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之法理学

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地理、历史、文化等无所不含,需要广大考生具有非常丰富的积累,中公教育在此将各类学科的题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助力大家针对性备考。

1.法区别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的地方主要在于:

A.法是由国家创制并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

D.法所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的全部意志

B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具有阶级性,法是由掌握政权的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社会规范,是整个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体现,但是这并不是法与道德、宗教等规范的区别,一般而言,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现了占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在日常行为中的价值观。B项错误,不选。

C项,法是由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这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又是由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同理,不同时期的道德、宗教等精神文化层面的观念也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C项错误,不选。

D项,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D项错误,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A。

2.法的渊源指的是:

A.作为法律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C.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关系

D.各种法律法规的相互联系性

2.【答案】B。中公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渊源的含义。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的渊源,就是指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各种制定法、判例、习惯、法理等。故本题答案为B。

3.下列体现了法律强制作用的是:

A.刘某看到村里的几个人在聚众赌博,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将会受到处罚

B.赵某春节期间开车赴宴,因为了解酒驾的后果,喝酒后主动叫代驾送自己回家

C.李某酒后驾车不慎撞伤路人驾车逃逸被捕,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五年有期徒刑

D.张某上山游玩,看到猫头鹰想捕捉回家,但想到猫头鹰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捕猎违法,遂主动放弃

3.【答案】C。中公解析:本题考查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刘某认为他人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将会受到处罚,体现了法的评价作用。A项错误,不选。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B项中赵某酒后主动叫代驾送自己回家,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D项中张某想到捕猎猫头鹰违法,主动放弃,也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BD项错误,不选。法的强制作用是法为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法院判处李某交通肇事罪,是国家强制力对李某的制裁,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C项正确,当选。故本题答案为C。

THE END
1.标准答案法的渊源指的是()。.标签:习题答案 法理学 题目:法的渊源指的是( )。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标准答案:D.效力渊源 我国目前所说的法的渊源,一般有实质意义法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法的渊源两种不同的解释。在实质意义上,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的来源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在我国https://m.rwtext.com/29588.html
2.法律渊源是指什么: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步,法律渊源即法律的来源,也叫法律的表现形式,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有时简称“法源”。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https://m.ha.huatu.com/2023/0825/5357286.html
3.法的渊源是指什么法的渊源简称“法源”,主要指法律规范的来源或源头,是指能作为法律决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资料,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 又可以分为正式意义上的和非正式意义上的两种。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宪https://edu.iask.sina.com.cn/jy/3qE9ZnJ9bUt.html
4.法的渊源有哪些?正保会计网校速问速答 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早期的法律多是由宗教组织制定的,比如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2. 习惯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惯例,这些规范和惯例逐渐演变成为习惯法。3. 判例法:判例法是指法官根据先前的判例和司法实践,对具体案件做出https://m.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827184508.shtml
5.法的渊源是指什么法的渊源简称“法源”,主要指法律规范的来源或源头,是指能作为法律决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资料,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 又可以分为正式意义上的和非正式意义上的两种。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http://m.liziwo.com/jy_106285/
6.国际法的渊源问题7篇(全文)所谓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中的主体, 也就是国家之间针对某一件事物而设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国际条约即可以是形成书面形式的协议, 也可以只是口头协议。它对条款各国产生法律效力, 是条约各国必须遵守的条约。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国际条约都是国际法的渊源, 事物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国际条约的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4hqc1oe.html
7.2003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综合课及解析(3)法理学部分【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普遍性关系的法律。https://www.kaoyan365.cn/jm/959.html
8.《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9.《法理学》第三章法的制定(3)法律的通过。是指法律制定机关对法律草案经过正式讨论后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法律。(4)法律的公布。是指法律制定机关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四、法的渊源与分类法的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是指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它们是由国家机关按照一定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3.html
10.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四、灵活运用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理论知识说明、分析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1.司法考试:《法理学》之法的渊源与分类法的渊源与分类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法的渊源指法的外部表现形态。 (二)法的渊源的分类 法的渊源有多种类别的划分。主要为法的正式渊源和法的非正式渊源的划分。 法的正式渊源指具有法的效力的法律渊源,如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https://www.51test.net/show/119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