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的概念与特点基本原则效力解释

考点:税收和税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税收是经济学概念;税法是法学概念。

税收与税法——法是税收的存在形式,税收必须采用法的形式,是由税收和法的本质与特性决定的。

这部分学习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税收是经济学概念,侧重解决分配关系;税法是法学概念,侧重解决权利义务关系。

(3)税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形式的总和。从立法层次上划分,则包括由全国人大正式立法制定的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或由省级人大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由有规章制定权的单位制定的税务部门规章。

狭义的税法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

(二)税法的特点

一般特点

注意辨析区分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不属于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不是单一的法律

二、税法基本原则

《税屋》提示——被遮挡部分为“六适”

三、税法的效力

分类

具体分类

税法的生效(三种情况)

②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个别条款或小税种)

税法的失效(三种类型)

①以新税法代替旧税法(最常见)

②直接宣布废止

③税法本身规定废止的日期

四、税法的解释

解释权限分类

特点

解释主体

判案适用性

立法解释

事后解释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法律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解释地方税收法规

可作判案依据

司法解释

在我国限于税收犯罪范围

包括“两高一共”——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由两高做出的共同解释

行政解释

在执行中具有普遍约束力

国家税务行政主管机关——包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

原则上不能作判案直接依据

五、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税屋》提示——被遮挡部分为“扩充解释”

六、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税收法律关系有四个特点:

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构成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可以是任何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但是另一方只能是国家。固定有一方主体为国家,成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之一。

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税收法律关系只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体现纳税人一方主体的意志。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消灭不以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纳税人和国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权利义务方面具有不对等性。

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财产转移,具有无偿、单向、连续等特点,只要纳税人不中断税法规定应纳税的行为,税法不发生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就将一直延续下去。

七、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八、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

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以引起纳税义务成立的法律事实为基础和标志。

THE END
1.法律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作用,它不仅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还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将详细探讨法律的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的特有特征 1、规范性: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指导意义,它通过明确的行为规范,规定了人们应当http://www.skypure.com.cn/post/5706.html
2.提单的性质及它的法律特征律师普法提单的性质及它的法律特征2020-04-03 519 普法内容提单具有收据作用,是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的证据;是运输合同的书面证明;是承运人交付货物的凭证。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https://www.110ask.com/tuwen/15548577885624712203.html
3.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https://www.jianshe99.com/anquan/stzx/xi20220418160335.shtml
4.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最早是由德国逻辑学家克卢格于1951年在其著作《 法律逻辑》 一书中提出。它属于逻辑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 法律逻辑新趋向——法律逻辑法理化倾向(解决非单调性问题)。 第二节 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一、思维的特点及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5.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风险及法律规制目前,我国现有的生物识别信息保护规范数量较少,仅有《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少量的原则性规定,不足以充分保障信息主体的权利。笔者拟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性质和特点进行梳理,并在总结现阶段易发生的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建议,以期对相关制度建设提供指引。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04/14141991.shtml
6.农业大棚的法律性质,是否属于建设工程张国贵广义而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为承揽合同的一种,然由于投资巨大、涉及公众利益等特点的存在,合同法在承揽合同之外,又特别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此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从合同效力、责任承担主体等多方面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故此,合同性质的差异也决定着责任承担主体的不同。 https://lawyers.66law.cn/s200149f2d735c_i307626.aspx
7.大成研究资产管理产品中常见增信方式法律性质探析基于上述规定及观点就资产管理产品中常见增信措施的法律关系认定提供的指引,并结合对现有司法案例的研究,笔者试图就被认定为不同法律性质的各类增信措施的代表性特点加以分析,尤其是被认定为区别于担保、债务加入的独立合同关系的第三方增信措施,以盼为后续资产管理产品中的增信措施设计提供一二襄助。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04412583231550
8.齐爱民张哲:论数字货币的概念与法律性质非法定数字货币,简称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在技术上属于同一类事物,但是法律性质迥异。数字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从发行机关看,数字货币是由非有权机关发行,而法定数字货币由有权机构发行。其次,从法律性质上看,数字货币不具有法偿性,它作为货币替代物而存在,如比特币、以太币、USDT等。而法定数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6259
9.《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0.2016年招标师《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日常练习一56、按照招标人( )划分,招标人的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A.承担责任的不同特点 B.承担责任的方式 C.承担责任的内容 D.承担责任的不同法律性质 57、《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的,有关单位应在( )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https://m.hqwx.com/news/2016-1/1453253341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