃至其基本判断也存在质疑的空间,其正当性的基础只能寄托于个案色彩浓厚的各类民间传说故事关于主人公明察秋毫、深明大义的虚无缥缈中。因此现代法治普遍禁止了刑事领域私力制裁,结果意义上,正当性也不能成为僭越国家的司法垄断权的理由,即便在部分情形下,民间流传的种种故事更符合朴素的善恶报应,但正如闻名于世的辛普森案一样,其在个案层面未必是最优的解决方式,但其由个案所衍生出的对程序正义的尊重所产生的将是普遍的熠熠生辉。因而在此意义上无论被害人侮辱行为多么恶劣、发指,也只有司法机关有权对其进行评价制裁,只要违法行为已经结束,于欢就没有权利展开私力报复,这是法治的要求!与法律无关。

冲突的不是法律与伦理,是法治与伦理。

最后虽然这句话很残忍,但是就是如此:无论催款人之前多么发指、恶劣地侮辱,哪怕就是杀害了于欢母亲,只要是犯罪行为已经结束,即便是这种血海深仇,于欢也不能刺杀凶手,这就是法治的逻辑。

THE END
1.昨天老友赛有辩题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来自汪有昨天老友赛有辩题“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否是正当的”。原则上我支持正方(这条长微博借鉴了很多正方花花少年队的赛前讨论)。 法律审判,少数情况会有两个后果:放过坏人、罚了好人。 在好的情况里,这不https://weibo.com/1959830294/KgZaJfUxm
2.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200247.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严格约束法官职务外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A.维护法官形象和司法尊严 B.维护司法独立 C.有利于法律监督 D.有利于公开审判 答案:A 解析:严格约束法官职务外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法官形象和司法尊严。选项BCD与严格约束法官职务外活动的关系不紧密。 http://www.yuloo.com/news/180890.html
3.法律审判外的道德审判是不道德的四辩稿原创辩论稿再次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们双方的交锋点主要落在了以下几件事上: 第一,我们对于道德审判的理解有所不同,我方的前置辩位已经清楚地区分了道德审判和道德讨论的概念,其根本就在于道德审判对人http://bianlunba.cn/post/10091.html
4.20022002-2012年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02-2012年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复习中的重要资料,所有备战司法考试的考生都需要反复研习历年司法https://www.51test.net/show/3325366.html
5.微博1.我的天然持方是站反方,不正当。理由略。比赛反方赢,理由略。 2.正方席瑞结辩时提出了几个值得考虑的点 (1)针对反方提出来的,道德审判罪与罚失衡,正方指出,尽管法律审判中有罪责刑相适应,然而它也并不能真正量化,即是说,法律中的罪与罚的匹配,凭借的也是经验,而非像数学一样的精确对应。在道德审判中,人们凭https://m.weibo.cn/status/4669473648807523
6.纯粹从法学角度谈《纽伦堡审判》最后的判决(纽伦堡的审判)影评所以正如电影中鲁尔夫在一开庭就提出的那样,这场审判的合法性是值得质疑的,而且英美法苏的法官是否真有审判德国人的司法管辖权,也是有疑问的。好了,就算我们不从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仅从实体法的角度来说,影片中那四个德国法官的行为是否真的具备了“有责性”,也是很有争议的。从刑法四要件角度讲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647792/
7.侮辱灾区的“辽宁女”踩中了道德还是法律雷区?道德审判还是法律审判? “只是道德问题,并没有违法!” “构成侮辱诽谤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 “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法!” …… 由于沈阳警方并没有透露抓捕该女子的具体法律依据,只是表示“目前正在调查之中,稍后将公布调查结果”,于是这几天,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天涯、猫扑等知名论坛中,高千惠行为是否违法以及如何处理https://tv.sohu.com/20080609/n257378175.shtml
8.法律约束与道德审判:一场未完的辩论道德审判的定义尽管道德审判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它在法律实践中仍然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在法律实践中,法官可以运用道德审判来对案件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通过运用道德审判,法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案件的本质和争议焦点,从而作出更加公正和合理的裁决。 四、法律与道德的协同发展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https://blog.csdn.net/JiYan_green/article/details/136938893
9.读书:法治的细节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值得鼓励,那么法律也要尊重民众的这种道德情感,在除法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恩免。 五、脑死亡、植物人与“死亡” 关于死亡,法律中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刑法理论中采取了医学上关于死亡的标准,也就是综合判定说,具体的解释是:以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和瞳孔反射消失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判断人是否死亡。 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