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

2.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对象范围是哪些?

参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人员包括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全体在编在职政法干警,做到全覆盖、无例外,非在编人员不纳入教育整顿范围。有因病因事休假请假、挂职扶贫、借调、培训等特殊情况的政法干警,采取适当方式灵活参加教育整顿。

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四项任务”是什么?

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

4.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包括哪“三个环节”?

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

5.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四项教育”活动指什么?

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

6.学习教育环节“三看”是哪些内容?

一看“四项教育”是否深入开展;二看政法干警学习教育参与率是否达标;三看学习教育成果有没有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要进行“补课”。

7.我市系统整治顽瘴痼疾的“6+N”模式的具体指什么?

“6”是指“六大顽瘴痼疾”,包括: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违规参股借贷,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法官检察官离任后违规从事律师职业、充当司法掮客等。“N”是指我市政法系统突出问题,列入专项整治内容,包括:公安系统受立案、接处警不及时、不规范,侦查权滥用,重案轻处,办案程序不规范;法院系统诉讼费退费不及时;检察系统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法律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司法行政系统“司法黄牛”“虚假鉴定”,公证程序不规范、公证员违法违规执业等问题。

8.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政策原则是什么?

“自查从宽、被查从严”。

9.组织查处的“七查”分别是什么?

举报线索核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智能化数据排查;队伍建设巡查。

10.查纠整改基本完成后商驻亳指导组开展评估的重点“五查”分别是什么?

一查自查自纠是否做到全覆盖,思想发动是否广泛深入;二查组织查纠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发现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三查案件线索核查是否到位,清除害群之马成效是否明显;四查顽瘴痼疾是否得到有效整治,存量问题是否基本消除;五查“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是否落实到位。

11.总结评估“六评”包括哪些内容?

一评地方领导小组主体责任、政法各单位直接责任是否全面落实;二评教育整顿全流程、全环节的目标任务是否全面完成;三评政法队伍政治生态是否进一步优化;四评加强队伍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机制是否进一步完善;五评是否向上级机关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六评人民群众对教育整顿是否满意、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公信力是否提升。

二、政法工作

12.政法单位主要包括哪些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13.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是什么?

政法姓党。

2019年1月13日。

15.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深化智能化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职责,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6.政法工作应当遵循的“十项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是坚持服务和保障大局,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提供法治保障;五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六是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准确行使人民民主专政职能;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八是坚持改革创新,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政法工作运行体制机制;九是政法单位依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确保正确履行职责、依法行使权力;十是坚持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建设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政法队伍。

17.党委政法委的职责有哪些?

在党委领导下,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带头依法依规办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18.政法机关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

专政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19.政法工作的四项主要职责是什么?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12月4日。

21.黑恶势力“保护伞”指什么?

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

22.“两个一律”指什么?

对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一律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3.“一案三查”指什么?

既要查办黑恶势力,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和“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24.“三个以案”指什么?

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

25.“四看四促”分别指什么?

从政治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着力解决政治敏锐性、政治警觉性、政治鉴别力不强等问题,促进党员干部提高“政治三力”;从为民宗旨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着力解决政绩观错位、群众观淡薄、权力观扭曲等问题,促进党员干部坚守人民情怀;从担当作为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着力解决工作懈怠、怕苦畏难、敷衍塞责等问题,促进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从履职尽责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挂空挡”等问题,促进党员干部扛责担责,动真碰硬。

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

27.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是什么?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9.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围绕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3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实际工作中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2.执法司法的三个效果是什么?

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33.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是什么?

公平正义。

3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

公正司法。

35.党领导政法工作“四项制度”是什么?

请示制度、报告制度、决策制度、执行制度。

36.新时代政法队伍“五个过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37.过硬政法队伍的标准是什么?

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38.政法队伍“四化”建设是什么?

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39.防治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都包括什么内容?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40.“三个规定”记录报告的对象范围是?

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工作人员以及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

41.政法队伍的政治灵魂是什么?

坚定的理想信念。

42.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4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关系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44.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致训词时提出的四点要求分别是什么?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三、基本政治理论

45.十九大主题是什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6.“四个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7.“四个自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8.“两个维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49.“四个伟大”指什么?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50.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是什么?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5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6.“七大战略”具体指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57.四风问题具体指什么?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58.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哪“三不”体制机制?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59.“三严三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60.“两学一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61.“四讲四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62.“政治三力”指什么?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63.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64.“五个必须”具体指什么?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正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65.“七个有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有的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是不对的,必须加以纠正。

66.“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指什么?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67.“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坚持”具体内容是什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68.“六稳”“六保”具体指什么?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69.伟大抗疫精神是什么?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四、党史党章党规

70.红船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71.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2.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3.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7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5.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7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7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8.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共产主义。

7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80.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81.党的六大纪律是什么?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82.党内政治生活“四性”分别是什么?

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83.党的群众路线指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84.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85.“三型政党”指的是什么?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86.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哪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五,坚持从严管党治党。

87.政务处分的种类有哪几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期间分别为多久?

警告,六个月;

记过,十二个月;

记大过,十八个月;

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88.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什么?

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89.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是什么?

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90.“三会一课”分别是什么?

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支部委员会、党课。

91.党委和纪委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具体责任分别是什么?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92.什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93.什么是“三重一大”

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

9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上报哪些内容

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等。

9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6.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遵守什么

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97.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98.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99.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中的“四个服从”是指什么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保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法律为社会的稳定有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同时,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予法律的形式,使自由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法律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作用,它不仅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还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将详细探讨法律的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http://www.skypure.com.cn/post/5706.html
3.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还是与公共事务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来处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法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本文将通过提供100条关于法律小常识的问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4.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法律秩序的良性发展。 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5.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考前必背知识点思政学科基地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领导一切的。 4.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5.党的领导方式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https://www.wzdozx.com/news/szxkjd/szxkjd/newsShow1579.html
6.方式特征范文12篇(全文)所谓文体特征就是不同文章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就像男和女一样, 为何叫男的而不叫女的, 或为何叫女的而不叫男的, 道理是一样的。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最忌讳看了几遍还一头雾水, 分不清是什么文体。之所以分不清是什么文体是因为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一半是叙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q7gr8ya.html
7.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的本质与特征知识点公务员考试网第二节法的本质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定义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看,即法的本体,法的本源以及法的作用。现将其介绍 如下: 1.从法的本体下定义,着重以抽象化的形式揭示法是什么 在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1)命令说。认为法律即命令。英国思想家霍布斯认为法是国家对人民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283.html
8.劳动关系法律适用研究法律文本则是法律概念、原则和规范的载体。法律文本与法律部门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正如德国学者迪特尔。梅迪库斯所说:“在民法典中,亲属法中也包含了一些公法的内容。” 拉德布鲁赫说:“即使是在当代所实现的法律生活的深刻转变,也是以最清楚的形式体现在公法和私法的关系当中,在两者重新的相互渗透中-在新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3164700_5113.html
9.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0.联系我国实际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https://www.110ask.com/tuwen/4452880224971784475.html
11.《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2.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理性”这一概念在韦伯的著作中也有不同含义:一是指社会由法律支配,二是指法律规则的系统性;三是指法律的制定和适用都通过逻辑分析进行;四是指法律由理智控制{4}。鉴于韦伯在多处论述法律的形式理性化特征,而各处论述对于法律的形式化、理性化界定并不一致,本文没有对“形式化”、“理性化”的含义加以区分;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