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要知识点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下)考研

【知识点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容

【知识点8】法治思维的含义、特征、基本内容和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知识点9】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知识点10】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含义及其关系

【知识点1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知识点12】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1.内容

重要性

内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实质宏观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的体现:

党领导立法

党保证执法

党支持司法

党带头守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之中,保证人民的广泛参与。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3.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

1.要求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应当平等享受公民权利、平等履行公民义务。

2.要求违法必究,要求非歧视的对待。

3.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这是由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的;

(2)无论是从地位、作用还是实现途径看,法治和德治都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1)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共同点:对国家和社会治理而言,法治和德治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

不同点: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共同点:都具有约束作用,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

不同点:规范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德治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1.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2.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3.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1.法治思维的含义、特征和途径

含义

1.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2.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3.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4.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特征

1.法律至上

2.权力制约

3.人权保障

4.正当程序

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守法习惯

5.守住法律底线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要求:要求所有社会规范都不得超越法律规范,都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尤其指宪法至上。

具体表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

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原因:国家权力是人民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有、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用。

要求: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公平正义

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

内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

意义:

有利于增强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为促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奋斗。

权利保障

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

内容: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司法保障

正当权利

重要性: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表现: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

重要意义

1.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基本要求

1.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的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的某种行为的资格

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社会责任

关系

1.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2.一律平等

3.互利共赢

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它的行使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构成了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及各种具体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又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及各种具体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

(1)选举权利

(2)表达权

(3)民主管理权

(4)监督权

人身权利

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

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1)生命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住宅安全权

(5)通信自由权

财产权利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财产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途径

(1)私有财产权

(2)继承权

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要求国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加强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以促进公民的自由和幸福,保障公民过上健康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1)劳动权

(2)社会保障权

(3)物质帮助权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是公民创造和享受精神文化财富、推动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1)宗教信仰自由

(2)文化教育权

2.基本法律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

(5)依法纳税

1.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目的

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

行使权利不得破坏公序良俗,妨碍法律的社会功能和法律价值的实现

限度

任何权利的形式都有其限度

方式

口头方式

行为方式

2.履行义务

应履行的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2021多选T31真题回顾】

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再社会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

A.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D.法律被国际社会认同和尊崇的程度

【2017多选T31真题回顾】

2、公共生活中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发生冲突在所难免,比如学生宿舍里有人看书,有人休息,有人要听音乐……对解决权利冲突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每个人都有行使个人权利的自由,但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是因为()。

A.不尊重他人权利,就有可能丧失自己的权利

B.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C.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

D.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小结】

本章是本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是重点章。近10年考过4次分析题,20多道选择题,在思修与法基的部分占分比很高的一个章节。选择题多为记忆型,结合常识一般不会太难。

考后估成绩,扫码即可估分!

班主任督学+考前3个月密训+题库会员等!!

更多服务,你值得拥有!

阶段

主要内容

班级

规划阶段

基础阶段

课程+教辅+题库练习结合;知识点精讲精练,梳理各科考点;再配合学霸君《章节思维导图笔记》,及资深讲师带考经验,全方位带你高效熟记考点。

强化阶段

课程+真题练习结合;资深讲师总结近10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及代表性真题深度剖析,再配合教辅,按章节带刷。

冲刺阶段

课程+冲刺训练结合;全年热点时政、英语写作技巧与写作模板、政治主观题答题框架与答题技巧(结合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层层带你锁分。

临考阶段

考前2套内部试题;由资深带考老师命题及讲解,再结合模考大赛,来一次考前大比拼,知己知彼。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法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自由、实现社会正义、提高效率以及平衡社会利益。同时,法律还通过其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等价值功能,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具有哪些作用律图法律咨询24h在线 18万+认证律师 15亿+普法人次 咨询我 律师解析 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二、评价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三、https://m.64365.com/tuwen/aaansyk/
3.法理学考研知识点:法律解释的方法与位阶法理学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一般法律硕士、法学硕士考研都会考察到,本文整理了“法理学考研知识点:法律解释的方法与位阶”相关复习资料,一起学习吧。 (一)法律解释的方法 https://www.kaoyan365.cn/jm/363593.html
4.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免费11篇(全文)(2)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者决定。 6.国际条约和协定 【知识点】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8c8sbb7.html
5.公考干货丨常识知识点:关于法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daff66fd2c87
6.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规则含义和分类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法理学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法理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的知识点:法律规则含义和分类。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11999.html
7.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pdf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 .pd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辅导资料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考点 : 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宏观经济发展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 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08/5301334243011241.shtm
8.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总结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重要知 识点总结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的内容一、会计法律制度概念 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从生产只能中 分离出来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是对单位 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并 通过提供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参与决策, 实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https://doc.mbalib.com/view/8af669a9cf92710fdcdfac86e89feff8.html
9.每天一点“典”《民法典》人人应知的49个法律知识点三、合同编的6个重要知识点 16.电子合同开启无纸化时代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及百姓网购需求的增多,民法典规定,数据电文也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纸质合同将逐步退出互联网时代。(第五百一十二条) 17.有理有据,向霸座者说不 针对近年来客运合同领域出现的旅客霸座、不配合承运人采取安全措施等严重干扰运输秩序https://www.meipian.cn/41bbd4if
10.民法必考知识点之民事法律行为之三:效力体系按照上述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讨论,凡同时具备所有生效要件者,即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反之,凡欠缺某个或者某些生效要件者,即为效力有瑕疵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瑕疵的类型,又具体分为三种: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样,就组成民事法律行为的四种法定效力类型。 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7807997630545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