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道德与法治各单元思维导图及知识提纲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会关系:P5

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1.2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P7

①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P7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1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P10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②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P12

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速度。

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网络的弊端)P15-16

①网络信息良莠(yǒu)不齐。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歪曲事实、误导大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②③(具体见P10)。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②③(具体见P12)。

(3)网络的弊端:①②③(具体见P15-16)

2.2合理利用网络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P17

3、怎样传播正能量?P19-20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青少年应如何合理运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②③④

⑤我们要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3.1维护秩序

1、什么是社会秩序?P23

2、生活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P23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什么是社会规则?P25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P25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具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3.2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

①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改进规则的原因/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合理,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适应新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

5、如何改进规则P31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1尊重他人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4

①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P35

②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4.2以礼待人

1、礼的含义是什么?P37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为什么要待人礼为先?★P37-39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认可。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成才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增进人们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放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4.3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P41-43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P43-45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4、如何营造诚信的良好氛围?P45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5.1法不可违

1、什么是违法行为?P48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p48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3、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P49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怎样自觉遵守法律?★p51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2预防犯罪

1、刑法的作用?P52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3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P54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

4、如何加强自我范防?★P55-56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5.3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P57-59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③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的含义?P59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特点)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P60-61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现场和各种证据。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勇当社会责任

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为什么角色不同就责任不同?P66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子女,孝敬是父母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3、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P67

表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责任的表现。

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4、他人为我们负责的意义?★P68-69

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承担着责任。有的人离我们很近,有的离我们很远;有的我们很熟悉,有的我们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2做负责任的人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P71

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2、如何学会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P71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3、为什么说我承担我无悔?P72

①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的自愿选择,但是我们任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②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4、自觉承担责任的意义?P72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正因为有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5、怎样自觉承担责任?P73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7.1关爱他人

1、关爱的含义及重要性?P75-76

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重要性: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他人的意义?P76-77

①对社会: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②对他人:关爱他人,收获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如何关爱他人?P78-79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②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他人的自尊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7.2服务社会

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原因?P81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1、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P83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应注意什么?P83

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②无论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重要性(作用)?P87

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重要性和作用: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的领域和种类?P88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方面?P88

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P89-90

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到奴役、欺凌和屈辱。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的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5、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P89-90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P91-93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的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2、如何捍卫国家利益?P93-94

①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话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1、什么是国家安全P97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角度)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人民角度)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3、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背景、内涵及要求是什么?P98-99

背景: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内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做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要求: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公共安全。我们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9.2维护国家安全

1、怎样维护国家安全?P100-101

①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筑牢坚如磐石的堤坝,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

②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2、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P101-102

①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②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10.1关心国家发展

1、我国发展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P104

①社会生活方面:飞驰的高铁方便了人们出行,各种文化演出和展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听证会的召开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人们的衣食住行日益改善等。

②国家建设方面:经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文化: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科技创新成就斐然;民生:惠民利民政策使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防: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成就说明我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3、我国在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P10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

4、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P106

①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②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劳动有什么作用(意义)?P107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怎样看待不同行业的劳动者?)P108

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为什么说实创造未来?P109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承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性的辉煌。

4、我们青少应怎样肩负起历史重任?P110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法律在促进多元化与和谐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实用工具法律在社会多元化与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保护个人权利、促进文化多样性、保障经济多元化、调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等途径,法律为社会多元化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法律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我们应加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国际交流与https://kanfawang.com/post/19463.html
4.宪法宣传周每日一学③:宪法的作用是什么?每天一起和小编学习宪法知识吧! Q3· 宪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二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QzODcwNA==&mid=2247509377&idx=2&sn=1c780b63e4b3071133faec715baef998&chksm=e99d99fa6699fceb653049710906db0631534f05ff54792801f35b5660a813ae397b19220d4a&scene=27
5.卫生法的社会作用包括()卫生法的社会作用包括() A.强化医疗卫生事业管理B.促进国家经济发展C.维护公民生命健康D.推动医学科学进步E.促进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卫生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A.引导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教育作用E.强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有()项 Ahttps://m.ppkao.com/wangke/daan/2ea518da24174754bd4028792b245276
6.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称为法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答案: B 解析: 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者有效https://zikao.eol.cn/mryl/337206.html
7.国考《公安专业知识》常识知识点: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一种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规范作用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4756783693276&source=natural
8.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日拱一卒007法理学常问问题答疑汇总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有何区别? 两者的考察基点不同。法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律的规范性特性进行考察的,法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考察的。 两者的作用对象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这里的“人”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包括自然人和社会组织。法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即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3515552571427
9.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社会作用——自然辩证法课件.ppt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社会作用——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六讲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社会作用 主要内容 一、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论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动力 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对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作用 六、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 七、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06/152106118.shtm
10.西方法律思想现代分析法学派—拉兹法律要完成间接社会作用,须依赖非法律的因素,尤其是对法律的一般态度、法律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的相互作用。法律的间接社会作用很多,而且在性质、范围、重要性方面差异很大,法律的间接作用并不是相对来讲不重要的法律副产品,其实它们具有独立价值,是法律的社会功能的重要部分。有时候,法律的间接作用反而会成为创法者创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406564_1109245371.html
11.《法理学》第一章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法的基本特征包括:(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二、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分成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两大类。 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1.html
12.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3.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必背考点总结高中政治(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2)创新的社会作用: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20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