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确保了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国家前行的道路,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犹如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社会正义的每一个角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不仅是法律精神的精髓,还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在法律面前,他(或她)与其他公民一样,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否则,势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法律的天平上,“称着人世间的道德、良知、公平与正义”。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列宁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深刻揭示了宪法在保障人民权利方面的核心价值与功能。
宪法,它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张隐形的法网,时时刻刻保护着每一位公民的权益,规范着社会的秩序。在宪法的庇佑下,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均不得受到侵犯。
宪法规定,作为一名公民,你有劳动、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有休息的权利。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话,有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倘若你是一名女性,宪法还保障你在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出生、上学、工作、退休……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均在宪法的保护之下。
当你呱呱坠地时,宪法便来到你身边,并以多种方式保护你的权益和福利。
当你走进校门,宪法告诉每个人,国家培育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一晃你便成年了。正当你踌躇满志之时,宪法赋予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鼓励你以国家的主人身份参与政治生活,选出代表人民利益的代表,赢得服务人民的机会。
两情相悦的两个人,牵手在一起才会构成最美的风景线。宪法告诉你,适婚男女那就相爱吧!婚姻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
你终于成家了,总得有个栖身之所,以便筑起温馨小窝。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生儿育女是人生大事,含饴弄孙更是其乐融融。在宪法的保障下,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经历几十年的奋斗,人生总有那么几次高光时刻。功成名就之后,你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退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这样,你便能够颐养天年、后顾无忧了。
从出生到退休,宪法陪伴了我们一辈子,呵护了我们一生。它正如严厉的父亲,教导我们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又如慈爱的母亲,时刻把我们护在温暖的怀抱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此时此刻,我们更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头珍视宪法、维护宪法、遵守宪法,让宪法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权利的坚强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