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答案整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09.08.28

思修答案整理

08级法本行政一班

整理人雷义兴陈婷

注:由于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帮大家整理书上明确写出的答案。一些主观题凭大家自己的想法可自由发挥,在此不好做统一的整理,请大家见谅。最后祝大家好好努力,取得好成绩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生应树立的学习观念

A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B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C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D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大学生的优良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历史使命的涵义

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4.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A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B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C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

5.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C体式人才素质的条件D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6.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C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D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

8.进入大学以后,如何从小事做起,迈好人生的重要一步?(此题自由论述解答)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

C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D理想不仅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2.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一种精神现象。

3.理想信念的作用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4.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逆境P30(此题自由论述解答)

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B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C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6.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的主旨?大学生如何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

后一个问题答案见书P33最后一段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内涵及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要求: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家园

2.中国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哪些内容

A热爱祖国,至死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4.经济全球化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P42(此题自由论述解答)

5.经济全球化下,当代大学生坚持爱国主义需着重树立哪些方面

A人有地域或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7.为何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A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粗昂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8.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A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B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人生观指的是什么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如何表述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目的的含义及作用

作用:A决定人生道路B决定人生态度C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4.应抵制和批判的错误人生观有哪些?

拜金主义人身观享乐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

5.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以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依据。

6.何谓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7.怎样进行人生价值的评价?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B坚持物质贡献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8.怎样理解人生价值标准?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或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

9.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社会条件与个人条件?

社会条件: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B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个人条件:A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B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C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坐贡献D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0.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诚信宽容互助

11.如何认识竞争、合作及二者的关系?(此题自由论述解答)P73

12.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应正确认识哪些关系?

A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D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13.如何把握个人对自然的改造?(此题自由论述解答)P76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次,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恶抑善、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2、道德功能包括哪些?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它主要有认知功能和调节功能。

认知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效力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调节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3、道德的社会作用包括哪些?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是人们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5、如何正确理解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3]、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

[4]、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坚持批判与继承原则,注意科学辨析,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6、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7、怎样理解诚信作为道德建设重点的必要性、紧迫性?(此题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

8、八荣八耻的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守法纪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9、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大学生应该如何实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如何实现:[1]、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与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2]、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作出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

[3]、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10、大学生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11、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地自愿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2]、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3]、应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12、如何认识与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以涵养良好德性。

[2]、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与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即爱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4]、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结成优良品德

[5]、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道德行为。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当今公共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活动范围广泛性[2]、活动内容公开性[3]、交往对象复杂性[4]、活动方式多样性。

2、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社会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

4、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2]、基础性[3]、广泛性[4]、简明性

5、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6、如何在网络社会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7、法律规范在生活中的作用

[1]、指引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广东普通专升本(专插本)法学·法理学笔记‖法的概念与本质4、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奉为法律”就是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物化为法律规定。 法的基本特征 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本身所固有的、确定的东西,是法与其他现象或事物的基本关系的表现。 法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如下四点: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是由国家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608795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4.思修法基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思修法基知识点总结 法律部分 建设法治体系 (一)法律的概念和发展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识,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1)法律的本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mhhogtc.html
5.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考点预测:法治体系法基政治考研新浪教育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https://edu.sina.com.cn/kaoyan/2017-12-15/doc-ifypsqiz9987135.shtml
6.思修题目,考前必背!!!思修题库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A 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准则 C 职业守则 D职业道德 ?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奉献社会) ?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一种内心体验是(C)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https://blog.csdn.net/2301_76495546/article/details/135095692
7.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点背诵整理(一)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175442.html
8.2020考研政治:思修第六章核心考点背诵整理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https://kaoyan.wenduedu.com/20190814/78402.html
9.思修与法律基础笔记6篇(全文)思修與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中的必修课,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中,将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根据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案例,使案例教学法发挥积极的作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0rwy2oa.html
10.考研政治2020选择题高频考点SiriBlog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切记: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所以只能说现象表现着本质 ,不能说现象反映了本质,因为只有主观才能反映客观。 https://blog.siriyang.cn/posts/20191121224234id.html
11.2018年自考思修考试试题(1)自考18.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当然无效的民事行为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C.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D.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19.集中反映法的本质和特征的是 https://www.educity.cn/zikao/59937.html
12.2022年10月重庆自考03706思修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年10月重庆自考03706思修真题及答案解析 (扫一扫加入考生交流群,更多热点资讯不错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单选题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A) A.人的社会性 B.人的抽象性 C.人的自然性 D.人的独特http://www.cqwi.com/show-2136-39869-1.html
13.2024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高频考点:法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四、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53898.html
14.2024年成人高考思修(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考试题库(含答案)52024年成人高考思修(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考试题库(含答案)5.pdf,2024年成人高考思修(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考试题库(含答案)5 1.法律是()意志的体现。 A.全体人民。 B.统治阶级。(正确答案) C.平民。 D.一部分人。 2.法律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条件所决定。 A.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26/5300004314011323.shtm
15.思修知识点法律部分*2.、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 A、法治观念 B、法治理念 C、法治文化 D、法治思维 *3.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 )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https://www.wjx.cn/jq/103877324.aspx
16.2024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高频考点:道德的起源与本质考研政治作为考研必考公共课,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考点,充分复习备考,提高考研分数,学姐帮大家整理出了2024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高频考点: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千万不要错过哦! 一、道德的起源 第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https://www.kyzs.com/article/2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