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网红教授罗翔这100条经典语录

3、后又看手机。所以需要受到限制,我现在看书一般把手机关了,我直接把网络给砸了。004.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005.我们终将毁灭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且所有那些看起来很爽的东西,都是瞬间的感觉,而人类所有真实的快乐,一定是恒久的努力。快乐是不能走捷径的,所有的快乐都意味着艰辛的努力。快乐只是责任的副产品,脱离责任去追求快乐,最后得到的一定是痛苦。006.低级的快乐来自放纵,高级的快乐来自克制。007.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享受什么快乐呢?高级快乐。当你享受高级快乐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对吧。我读莎士比亚并不妨碍

5、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好辩事者的天性。012.一个农夫来到城市,他不是蠢,他只是不太理解,什么叫交通规则。一个城里人来到农村,也不能说他蠢,他只是分不清稻子和麦子。所以,如果遇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希望能够本着求同存异的心,而不是带有知识的优越感。013.过于崇尚知识,又何尝不是一种同样愚蠢的偏见。014.苏格拉底说,人心中的欲念是一个筛子,筛子装不满水,无论多少东西都填满不了人心。所以人的欲望一定要限定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这样你才会有真实的满足感,否则你不可能有满足感。015.当生命中缺少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

6、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什么是自恋?自恋就是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一个自恋的人,因为他认清不了自己,他不仅会毁了他自己,也会毁了他身边的人。016.人性中充满矛盾,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自恋和道貌岸然。017.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界,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018.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在脑海中,能够同时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而一个不成熟的标志,脑海中总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019.若不接受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我们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他人。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个张三。02关于管理020.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裸体画作,叫做马背上的夫人。也许你看

7、到这幅画第一印象是感到有点不雅观,毕竟画作上的女人是一丝不挂,但随后呢你可能会感到羞愧。这是1898年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的作品,油画上的女人是真实存在的。她名字叫戈戴娃,1040年成为了一个伯爵的妻子,他们当时住在英国的考文垂。不过,这个伯爵非常暴虐,他对考文垂的市民强加重税,所以戈戴娃夫人不断地向丈夫求情,希望他把税减一点。但她丈夫非常生气,说你装什么好人啊,拒绝了她的请求。但是戈戴娃夫人三番五次地磨呀磨呀,最后伯爵被磨烦了,说要不你光着身子在街上走一圈我就答应你,他觉得端庄贤淑的妻子不可能答应吧。结果戈戴娃夫人居然告诉全城的人,自己将全裸骑上白马走上大街。那一天戈戴娃夫人只能靠长发遮住身体

8、,而全城的人居然都闭门不出、紧拉窗帘,考文垂市顿时成为了一座非常寂静的空城。所以这幅画作当我了解到它的背景,我感到非常非常羞愧。人最难的呀,就是学会去尊重他人,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纯粹的手段。当然,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不需要被教导,我们只需要被不断地提醒。021.万事互为效力,任何人都可以既是他人的手段,又是自身的目的。022.其实人是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别人,所有的尊重都是需要去训练的。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去装,装多了,慢慢地就真的会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如果离开了这个装,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尊重他人。023.苏格拉底说过:“对于你懂的东西,你才会真正地认同。对于你不懂的东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什么是

9、“懂的”东西呢?就是如康德所说的:“人类的原初设计”。当一些理论迎合了这些“原初设计”,老百姓会觉得你说出了我想说的但是说不出的话。所以,我们要追求真,我们要追求善,我们要追求美。024.大部分人都是过于匆忙地普遍化,但是人性本身或者人生本身就很复杂。所以为什么魏征曾经在临死之前给太宗皇帝一个奏疏,“爱者惟见其善,恨者惟见其恶”。意思是你喜欢一个人你就老是看到他的优点,你讨厌一个人,就老是看到他的缺点。但是一个人一定是优缺点并存的,所以就不要那么偏激,有的时候还是要以一种多元、包容、和光同尘的态度来看待别人。025.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才干、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那你注定不会幸福。如果获得了什么

10、成就,要积极地回馈这个社会。你的不一定属于你。你的机会属于你吗?时势造英雄。026.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对原则的否定,而是对原则的丰富。027.很多时候,名和利是会放大你内心的幽暗,就是让你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忘了你到底是谁。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跟我说,你看小卖部里卖3块钱的矿泉水,到了五星级酒店能卖50块钱。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的价值就跟矿泉水一样,关键是看平台。即便你是五星级酒店卖50块钱的水,你也要记住,其实你不过是小卖部那种3块钱的水,而且你连3块钱的水都不值。这就是对我们个人的一个巨大提醒,迅速成名成家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在于你能不能够驾驭名利,你能不能够约束你内心的幽暗,这是需

