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自考05677法理学真题及答案自考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5677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分析法学的创始人是

A.边沁

B.奥斯丁

C.哈特

D.拉兹

2.综合法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博登海默

B.波斯纳

D.庞德

3.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的法学是

A.资产阶级法学

B.马克思主义法学

C.法家的法学

D.古罗马法学

4.具有法的效力的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执行、适用和遵守的状况,属于

A.法的实施

B.法的效力

C.法的实效

D.法的效益

5.某甲在超市里想偷东西,又怕被抓到受惩罚,最终放弃盗窃。这个守法动机基于

A.法代表公平正义

B.内心信仰和认同

C.法律的威慑

D.利益衡量

6.科学家探测某个星球上有水,但这水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

A.没有客观性

B.没有利益性

C.没有可控性

D.不能为法所确认和保护

A.时效制度

B.溯及力制度

C.法律责任

D.权利滥用

8.认为“人的本性中存在可以使权力资源的弊病得以发作的土壤”的是

A.拿破仑

B.韦伯

C.孟德斯鸠

D.汤因比

9.国家权力的实现,从新近的眼光看已经扩展的方式是

A.命令的调整方式

B.说服形式

C.非法定形式

D.契约形式

10.从法律责任归责的视角看,俗话说“杀鸡焉用牛刀”,反映的是

A.公正原则

B.效益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合法性原则

12.法针对主体的思想或品德

A.应该调整

B.不调整

C.有时候可以调整

D.有时候不调整

13.法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这里的机关是指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机关

D.公安机关

14.作为整体意义.上的正义,就其本质而言是

A.人类永恒的理想

B.人类理性的体现

C.强者的利益

D.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制约的社会关系以伦理规范的形式所作的表现

15.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由国家政权机关根据生活的需要将其创造出来的法是指

A.法的认可

B.法的制定

C.法的修改

D.法的补充

16.规定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是

A.禁止规则

B.义务规则

C.权力规则.

D.权利规则

17.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正义价值

D.人权价值

18.法所具有的可以为社会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提供法定标准和指明法定方向

的功用和性能是

A.法的调整功能

B.法的指引功能

C.法的保障功能

D.法的社会功能

19.15-16世纪英国王室顾问或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判决案件所形成的判例法被称为

A.普通法

B.制定法

C.衡平法

D.罗马法

20.程序法属于

A.公法

B.私法

C.社会法

D.一般法

21.下列属于不成文法的是

A.宪法

B.国际法

C.特别法

D.判例法

22.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是

A.立法

B.司法

C.护法

D.修法

23.全国人大通过普通法案所需要的人数为全体代表的

A.三分之二以上

B.五分之三以上

C.过半数

D.全部

24.在普通法系,与普通法相对称的一种法是

A.特别法

B.一般法

C.判例法

D.衡平法

25.调整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关系,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法律部门是

A.经济法

B.行政法

D.民商法

26.先“德治”后“法治”是贯穿整个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基本国策即“德主刑辅”,主张德治的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7.健全我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严惩犯罪

28.行政复议的监督模式是

A.社会监督

B.系统间监督

C.自循环监督

D.公民监督

29.在我国,有一种关键性作用的法律监督形式是指

A.中国***的监督

B.社会舆论的监督

C.法律职业群体的监督

30.认为法律应该具有普遍的、公开的、可预见的、能够被遵守和执行等特征要素。持该观点的是

A.卢梭

B.德沃金

C.富勒

D.奥斯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甲乙两人到当地民政局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女。登记行为和生育行为引起的法律关系属于

A.平权型法律关系

B.隶属型法律关系

C.保护性法律关系

D.调整性法律关系.

E.具体法律关系.

32.在我国,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的有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公安部

E.中央军委

33.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地方政府规章

E.部门规章

34.法的基本功能有

A.调整功能

B.指引功能

C.公平功能

D.保障功能

E.秩序功能

35.法的渊源的基本要素有

A.资源性要素

B.进路性要素

C.价值性要素

D.动因性要素

E.功能性要素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6.救济权与从权利是一回事。

37.传媒进行法律监督是没有限制的。

38.法的作用是法所固有的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功用和性能。

THE END
1.标准答案法的渊源指的是()。.标签:习题答案 法理学 题目:法的渊源指的是( )。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标准答案:D.效力渊源 我国目前所说的法的渊源,一般有实质意义法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法的渊源两种不同的解释。在实质意义上,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的来源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在我国https://m.rwtext.com/29588.html
2.法律渊源是指什么: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步,法律渊源即法律的来源,也叫法律的表现形式,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有时简称“法源”。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https://m.ha.huatu.com/2023/0825/5357286.html
3.法的渊源是指什么法的渊源简称“法源”,主要指法律规范的来源或源头,是指能作为法律决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资料,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 又可以分为正式意义上的和非正式意义上的两种。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宪https://edu.iask.sina.com.cn/jy/3qE9ZnJ9bUt.html
4.法的渊源有哪些?正保会计网校速问速答 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早期的法律多是由宗教组织制定的,比如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2. 习惯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惯例,这些规范和惯例逐渐演变成为习惯法。3. 判例法:判例法是指法官根据先前的判例和司法实践,对具体案件做出https://m.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827184508.shtml
5.法的渊源是指什么法的渊源简称“法源”,主要指法律规范的来源或源头,是指能作为法律决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资料,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 又可以分为正式意义上的和非正式意义上的两种。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http://m.liziwo.com/jy_106285/
6.国际法的渊源问题7篇(全文)所谓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中的主体, 也就是国家之间针对某一件事物而设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国际条约即可以是形成书面形式的协议, 也可以只是口头协议。它对条款各国产生法律效力, 是条约各国必须遵守的条约。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国际条约都是国际法的渊源, 事物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国际条约的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4hqc1oe.html
7.2003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综合课及解析(3)法理学部分【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普遍性关系的法律。https://www.kaoyan365.cn/jm/959.html
8.《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9.《法理学》第三章法的制定(3)法律的通过。是指法律制定机关对法律草案经过正式讨论后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法律。(4)法律的公布。是指法律制定机关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四、法的渊源与分类法的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是指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它们是由国家机关按照一定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3.html
10.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四、灵活运用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理论知识说明、分析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1.司法考试:《法理学》之法的渊源与分类法的渊源与分类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法的渊源指法的外部表现形态。 (二)法的渊源的分类 法的渊源有多种类别的划分。主要为法的正式渊源和法的非正式渊源的划分。 法的正式渊源指具有法的效力的法律渊源,如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https://www.51test.net/show/119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