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转型期;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一种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生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上主导地位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履行各类本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巨大变革的冲击下,道德领域出现了“失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道德失范的屡现不止。在当前新形势下,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然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凸显重要和迫切。

一、当前形势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职业道德建设是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党的十八大也强调,道德建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当今社会,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就是职业活动,因此,通过对当前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增强其事业心、责任感,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较大助推作用。同时,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维护行业秩序、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依据和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必要手段之一

党的十七大曾明确提出:“要以加强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确立职业道德规范,正是纠正不正之风的起始。当今社会一小部分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腐败作风,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败坏了党风党纪,也扰乱了社会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可为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奠定基础,也可整体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建设,可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只有明确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并使职业道德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资源进而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价值。与此同时,物质文明的丰富,又能更大限度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四)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想状态,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则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良性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途径之一

当今我国已经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但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仍有一些令人担忧之处,市场发展不健全及法律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屡现不止,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对国家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职业道德建设,有效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运行,可体现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两个文明建设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从而在世界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当今社会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及分析

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有以下几类:权力异化导致腐败滋生,医生、教师等特殊行业“失德”,利益欲望驱使导致商业欺诈频现及制假售假猖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追求利润或“面子工程”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现,新闻行业受利益影响,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不良势头,新闻媒体低俗化、过度娱乐化以及虚假新闻等等。

究其失范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转型造成职业道德“失衡”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使新旧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冲击与摩擦,造成社会成员的心态失衡,进而导致职业道德“失衡”的局面。

(二)职业道德建设流于表面

(三)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其自身缺陷如强调金钱的地位和作用、市场至上的原则等等,为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进而导致出现不道德的生产经营理念,给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带来巨大冲击。

(四)政府监管的失控

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建设,政府亦需宏观调控,承担监督和管理社会各行各业的社会责任,从而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然而,由于政府外部的社会监督不完善、不规范,内部自身管理松弛、监督不力,以及部分政府部门责任感的缺失,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加剧,社会职业道德失范严重。

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其建设过程的有序进行,离不开法制的制约。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条文,面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公众和社会舆论的谴责作用极其有限,而司法机关又苦于无法可依,难以大力惩治,长此以往,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必然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

三、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举措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

想要职业道德建设现实可行,全面系统地法律体制必不可少。合理地将职业道德规范列入法律法规体系,是加强职业道德管理,有效减少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职业道德建设的体制化和制度化,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强调职业道德的普遍适用性与各行业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因为职业道德本身的共性与规律,导致其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在我国当前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对广大从业人员的最根本宗旨和要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行为规范。但各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行业内部矛盾常常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因此,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体现在其对规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要体现出其普遍适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四)规范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

社会公共权力用以规范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健康发展,是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权利。

但是我国当今社会上,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对公共权力的规范。首先要致力于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牢固树立慎用权力、秉公办事、公正廉洁、作风正派的观念;其次,在监督管理环节上,要做到提前防范,抵制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特别是对问题高发区域的公共权力,更要做到有效地监督与约束;最后,应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对作用干部的考察要全面、公正,同时,必须持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使公共权力真正做到人民权力为人民。

(五)加强国家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职业道德制约机制

当前社会最为群众诟病的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权力异化等问题频现,一是国家监督制约机制跟不上形式的发展,二是社会监督无法落实。因此,在建立健全国家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之外的社会监督作用,特别是社会舆论对职业道德的导向作用,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规范其价值观和利益观,进而有效地遏制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社会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转型期健康身上的总体发展趋势下,种种职业道德“失范”的消极现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我们要正视当前社会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对社会职业道德建设问题采取合理、可行的对策,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2]李显良,堪南武.新时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有效方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

[4]徐彦胜.加强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J].学习月刊,2010(6).

[5]彭巧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6]杨筱旭.社会转型期的职业道德建设探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3.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如遇到具体案例难以确定适用哪一部规定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规定来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发现现行法律存在漏洞或不足,则需要寻求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以及建议修订完善相关规定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 法律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 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3.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地方性 法规:地方政府制定,以适应当地实际情况。 三、法律法规的来源 立法源泉:包括宪法赋予立法院立案权限,以及通过民主决策过程产生的其他立法文书。 行政命令及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制力,但一般不具备普遍约束力的正式文件或指示。 四、如何有效实施法律法规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4.法的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是什么2、法律的普遍约束性体现在法律规范应该适用于所有人,不分贵贱,不分身份,所有人都需要遵守。法律的约束力是以法律规定的权威为基础的,这种权威源自法律规定的公共利益和社会信仰。并且,法律可以限制各种权利、自由,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保护。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性也是确保公平正义和防范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 http://m.bidizhaobiao.com/news-47248.html
5.2017考研政治精讲精做之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9.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这集中体现了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D.法律的国家意志性 10.商鞅变法之初,秦孝公提问:“今天制定的法律,明晨就要让所有官员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79578.html
6.违约损害赔偿(一)赔偿损失具有普遍适用性 赔偿损失是《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既可适用于侵权行为,也可适用于违约行为和其他不履行债的行为。在违约责任中,当事人违反合同时,对于因债务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害,在不能适用其他违约责任形式达到违约责任的目的时,都可以适用赔偿损失这一责任形式。因此,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28
7.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的区别是什么?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6033751/
8.《司法过程的性质》读书会汇总·法官的全局和前瞻性思维(不同于我此前所认为的法官在框架内的循规蹈矩)-今天的判决将决定明天的对错 3)司法的作用:使得一度被认为是规则的成为例外,而一度被认为是例外的成为规则,以适应某一个特定具体的时代的追求 4、个案的例外判决如何成为具有指导性和普遍适用性的先例 https://www.jianshu.com/p/b51bef5bc4ca
9.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334aa546b85a437c9038000d0c3da3cf.html?fm=bd4923138138e7bedfbc2b5e0a1fac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