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写作进阶指南:79条进入判决书和教科书的经典法谚

原文标题=进入判决书和教科书的80条经典法谚

一、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出处】英国法谚,具体提出者不详

【释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引用】(2018)豫01行终608号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程序先于权利,明确、公开、严格的法律程序,是行政权力能够依法实施,社会法治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故《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关于追诉期限的强制性规定,第四十条关于处罚决定应书依法送达的程序性规定应优先适用。

张文显老师认为,在我国,法律规则都具有确定性,否则难以重复适用,但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又是相对的,它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有一个模糊的边缘地带,不同法律规则的确定性也有一定差别。尽管法律规则的确定性是相对的,立法者也不能以此为由追求法律的不确定性,应当追求法律规则最大限度的确定性,这是立法者的道德义务和法定职责。

THE END
1.都要能把法规法条解释得妥当讲座法理刑法法律法学家民事看书很重要,不要一提看书就觉得是脱离实践。不管是刑法还是民法,书上都会有案例,不是说一定要到公检法或律师事务所去才有案例。你只要善于观察,到处都有值得思索的案例。总之,书还是要多看的。另一方面,要多训练自己的法律思维。我觉得中国法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最突出的表现是没有开设小型的讨论课)。在国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QDE3SF05149C2O.html
2.关于行政处罚的立法目的(精选5篇)一方面有对第一次认定违法行为之后,行为人继续进行活动的违法性质的认定并进行处罚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有通过不断累加的高额罚金来促使行为人早日停止违法行为的目的。故认为,按日计罚具有行政处罚和执行罚的混合性质。 以上各种法律性质学说,在学术见解中或立法实践中都有反映,笔者于此处也不愿意轻易论断各种学说孰对孰https://www.1mishu.com/haowen/319196.html
3.273《法律的悖论》第一十一章 二 刑法的目的 罪刑法定所要求的刑法,根本目的不是单纯地打击犯罪,而是限制比犯罪更为可怕的国家权力——不加限制的话,它将是一种最可怕的强制。 刑法的核心在于限制国家的刑罚权,让这种权力在法律的轨道上正常行驶,不至于践踏公民的自由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1505624%3F%26
4.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有哪些导读: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1、适用的对象不同。2、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不具有惩罚性,只是一种临时的保障性措施,行政拘留是一种处罚。3、目的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的人。4、羁押期限不同。https://www.64365.com/zs/691017.aspx
5.未成年违法犯罪学生(精选十篇)法律的目的是惩罚犯罪, 维护正义, 保障社会秩序。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 促进人的发展, 最终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未成年违法犯罪学生随班就读, 可以对其进行品格完善和行为矫正, 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和立法目的是统一、相融的。当然, 对允许跟班就读的未成年违法犯罪学生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即未成年违法犯罪学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8wckao.html
6.《行政处罚法》的最新修订与完善主题笔会一方面是旨在惩罚违法当事人,目的在于通过制裁使当事人不仅得不到违法利益,而且要利益受损或增加利益支出,为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另一方面也有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功能,通过对违法当事人的惩戒,使当事人以后不敢违法,同时也是对潜在违法当事人的警示,从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行政管理成本,保障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有效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1-05/06/content_8497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