11、要我们去思考的。028.过分迷恋的时候,你就离迷失不远了。029.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偶像,但是需要榜样。中文偶像的“偶”本身在提醒我们,它是愚蠢的一种体现。因为愚蠢的“愚”上面是一个“禺”,这个“禺”在古语的解读里就是偶像的“偶”。这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凡是把自己作为他人的偶像,或者在心中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可能都是愚蠢的一种体现。人不需要偶像,人需要榜样。因为“榜”、“样”都是“木”字旁,木头是容易腐朽的,这说明所有的榜样都是有缺陷的。而且榜样既然是“木”字旁,他们是可以复制的。030.当生命中缺少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03

12、1.对于可控的事情,你只有保持谨慎罢了;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你别天天想着今天会跌吗、明天会跌吗、后天会跌吗,那你这样去想,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你还是做好该做的事,一天还得吃三顿饭呢。032.没有感性的理性是冰冷的机器;没有理性的感性则是狂热的激情。033.只有刺耳的东西,才能让人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起来。034.越是严厉批评,越是可以在众人面前掩饰我们同样的罪行。035.人性就是不喜欢被别人批评,喜欢被人夸奖。但是你有多么地在乎别人的夸奖,你就有多么地厌恶别人的批评;你有多么地宽容别人的批评,你就会多么地对别人的赞扬保持一种从容理性的态度。036.道德判断,永远要先己后人。道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

14、。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后来你慢慢地会发现,如果正义靠这种途径去实现,一定会导致更大的不正义。往往就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040.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教训他人的人,往往自己是败类中的败类,越高调往往越败坏。041.你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达成正义的目的。042.20世纪有一位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他曾把思想家分为两种,狐狸与刺猬。刺猬之道,一以贯之,是为一元论,而狐狸则圆滑狡诈,可谓多元论。古希腊诗人阿尔齐洛克斯写过这样一句诗:狐狸观天下事,刺猬以一事观天下。043.人所有的拖沓都是代表他并非真正热爱。044.热爱,不等于称

15、职。把热爱转化为持续的行动,才是称职的开始。人生大多有两种路径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一种是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另一种是热爱自己选择了的事业。03关于社会045.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说白了就是浅薄。但问题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都以无知当作有知,都以懂一点皮毛来当作深刻。我们要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去对话,因为它会带我们走出浅薄。046.小说中大多数人都戴着面具生活。虚伪是现代人的瘟疫。047.如果我们真实地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内卷是不可避免的。都是在比、都是在拼、都是想成为人上人、都是想把别人踩下去嘛。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动物世界的规则来要求人类世界,大家

16、不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和亵渎吗?我并不是说竞争有问题,但是人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当你瞧不起别人,你其实就瞧不起自己,而你瞧不起自己,必然也瞧不起别人。于是你就会加入内卷的残酷竞争,人在和人攀比、比较和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作为人本身的尊严。048.网络只是现实世界的投射,它并不比现实世界美好。当你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想在网络世界获得温暖,结果可能会更孤独。因为网络不仅放大了人性深处的生暗,也放大了人性对美好的期待。049.当遇到一个网络喷子,他不断地使用一些标语式的词汇,其实没有必要和他辩论,因为你辩不赢的呀,你也不需要去

17、辩。标语化的思维是最便捷的,因为标语化的思维是不需要思考的。一个标语化思维的人,他其实已经中毒了,他已经缺乏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论。050.很多时候人有表达的欲望,但是,人又要约束自己表达的欲望,很多时候人一表达就显示出自己的愚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沉默是一种不得已的相对可行的选择。051.小众的东西人们为什么喜欢,并且一流行他们就不喜欢了,因为人的傲慢和骄傲,人总喜欢显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052.炫耀只是想吸引他人的恭维,渴望他人的认同,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与不足。因为所有的虚荣其实都是在掩饰自己的缺乏,永远要警惕我们人性深处的幽暗。为什么叫虚荣呢?虚荣的前提是虚。当你真正地去帮助别人,你会

19、054.我们无知,所以我们读书,我们读书,所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这个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就像无问西东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完美,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从心底发出的勇敢、正直、真心和勇气。055.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056.我记得多年前,有一次我读到哈耶克的一句话,当时对我有强烈的震撼。他说啥?他说:“金钱是人类发明的伟大的自由工具。因为金钱会向穷人开放,但权力不会。”057.每一个个案都是为了促进普遍的正义,批评的目的不是解构而是建构。058.为罪行重大之人辩护,正

