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复习:思修法律和法治

很多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认为政治相比其它科目来说难度更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复习:思修、法律和法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准备政治科目。大家一定要相信,无论是学习哪一科目都是需要找对方法的。

2023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复习:思修、法律和法治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一、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个别人的意志。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它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统治阶级的意志还通过政策、道德等形式来体现。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认可即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或判例以法律效力。二是由国家保证实施,即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二、法律的演进与发展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同步发展,也将同时消亡。法律发展史上相应地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从体现的意志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

(二)预测作用

法律通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可以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三)评价作用

法律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依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法律的评价作用能够向社会昭示法律崇尚什么、贬斥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影响法律主体的行为。

(四)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二是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三是通过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五)强制作用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

五、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法律制定

法律的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就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法律公布。

(二)法律执行

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指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三)法律适用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司法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四)法律遵守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六、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七、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八、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仲裁法的基本原则: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的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THE END
1.法律的指引作用是什么意思关于法律的指引作用是什么意思法律解答 股东权益智囊团 帮助15804人· 响应5-10分钟内 咨询我 一、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二、法的这五种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https://mip.66law.cn/question/answer/10260311.html
2.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形式实现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形式来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46227.html
3.什么是法律的指引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4716
4.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https://m.ha.huatu.com/2021/0608/2135637.html
5.宪法的意义有哪些宪法作为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 四、评价和宣传作用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评价作用。宪法的评价具有广泛性,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在宪法中找到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宪法的评价具有集中性,宪法集中体现统治阶 https://www.lawtime.cn/zs_146859/
6.法律具有哪些作用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二、评价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三、教育作用。这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https://www.64365.com/tuwen/aaans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