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法学: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是20世纪法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以注重研究法律与社会活动、法律角色、法律文化、法律运作、法律实效为其理论视角,以理论模型的设计与经验考察和实证分析的融汇为其方法论指向,以参与法治进程,推动法治和法律文化现代化为其价值目标。

3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4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②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③法律推理的能力;④对即将做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

6探知法律事实: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集、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法律事实的分析和认定,直接决定着适用法律的最后结果。探知法律事实也是法律实践活动相当复杂的环节,因为探知法律事实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调查搜集客观事实的过程,而是法律人运用法律去判断、分析、确认、选择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对立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法律人有较强的事实探知能力。

1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一般来说,法学方法论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或方面。第一个层次是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发挥着整体性的导向功能。第二层次是各种法学方法,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主干部分,在研究各种法律问题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2法学方法论原则:在法学方法的体系中,

THE END
1.宪法知识200问43.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它既不同于企业法人,又不同于社会团体,也不同于行政机关,自有其独特的政治性质和法律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除国家以外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唯一的一个组织。 44.为什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2.法律权威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一、法律权威的含义法律权威是指在社会规范之中法律具有应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任何人无论地位如何、职务多高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2ErEUREEIOK.html
3.所有权性质(精雅篇)关键词:房屋 区分 共有权 法律性质 一、房屋区分所有权的含义是什么? 房屋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区分所有权人共同拥有一栋区分所有权房屋时,各区分所有权人对房屋专有部分所享有的专有所有权,与对房屋共同部分所享有的共同部分持分权,以及因区分所有人之间的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k17r8k.html
4.什么是法律范文11篇(全文)其次, 建立法律信仰必须靠制度建设。这种制度建设不仅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还包括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 这就对整个社会的法制发展提出了要求。要加强对法律职业者的惩处立法, 不论是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私人性质的律师, 只要违反相关职业道德规范, 一定要从严、从重惩处, 因为法律职业者不仅是知法犯法, 还是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7nvdik.html
5.法律逻辑学教学大纲第一节 假说的性质和类型第二节 假说的形成和验证第三节 假说的发展和作用第四节 侦查假设第十一章 论证(5学时)第五节 论证的内容和结构第六节 证明的类型第七节 反驳及其类型第八节 论证的规则第九节 逻辑论证和实践证明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的概念;法律逻辑学的https://law.sicnu.edu.cn/p/60/?StId=st_app_news_i_x151152147946444807
6.实务探析丨非典型增信措施的法律性质识别2. 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确定意思表示含义 除增信文件中直接使用的词句外,法院亦会结合增信文件的整体约定、履行情况等探究各方当事人希望通过非典型增信措施实现的法律效果,并据此认定其法律性质。具体而言: (1)关于补充性/履行顺位的约定 首先,依据我们对现有判例的梳理,增信文件是否存在关于补充性/履行顺位的约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