20、是为了防止无辜之人枉受追究。059.判例之一“同学,看你长相眉清目秀,要不把你的肾脏卖给我?”这同学说,“老师我是有尊严的”。我说“50万”,他说“老师我有尊严好不好?”“500万”。他说,“老师我真的有尊严”。“5000万再加上上海两套房。”“成交!”你有什么尊严?你的尊严不过就是用钱来计算罢了。060.判例之二张三见四下无人,起了歹念,意图强暴女性。女子自觉打不过,便假装同意。脱衣服的过程中,女子找准机会,顺势将张三推进粪坑。粪坑很深,坑里的张三呼吸困难,拼命往外爬。女子害怕张三上来之后再次行凶,随即朝张三的手猛踩,致使张三掉了下去。张三第二次往外爬,又被一脚踩下,直到第三次,张三彻底

21、掉了下去,再没能爬出来。大家觉得这个女的属于什么?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有很多人说,踩第一脚叫正当防卫,但踩第二脚、第三脚就是事后防卫。各位把你自己带入一下,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女的,你踩几脚?我踩了四脚,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大家觉得合不合适?合适得不得了,但是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到自己身上。面对案件,不妨将自己代入一下,开启一般人的视野,而不要开启圣人视野。事后诸葛亮,自然会有标准。但身在其中,担心、焦虑、害怕纷纷涌来,作为受害者,哪里还有考虑防卫过当与否的可能?对正当防卫的标准过于苛求,就是对受害者的残忍、对施暴者的纵容。061.判例之三邓宝驹是深圳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任,上任几年,贪污

23、然能吃,烧着吃、烤着吃都行。如果没有衣服穿,快要冻死了,把熊猫皮剥下来穿在身上,这叫什么?紧急避险。当然了,我说的是危险情况下。20天没吃、没喝,下着雪,我就穿着一件短袖,我快冻死了,见熊猫杀熊猫,见东北虎杀东北虎,见金丝猴吃金丝猴,每天吃一只。063.判例之五我让张三到李四家去偷东西,我提前通过种种手段告诉了李四“小心点,今天晚上刮风,注意起来看一看”。结果他起来正好看见有个贼偷东西,啪一拳把这个贼打死了。其实是我让张三去偷东西,我就希望他被打,那李四定什么?他就打坏人嘛,该打对不对。但是张三被打跟我有没有关系?有。所以我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我利用了对方的正当防卫。任何人都不能从自己的不正

24、当行为中获利。04关于爱064.任何美好的情感都需要节制,否则美好就会成为邪恶却不自知。065.远藤周作在沉默一书中有一句话很扎心:“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一个人通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066.人和人的相处像刺猬一样,合在一起扎得疼,离开了又觉得孤独。067.我们为什么害怕独处?因为人在独处的时候,总是会听到心灵深处的声音。068.人跟人的关系,就像存钱。你必须先存钱才能取钱。如果只取钱不存钱,这叫恶意透支,你的账户就破产了呀,所以如果你想从他人的身上支取感情。你首先要存入足够多的感情。069.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那么人生难

25、免像陀螺一般,要靠着功名利禄不断鞭策,才能在虚荣和虚空中不断转动。但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停摆。070.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071.真正的朋友,并不会嘲笑你的软弱,你也无需假装强大。你不需要开着豪车,在朋友面前通过炫耀来掩饰你内心的贫穷;也不需要用各种高深莫测的哲学大词,在朋友面前夸夸其谈来掩盖你的无知。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我们是不需要戴上面具的,我们只需要有天赐的真诚与天赐的真心。072.罗素称自己活着有3个动力:1.对爱情的渴望;2.对知识的追求;3.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但罗素只爱概念上的人类,不爱具体的人。他热

26、爱民众,并为他们的苦难而痛苦,但他依旧远离他们;他主张人人平等,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伯爵头衔;他主张男女平等,却是为了有更大的性自由去拈花惹草。073.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一种表演,它常常体现在每天的接人待物中,对某个个体发自内心的尊重。只不过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物化几乎成为了主流,对人的尊重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一种弱者的行径。074.无须付出代价的爱不是为了欺骗自己,就是为了欺骗他人。075.很多人为了寻找爱情,在不同的情人中周旋探索,最终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原因就在于,自恋的爱,永远不能长久,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达到你对他的全部预设。一个可爱的人,人人都会去爱他/她。但当他/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可爱,你还去爱

