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考试

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心理学对日常经历中的重要事件有着及时和重要的应用.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以及帮助控制行为.

2.回忆自身发展历程,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发展水平是以一定的和理条件为基础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在心理发展中起物质前提和基础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生活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不是机械的、绝对的、而是要适合人已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在分析心理发展的条件时,还要看到实践活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人的睡眠有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阈限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阈限是产生感觉体验的物理刺激量。绝对阈限是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物理刺激量.差别阈限即能够识别出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

5.举例说明生活当中的错觉现象

感觉和对感觉体验的知觉解释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感觉系统所接受的内容和我们的心灵所解释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在直觉和认识领域中占有核心地位。既心智对现实进行扭曲。

6.说明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这一术语指的是对物理世界的能量的初始探测。对于感觉的研究一般是探讨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以及刺激如何对这些机制产生作用。知觉这一术语则涉及解释感觉信息的高级认知过程。感觉是对刺激的初始探测,直觉是对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解释。当我们读书,听音乐会,享受按摩,问香水或品尝鱼子酱时,我们的体验远不止直接的感觉刺激物本身。每一个感觉事件都是在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这个背景下得以加工处理的,我们先前的经验为单纯的感觉体验赋予了意义。

7.举例说明身边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学习

学习是基于经验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反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比如你学会了艺术鉴赏能力

相对一致的变化比如你每天联系飞标就学会了投掷如果你不联系就会退步基于经验的变化比如我们在婴儿时期学习走路说话的过程

8.什么是强化举例说明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强化: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随之而来的刺激或事件加强或增加了先前的反应可能性的过程。

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从刺激物的使用和安排来激发学习动机,强化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强化的作用,忽视甚至无视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的作用是机械的、不正确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强化理论的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正强化,提供奖赏。负强化,中之一个负面的刺激。

9.常用的学习方法,策略是什么如何改进

学习方法是指在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和运用等认知过程中的方法和技能。它包括有外部的方法如怎样做笔记、内部的方法如怎样进行想象;有单项的方法如网络图法,以及系统的方法如MURDER法。MURDER是英文首写字母缩写表示:激情(mood)、理解(understanding)、回忆(recall)、详述(detail)、扩展(expand)、检验(review)。按照认知加工构成的特点,学习方法还可以分为两类:指向理解的学习方法和指向记忆的学习方法。前者强调对观点之间联系的理解,如提问法、笔记法和各种课文分析法;后者的作用在于对学习材料的储存和提取,如划线法、概述法和各种记忆术。学习方法必须在元认知和学习的调控作用下才能有效地操作和发挥作用。

学习策略是个多层次、多水平、动态的有机系统。它主要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构成,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10.遗忘曲线说明了记忆的什么规律

11.遗忘的原因有什么

衰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的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3)压抑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4)提取失败说

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提取有关系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12.举例说明你所使用的记忆术

1)地点法:地点法是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序列想联系来记忆一系列名字或客体–对于演讲家来说,是一篇长长的讲演的各个部分–的顺序方法。为了记住一个杂货但,你可以再内心讲期中的每个条目沿着你从家道学校的路线顺序排列。以后要回忆这个名单的时候,你在内心走过这条路线,找到每个地点相联系的条目。

2)琴栓一单词法:类似于地点法,只是要你要把序列中的项目与一系列线索而不是熟悉的地点相联系。典型的琴栓一单词法的线索是将数字和单词练习起来的一系列韵律。例如,你可以识记―oneisabun‖、―twoisashoe‖、―threeisatree‖等等,然后你会将序列中的每个项目于何时的线索相结合。对于杂货但,你可以把面包(bread)安置在几个小圆面包(bun)里,鞋(shoe)里充满桔汁(orangejuice),把树(tree)挂满锥形冰激淋(icecreamcones)而不是树叶等等。你可以看到学习无序信息的关键在于以一种能给你自己提供有效提取线索的方式来编码信息。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对自己来说,哪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解决时所需要的静态的知识经验、认知方式,动态的思维水平、认知策略,具有调控作用的动机强度和个性特点.

