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税收治理,服务国家治理,是税务督审控制度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检验督审控制度的试金石。
(一)国家治理层面
国家治理活动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顶层设计,即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中层是宏观执行,即根据顶层设计的精神制定的相应行政法规;下层是微观执行,即具体单位落实具体的制度规定。主要体现在(如图1):
图1监督控制系统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作用
(二)税收治理层面
三、优化督审控制度的国内外借鉴
(一)税务系统督审控制度的国际经验
4.技术支撑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税务部门普遍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强化内部监管质效。如加拿大税务部门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作流程、标准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强制阻断、自动提示、回退重做等功能,以内控内生化方式规范执法行为。
(二)税务系统督审控制度的国内经验
2009年总局成立督察内审司以来,已建立起成熟完善的督察审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督察审计制度要求在3-5年内对本辖区下级单位实施全覆盖的层级督察审计,因此督察审计是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不论有无违规、违纪都要进行的过程监督、事中监督和基础性的监督,具有稳定性、长期性。
四、优化税务系统督审控制度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完善税务监管体系,国家税务总局也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包含7个子体系的税务监管体系,并研究将税务监管的内容充实到税收现代化“六大体系”中,发挥督审控在税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一)构建督审控制度新体系
(二)完善督审控合作新机制
(三)健全督审控优化新程序
为适应工作实际,应对当前现有制度进一步健全细化。督察审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强化督察审计项目的评价功能,在揭露问题的同时,突出合理性监督、效益性监督,增强督察审计反映问题的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内部控制方面,应加强本地化适应性改造。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内控基本制度、管理制度、专项制度,对现有的业务、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进行内控化改造,将内控措施融入流程、岗位。
(四)强化督审控治理新技术
(五)培养督审控团队新技能
综上,督审控制度是体现权力监督制衡机制的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密切税收治理体系,强化税收治理能力。在税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优化督审控制度需要建立同步一体的监管体系,重塑完善运行机制,结合实际健全细化制度,强化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支撑,持续培养提升专业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雷宝.税收治理现代化:从现实到实现[J].税务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