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法律适用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9.24湖北

《民法总则》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在《民法通则》中没有直接的法律渊源,是《立法法》规范效力体系在民法中的反映。(见《立法法》第九十二条规定)。

一、本条规定的目的

本条要解决的问题是,若针对同一案件事实存在多个法律规范,且多个法律规范之间呈现出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系时,该如何处理。

民法根据其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特别法和普通法。普通法适用于一般情况,特别法适用于特定情况。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指具体事项,有特别法规定时应适用特别法,而不适用普通法,只有无特别规定时才适用普通法。

法是有位阶的。法的位阶是指由立法体制决定的,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中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体现为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上位法,是指相对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法的位阶中处于更高效力位置和等级的那些规范性法律文件。下位法,是指相对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法的位阶中处于更低效力位置和等级的那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同位法,是指在法的位阶中处于同一效力的位置和等级的那些规范性法律文件。

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同位法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民法总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就是处于同一位阶的法律。即由同一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要优先适用特别规定而不是一般规定。这是因为,一般规定是对普遍的、通常问题进行的规定,而特别规定是对具体的,特定的问题进行的规定,有明确的针对性。所以当它们处于同一位阶上时,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

二、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区分

通常采用三个标准:

(1)以法律适用的地域为标准。

适用于本国一切地域的法律为一般法,适用于特定地域的为特别法。

(2)以法律适用的主体为标准。

适用于一切民事主体的规定为一般法,适用于特殊主体的为特别法。

(3)以法律规定的事项为标准。

关于一般事项的法律为一般法,关于特别事项的法律为特别法。

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适用的条件

(1)特别法所规定的法律效果排斥普通法规定的法律效果才能产生。

(2)特别法与普通法应是同一效力层次的法律。

四、需要思考的问题

(1)《民法总则》与《婚姻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适用问题。

因《民法总则》采取“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将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定写入,构建了民事法律基本框架,也为各编的规定提供了依据。那么按照本第十一条的规定,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应优先适用普通法。如果上述普通法与《民法总则》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框架有冲突,该不该也适用普通法呢?或者说上述普通法其实是民法总则的各分则,按照本第十一条规定的精神是不是也要优先适用各分则呢?

我的理解是,就目前民法总则与既有的《婚姻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的关系,既有提取公因式的内容,也有对既有规定的修改,而此种修改将进一步决定以后民法典分编的规定内容。故民法总则与上述既有法律的关系,既有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也有新法与旧法的关系。因此,二者的适用,既可能存在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也可以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这需要根据具体涉及条文冲突及具体案件上进行深入研究。

当然,《民法总则》生效前,《民法通则》为一般法,《婚姻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为特别法。而《民法总则》生效后,前述单行法就成为民法典的分则,此时的其他法律不再包含前述单行法,而是指《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不纳入民法典的单行法。

(2)普通法与特别法是相对的。

如《合同法》相对于《民法通则》是特别法,有关合同的法律适用,应优先适用《合同法》的规定。但就保险合同而言,《合同法》相对于《保险法》则为普通法。有关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应优先适用《保险法》,《保险法》无规定时,才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3)同一法律内部也存在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比如,民法典全部编纂完成之后,解决合同纠纷应当首先适用合同编分则规定,没有规定时则适用合同编总则的规定,仍没有规定时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上次序正是同一法律内部的“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结果。

参考资料:

①《民法总论》(梁慧星,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适用》(主编沈德咏,2017年4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③《〈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司法适用》(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编著,2017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④《民法总则评注》(主编陈甦,2017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THE END
1.适用民法总则应处理好五大关系因此,民法的基本原则一般不能作为裁判的大前提,法官在裁判具体案件时必须提出一个具体的民法规则作为涵摄的大前提,并以之作出裁判。而民法总则中除上述基本原则条款之外,大部分条款都是民法的具体规则,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该适用这些具体规则而非基本原则。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存在法律漏洞导致法官没有裁判规范可供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1/id/3195200.shtml
2.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 南京师范大学 | 张华开通知网号 在法哲学和法理学意义上,法律原则是指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的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但是,在法律实务中,法律原则能否作为有效法规范被司法判决所援引,却往往会引起不少的争议甚至是合法性上的质疑。 上个世纪以来,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3106079.nh.html
3.法律的三大适用原则是什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频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每个人都应该受到相同的法律保护和对待。 2. 法无禁止即可行原则:法律规定了禁止的行为,而未被禁止的行为则是可行的。这意味着,除非法律明确禁止某种行为,否则该行为是合法的。 https://www.bkw.cn/v/3Vxj.html
4.法律适用的要求和原则?(1)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 (2)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 (3)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12358&cid=4
5.法律的适用原则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则适用:⑴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立法法》第79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第80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https://www.64365.com/tuwen/zatmp/
6.法律的适用原则法律的适用原则 1.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2.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3.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29/10/31297022_942979387.shtml
7.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律师普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2020-01-27616 普法内容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法优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一般不溯及既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九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https://www.110ask.com/tuwen/1035513509291282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