问题情境的影响,也就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

动机的影响,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解决;心理定势的影响;情绪的影响;

策略的影响,不同的策略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

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人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现象。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14.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1、一种是算法,所谓算法是指迟早总会产生解决办法的方法。一种叫做穷尽搜索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人们会尝试一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和类推。

3、手段-目的策略:

手段-目的策略有两个重要成分。首先,人们把问题分解成许多亚问题或较小的问题;然后,针对每个亚问题,人们尽力缩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手段-目的分析把问题解决者的注意集中在初始的问题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上。

4.类推途径:

问题同构:在小人和魔鬼过河测试中,如果将小人和魔鬼改成不同国家的居民,问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些有着同样的根本结构和解决办法,但细节不同的问题称作问题同构。

问题解决的类推途径还有其它一些标准的术语。我们当前努力解决的问题通常称作目标问题。为了解决目标问题,我们应该参考过去我们解决过的类似的问题,即所谓的源问题。

表面特征:即问题中所使用的特定的客体和术语。

结构特征:是为了正确地解决问题所必须理解的根本核心。

心理学与生活考试二: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所有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是否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和规律,是否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是否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二是考察学生的心理学素养,是否具有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是否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三是学生自身心理发展是否有所提高,心理素质是否有所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科学的心理观是否有所完善。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方向,但必须分析本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必须贯彻本课程中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理论,体现其对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理解水平,并结合自身思想和行为加以分析和阐述。因为本课程重在理解和应用,故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3学时)

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现代心理学观点,理解心理的实质2.掌握心理学的学科定义、内容和特色;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了解现代心理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心理学中常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你对世界的看法(一):感觉和知觉(3学时)1.熟练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的心理学意义

2.了解感觉的概念和形成;知觉概念和原理;知觉的特性和组织原则3.了解视觉、听觉的生理神经机制;知觉的组织过程;知觉中的错觉

三章你对世界的看法(二):意识及其他形式1.掌握意识概念和原理,意识的不同状态及心理学意义

2.了解意识的概念和不同状态;梦的生理及心理过程;梦的心理功能3.了解意识不同状态对心理过程的不同影响作用;不同文化对梦的不同解释第四章体态语言(3学时)1.了解基本的体态语言

2.掌握面部表情、手势与姿势、身体形象、气味与触碰3.了解面部表情的表露规则;体态语言的感受和表露第五章发展心理:人的毕生发展(3学时)1.初步了解生命全程的成长与发展

2.了解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和假设;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及影响;生命的形成

3.理解生命全程发展观点的演变及意义;先天与教养的争议;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的关键期

第六章成长与教育(3学时)

1.了解掌握有关人类发展的观点和各个阶段,了解教育的意义与作用2.掌握个体与社会最初的关系;教育与溺爱

3.理解父母在个体成长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溺爱的不同形式及影响第七章情绪与焦虑(3学时)

2.了解焦虑的概念形成;焦虑障碍的分类和特点;降低或消除焦虑的可能3.初步了解区分日常担忧与焦虑障碍;不同焦虑障碍的典型表现第八章认识自我(3学时)

1.掌握并理解自我和自我概念,了解自我概念中的几个典型类别

2.了解自我概念的科学定义及意义;自我概念的划分;自我概念与个人成长3.初步了解自我概念与真实个人的区分及影响;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的区分及影响。第九章你的个性/理解人类人格(3学时)

1.初步掌握人格的基本概念;不同的人格类型及理论。

2.了解人格个性的概念、经典的人格类型、人格的主要理论观点。

3.初步了解不同角度划分的人格类型;人格的动力性;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第十章你和别人: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3学时)

3

1.掌握社会心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及其对态度、行为的影响作用。2.理解社会生活情境及其作用、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偏见的产生和影响

3.了解社会情境对生活的影响作用;几种主要的情境力量;态度与态度改变;偏见产生的根源和克服。

第十一章幸福感与积极心理学(3学时)1.了解当代心理学的新发展——积极心理学

3.初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形成及意义;幸福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幸福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THE END
1.法预测作用举例.doc法预测作用举例.doc 2页内容提供方:155***7807 大小:13.5 KB 字数:约1.17千字 发布时间:2021-07-05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85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预测作用举例.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法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02/7050122162003140.shtm
2.什么叫举例子说明方法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什么叫举例子说明方法 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说明方法:举例子又叫举例说明法,即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59325.html
3.C语言(函数实现使用用法举例作用与strncat的区别)strcat函数详解看这一篇就够了-C语言(函数实现、使用用法举例、作用、与strncat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strcat的功能是:将参数dest字符串和参数src字符串拼接起来 目录 函数介绍 与strncat的区别 函数实现: 用法示例: 结果展示: 函数介绍 函数原型:char* strcat(char* dest,const char* src)https://blog.csdn.net/m0_65601072/article/details/123975386
4.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问题:这一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比论证法,作用是: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 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方法点拨 (一)、掌握规律、熟练掌握论证方法: https://www.jianshu.com/p/fa8d9d977cde
5.小学语文表达方法及作用定义: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作比较 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https://www.qinxue365.com/fangfa/429466.html
6.说明方法有哪几种及作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http://yw.ychedu.com/zxywcs/61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