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底线与合规红线(下)

鉴于篇幅原因,《合规底线与合规红线》共分为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对合规底线做了分析探讨,详见《合规底线与合规红线(上)》。本文为第二部分,将继续就对合规红线进行分析探讨。

第二部分合规红线

一、甄别合规红线

甄别合规红线,从合规风险评估开始。

合规风险是企业及其员工违反合规义务而给企业带来法律责任、经济损失及声誉损失的可能性。

合规风险评估是识别合规义务与合规风险,从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后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大小两个维度对合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建立分等级的合规风险清单。

(一)合规风险分类

对合规风险从发生的领域、法律性质等角度进行区分,便于企业对合规风险进行分类及精细化管理。

1.按不同法律领域与部门领域划分

每个部门领域所需遵守的外法内规不同。与之相对应,存在合规风险的领域也不同。企业应按照不同法律领域、不同部门领域分别识别合规义务、评估合规风险。

2.按法律性质划分

对不同法律性质的合规风险进行分类,有助于合规风险评估及进行合规风险分级。

(二)合规风险分级

从合规风险带来法律责任与损失的大小,可以将合规风险划分为重大、中等和较低三个层级。

(三)合规义务分级

通过合规风险评估,明确企业合规风险等级,相应梳理出企业合规义务的不同等级线,即合规灰线、合规黄线与合规红线。

合规灰线:一旦违反只给企业带来一般合规风险的合规义务。

合规黄线:一旦违反即给企业带来中等合规风险的合规义务。

合规红线:一旦违反即给企业带来重大合规风险的合规义务。

二、合规红线分类

对合规红线从所属部门法领域、承担主体、岗位层级等维度进行区分,便于企业对合规红线进行分类及精细化管理。

(一)按合规义务所属部门法分

显而易见的是,需要重点预防违反刑事法律义务以及那些会带来重大合规风险的行政合规义务以及民事合规义务。

刑事法律义务、行政合规义务是刚性约束,是企业合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重点。不同企业的民事合规红线,依企业性质、规模、决策机构的风险偏好等而存在差异,具有主观性、动态性、个性化等特点。

(二)按承担主体分

企业是拟制人格,通过企业各层级组织和员工具体履行合规义务。企业违规并承担重大合规风险,归根结底皆因各层级岗位员工(高管、中级管理人员、重点岗位员工、普通员工)触碰合规红线所致。员工触碰合规红线,同时导致员工本人承担违规责任,包括刑事责任、罚款、损失赔偿、降职降级直至解除劳动等。

合规红线的管理,核心是对各层级岗位员工合规履职的有效管控。企业需要识别出每个岗位的所有合规义务(合规底线),在劳守合规底线的基础上,突出每个岗位合规红线的管理。

(三)按岗位层级分

三、内外部环境对合规红线的影响

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合规红线清单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合规红线处于持续动态的变动之中。

例如:

2.外法不断立改废释,合规规范持续变化,导致合规红线增减和调整。

3.企业经营的地域、业务条线等发生变化,合规红线的性质和数量等随之发生变化。

4.合规义务等级可能相互转换。

企业如果疏于合规管理,中等合规风险可能升级为重大合规风险,较低合规风险可能升级为中等合规风险甚至重大合规风险。与之相对应,合规黄线可能升格为合规红线,合规灰线可能升格为合规黄线甚至合规红线。

企业如果加强合规管理,中等合规风险可能降级为较低合规风险,重大合规风险可能降级为中等合规风险甚至较低合规风险。与之相对应,合规黄线可能降格为合规灰线,合规红线可能降格为合规黄线甚至合规灰线。

四、合规红线管理

(一)在劳守合规底线的基础上,防止触碰合规红线

1.识别每个岗位的合规义务,识别每个岗位的合规红线,建立岗位合规义务清单(合规底线清单)以及合规红线清单。

2.通过合规风险评估等,对合规红线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一是按法律责任的性质(刑事、行政、民事)进行分类管理。二是按岗位层级明确每个岗位的合规红线。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重点岗位的合规红线管理。

3.针对每一合规红线,制定应对整改措施。强化合规审查、合规检查及合规有效性评价等,加强重大合规风险应对,防止触碰合规红线。

4.建立合规红线一票否决机制。任何决策、项目、业务活动等可能面临多种性质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等)。当存在重大合规风险,可能触碰合规红线时,应予一票否决。

5.强化合规红线培训,培育员工远离合规红线的合规意识与自觉。

6.强化违规追责,警钟长鸣。

(二)持续改进

合规底线与合规红线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应持续进行合规义务识别、合规风险评估及合规风险应对,使企业分类、分层的合规义务清单(合规底线清单)、合规风险清单、合规红线清单及应对措施等持续处于和当时的内外部环境相一致的状态。

THE END
1.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法律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法律的性质分类:包括公法和私法两种。公法是指国家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民法、商法、劳动法等。2.按照法律的形式分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3.按照法律的效力分类:包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30522155853.shtml
2.提单的法律性质及分类介绍提单,是指作为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处理运输中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提单的法律性质及分类。 1、提单的法律特征 (1)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2)提单是收到货物的收据; (3)提单是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 2、提单的分类 (1)按货物是否已装船分为:已装船和收货待运提单 (2)按https://china.findlaw.cn/info/jingjifa/gjmyf/jiesuan/jsff/1273232.html
3.法律责任的分类,也就是法律责任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分类是 ()。 A.赔偿责任、补偿责任,刑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分类是 ()。 A.赔偿责任、补偿责任,刑事责任 B.经济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C.行政处分、经济补偿、刑事责任 D.行政处罚、经济赔偿、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https://www.educity.cn/souti/5CCC3A1F.html
4.法律的性质北大法律评论 2019 , (01) : 293-321.法律的性质作者: 安德瑞·马默 1 ; 亚历山大·萨奇 1 ; 张民全 1 作者单位: 1 康奈尔大学 分类号: D90 引用本文 GB/T 7714 安德瑞·马默,亚历山大·萨奇,张民全等.法律的性质[J].北大法律评论,2019(01):293-321. 导出 BibTeX EndNote RefMan https://ccj.pku.edu.cn/article/info?id=330719094
5.《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6.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一、根据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所作的分类 (一)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国家行为 根据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和国家行为。 个人行为是公民(自然人)基于个人意志和认识所从事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集体行为是机关、组织或团体所从事的具有法律效果、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9/12/55518189_1105685435.shtml
7..债权人的分类债权人还可以根据债务关系的性质进行分类。以下是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3. 根据法律地位的分类 债权人还可以根据其法律地位进行分类。以下是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总之,债权人是债务关系中的关键参与者,他们的类型和作用对债务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不同类型的债权人以及他们在债务关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https://stock.hexun.com/2023-10-11/210529946.html
8.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关系公务员考试网根据据以形成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属法律部门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宪法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 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此种法律关系的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其意义在于使人们 在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时,首先明确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这些法律关系里的不同内容、性质的权 利义务,从而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