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执行力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建构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充分释放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效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厚植党内法规执行的政治自觉

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首要的是从强化“严格执法”理念和“硬道理”的前端破题。必须从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高度,强调厚植党内法规执行的政治文化,持之以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加强党内法规执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着力解决党内法规执行意识不强、动力不足问题,竭力培塑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健康政治生态。

加强党内法规执行的有效保障

党内法规执行能力深刻影响党内法规执行力。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养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队伍,着力锤炼“规范执法”“铁肩膀”。

一是党内法规解释能力。法无解释不适用。党内法规执行者的解释能力在一系列商请解释、会同解释、自行解释等实践中快速提升。党内法规解释没有现成的理论模式,总结党内法规解释实践经验、提炼建构理论,推进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反哺理论的双向互动是整体思路。熟悉党内法规解释方法,既要明晰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等方法的异同,还要掌握适用规则,比如,在体系解释中,遵循依上下文解释、同类解释、不赘言解释等规则。

二是党内法规衔接能力。党内法规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统筹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道德规范等制度体系内部关系、提升衔接能力,有助于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在党内法规执行中坚决贯彻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法重于纪等原则。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以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体系夯实党内治理根基,以思想教育、党风建设优化党内治理环境,进一步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

三是党内法规论证能力。有学者坦言,制度执行有结论而无理由,只是一种主张或论断,未经证明,不具说服力。提供执行理由,一为说服自己,二为取信他人,可供复验,克服恣意专断。提供执行理由的过程即为执行论证。党内法规执行实践中,论证不清有时会引发舆情。人们对问责理由的质疑直接影响对问责结果的确信。提高党内法规论证能力,应从公开发布的党内法规指导案例中提炼党内法规论证规则,建构执行论证机制、强化执行论证评估等。

健全党内法规执行的赋能机制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讲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THE END
1.法律权威的特性主要有律师解答 专业整理,在线解决法律问题 法律权威具有普遍实施、至高无上、原始来源以及崇高威望等特性。具体而言,法律权威即是在社会调整机制及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的主导角色地位,所有国家和社会活动皆需以此为基础,法律成为唯一的权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https://m.66law.cn/v/wenda/3348582.aspx
2.法律权威性的特征律师普法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 1、具有活力和自身规律性的管理系统,其中有着明确的责任权限; 2、实行职务等级制原则,并对各级机关建立牢固的监督制度; 3、办事程序法规化、条例化,任何法律条文一经订出,所有成员都应遵守; 4、实行不顾情面、照章办事的原则; 5、统治形式只是由于法律的认可才是有效的。 https://www.110ask.com/tuwen/11503922233439519849.html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具有【多选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A. 法律地位 B. 法律权威 C. 法律效力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美国联邦宪法第19条修正案取消性别歧视是在()年。 A. 1918 B. 1920 C. 1922 D. 1924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压裂https://www.shuashuati.com/ti/6dcda32f60d547edbfb43d939cfa5341.html
4.联系我国实际,论述法律的权威性与法律实施的关系。一、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意味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法的权威性不仅表现为人们必须遵守或服从它,还表现为当它与道德、宗教、政策等发生冲突时,它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二、法律实施(也叫法的实施):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即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执法、司法、守法https://www.koolearn.com/shiti/dx-st-557.html
5.常见的企业管理方法总结(一)法律体系 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法律规范的形式与内容也极为丰富,法学上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将其分为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的法律体系。 管理的法律方法中,既包括国家正式颁布的法,也包括各级政府机构和各个管理系统所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社会规范。法律、法规https://www.jianshu.com/p/a1caa373d162
6.图书产品一、保证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完善监察机关的权力运行配置三、构筑监督公职人员的多层次机制第九章中国现行监察制度第一节与“一府两院”相并行的国家监察制度与体系一、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监督权配置模式的调整二、“一府两院”制的四元结构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合宪性路径第二节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https://www.lawpress.com.cn/index.php?c=book&m=detail&column_id=37&book_id=197399
7.浅析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的保护和完善尽管司法裁判的结果基于法律规定的适用而来,似乎法律规定本身就是评判司法公正与否的直接标准,但关于司法公正与否的评价,会因评价主体、利益诉求的不同而不同,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与难以把握性,公正的裁判不一定带来公正的评价。所以,如果司法权威不彰,不能保证司法的终局性,一起无论从法律上、事实上看哪怕再简单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8/id/1054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