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起点和学术基础,同时可以看出作者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都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也方便读者在同一研究指引方向。以下是千里马小编整理的关于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时做个借鉴。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J].会计之友,1994,(05):23.
[2]陈红.治理经济犯罪首先要治理会计犯罪[J].广西会计,2003,(05):1617.
[3]刘琪瑶,赵敬.会计违法与会计犯罪的界定[J].辽宁财税,2002,(12):43.
[4]罗韵轩,彭志军.从安然公司破产看根治上市公司会计造假[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04):3235.
[5]程安林,梁芬莲.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与监管的政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5,(02):223224.
[6]甘群.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法与治理[J].财会研究,2006,(12):5152.
[7]冯述娜.会计造假手段揭底[J].现代商业,2008,(09):41.
[8]程安林,梁芬莲,黎军.会计造假与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9,(06):142144.
[9]杨欣.会计违法与犯罪刍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7):126128.
[10]彭海红,汪忠华,邓文娟.有关会计犯罪问题的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168169.
[11]程安林,梁芬莲,季洁.基于会计舞弊的内部控制形式有效性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2):7787.
[12]陈周.会计信息失真的伦理学分析——从猴王集团破产案谈起[J].四川会计,2001,(10):79.
[13]中国证监会.关于红光实业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证监罚字[1998]75号)[Z].
[14]清怡.银广厦重组似蜀道难[N].西安晚报,20010910
[1]林中乔.从绿大地案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治理与防范[J].金融经济,2012.
[2]张兰澜.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12.
[3]刘婷.透视绿大地财务违规事件[J].财务与会计.2013.
[4]张慧.论会计造假与会计犯罪[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63-164.
[5]唐漪乔.关于创造性会计在财务报表中的运用的探讨——安然公司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2.33.267-268.
[6]赵立忠.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7]王彦明,吕楠楠.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论略——以“看门人”机制为分析进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3.12.165-171.
[1]杨萍萍.ZXYY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05).
[2]刘飞.浅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3]孙玉鑫.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09).
[4]熊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分析及其审计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1).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评价反馈
目前教育界对税法教学的讨论广泛,如何发挥学生在此课程中学习的主导地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税法教学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对税法教学的认识
(一)税法教学的重要性
(二)目前税法教学面临的问题
(1)《税法》课程理论体系庞大、课时少、知识更新快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税法包括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法条例体系混乱,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在税法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并且很多税种的改革与调整是不定期的,出台的文件、通知等行政性法规很多。但是此课程课时较少,和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繁复的法律条文不匹配。
(2)课堂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讲授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目前,税法教学多采用“讲授+板书”模式。由于条文繁多,多数学生对案例分析更多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一定挑战。
(3)传统的课程考核体系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
传统的笔闭卷考核无法全面地开拓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的理念及主要内容
《税法》教学改革核心是应用“自主学习”合作型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展开小组讨论演讲并改革单一的考核模式,整个教学将分成三个阶段:教师布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评价反馈。
1.发放学习指南,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学期初发放学习指南,告知学生考核要求和教学进度并向学生提供本课程每章节的阅读书目,学习指南包括:
a.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内容包括税法构成要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及其他税种。
c.考核要求:考勤(10%)案例演讲(10%)案例论文(20%)期中考试(20%)期末成绩(40%)。
案例演讲:以3-4人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案例介绍分析。
d.以供案例演讲和论文的备选案例。
e.参考书目。
(二)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以课堂讨论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此阶段是中心环节,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要在此环节中积极发现问题。
首先,营造宽松互动的氛围,上课前改变教室格局,把课桌变成环绕式的格局,改变评判性的方式评价学习结果,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展开联想。
其次,引导学生积极课堂讨论,讨论前,教师要定出案例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和讨论的步骤,最好选择开放性话题。学生可分组进行讨论,并在每组安排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讨论中,学生可自由发言,教师也可选择同学发言,但应该慎重挑选第一位发言者,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在讨论的最后,教师可根据课程本身和学生的讨论补充问题,并鼓励学生对讨论中涌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三)评价反馈阶段――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考核方式多样化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模式的考核方式,以开放式的案例演讲与案例论文为核心,细化评分标准,注重反馈,并在学期初告知学生考核体系。
总之,税法教学应实施以能力考核为主。从平时考察、作业评价、解决问题等多个方面考核学生,以改变片面依赖闭卷笔试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郝如玉,王国华.中国新税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3]舒国燕.对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06):321-324.
[4]李晶.基于《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3):89-91.
物流运输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茹.西安物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8)
[2]李明,程波,易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IT战略探析[J].中国市场.2009(02)
[3]马晓斌,叶华平.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J].物流科技.2007(12)
[4]楼前飞.信息化——物流发展之路[J].怀化学院学报.2007(05)
[5]刘立辉.如何构建青岛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J].物流技术.2006(09)
[6]刘立辉.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想[J].物流技术.2006(08)
[7]陈会生.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
[8]王珊红.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物流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3]杨建.基于供应链的港口与物流园区信息整合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9]杨欣.猪肉供应链安全跟踪追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9
[1]毛宁莉.运输作业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如姣.运输作业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李洪奎.运输作业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阚祖平.物流案例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李炳金.企业控制采购成本的有效举措探析[J].中国商贸:2011(35):103~107.
[2]李文,肖虹梅.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Z].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中国黑龙江哈尔滨,2011.
[3]刘秀琴.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4]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1):179~181.
[5]杨晓荣.试析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0(4):216~217.
[6]汪永兰,贾思媛.物流库存持有成本的会计核算策略讨论[J].商业会计:2011(33):51~53.
[7]甘泉.作业成本发下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2010.
[8]姚常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9.
[9]王新云.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J].物流经济:2009,31(4):37~38.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许多见怪不怪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毕业论文回归它的初衷,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写作周期太短,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二)就业压力过大,论文写作应付了事
(三)写作基础薄弱,撰写论文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就很难有什么新发现。目前学生缺乏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在校时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又大多以试题考试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即使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学校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但不少学生实际动笔时仍感觉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事无巨细的将一堆材料没有逻辑联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讨了“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思路就是构建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具有渐进性、阶段性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笔者建议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升华,使内容不断充实。理想状态应是学年论文的扬弃而不是抛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研究具有延续性,将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较好地解决就业求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矛盾。
三、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交叉性课题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校日常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明确思路才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案。其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老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规范各阶段具体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华,蔡晓波.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徐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3-26.
关键词:
会计学;人才培养;现状;建议
一、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动手能力差,教学培养环节、实习实训极度匮乏。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个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领域。用人单位一般都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按照单位要求进行普通账务处理。但事实上,尽管大多数高校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教授会计账务处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实际动手进行账务处理的经验,往往进入用人单位以后还需要一个岗位再培训和熟悉业务工作的过程。而且,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胜任具有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却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在其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中较少安排有实践实习类课程,或虽然有会计实训等类似的课程,但也容易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