27、他/她,而且愿意去发掘他/她的可爱之处,那这可能就是真正的爱了。076.自恋让人缺乏安全感。人知道自己的有限,无法主宰未来,但自恋让人靠不断的自我提升来对抗对未来的焦虑。只不过不断的自我成功带来的却是更大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同类更深的敌意。人们总是在贪图虚名,互相嫉妒。在人的眼中,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竞争对象,没有朋友,只有敌人。077.责任和幸福谁更重要,责任显然更重要,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更喜欢追求幸福。078.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因为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就会越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

28、间爱具体的人。079.人生真正要在意的,不就是少数几个人,你的亲人、三五个知己,这是每天跟你有交流的一些人,他们才是你最应该在乎的。那些你没有见过面,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见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无论是批评也罢、赞赏也罢,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你最要在乎的,应该是你身边的人、你所爱的人,他们的意见。080.在我的词汇中,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所以我认为,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当你愤恨自己不勇敢的时候,怎么办呢?愤恨没有用,就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081.“昨天的已经成为过去,明天的还没有到来,所以今天是一个礼物。”大家

30、,那其实真的很没有意义。087.误解是人生的常态。理解是稀缺的例外。088.人承认自己是有限性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我们求学问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为了走出我们基于地域、血统、民族所形成的偏见。089.从逻辑上来说,光明跟黑暗其实不是二元对立的,因为所有的黑暗不过是光明的缺乏,所有的邪恶也都只是对良善的背离。因此,只有追求良善,在逻辑上才是自洽的。所以真正的勇敢,其实是对良善的坚持。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是也许大多数人并不期待这种幸福。低垂的麦穗跟高傲的稗草其实长得很相似,很多人

THE END
1.阅享汇之“滴答”书摘(一百一十一):罗翔《法律的悖论》今天推出“滴答”书摘第一百一十一期,由政治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青年读书小组分享罗翔的《法律的悖论》。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让我们觉得十分烧脑,一起案件可能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且这两个立场居然还都非常合理?这都是因为法律中存在着似非而是的悖论。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30386
2.《法律的悖论》:每个案件都不是独立的,里面掺杂着复杂的人性《法律的悖论》:每个案件都不是独立的,里面掺杂着复杂的人性 初涉《法律的悖论》这本著作时,我的心中怀揣着对书中诸多鲜活现实案例的浓厚兴趣,尤其渴望一窥罗翔老师对于那些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正义呼声高涨的案件所持的独特见解与深刻剖析。原以为,这将是一场寻找既定答案的旅程,却未曾料到,罗老师的分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62550814310815&wfr=spider&for=pc
3.法律的悖论罗翔著云南人民出版社经典案例剖析法律案件盲区法制当当金色书缘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法律的悖论 罗翔著云南人民出版社经典案例剖析法律案件盲区法制的核心摆脱偏见锻炼思维法律知识书籍罗翔2023普法律书籍畅销书正版自营同款》。最新《法律的悖论 罗翔著云南人民出版社经典案例剖析法律案件盲区法制的核心摆脱偏见锻炼思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10062223.html
4.《法律的悖论[精品]》最新章节后记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法律的悖论(罗翔普法新作)9.0 | 53人评分果麦文化 | 罗翔12.6万字 法律内容简介: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14类经典案件,辨析法律盲区。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目录83章查看目录 免费版权信息 免费序言 免费法律:法不容情,又法中有情 https://m.zhangyue.com/detail/13025968?p2=104167%3Fvhocezwjsklwqqep
5.罗翔老师普法力作《法律的悖论》14个经典案例辨析法律盲区。#罗翔老师普法力作《法律的悖论》14个经典案例辨析法律盲区。#罗翔 #好书分享 #读书 #深度思考 #每天学习一点点 - 红色铅笔于2024080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1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note/7398083554821049619
6.罗翔经典作品集3册圆圈正义+法治的细节+法律的悖论法律常识知识当天发货全三册罗翔经典作品集3册 圆圈正义+法治的细节+ 法律的悖论 法律常识知识入门读物分享求学经历与人生心路 法律的悖论+法治的细节+圆圈正叶俊图书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当天发货全三册罗翔经典作品集3册 圆圈正义+法治的细节+ 法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https://item.jd.com/10113948179399.html
7.法律的悖论人文社科法律的悖论 作者:罗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本书以法律思辨为视角,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法律和道德的微妙关系,探索法律与现实看似矛盾的适用问题,辨析法律与案件中的盲区。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hstj/rwsk/202403/t20240328_840305.html
8.法律的悖论最新章节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法律的悖论是罗翔写的小说,最新章节更新至后记: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法律的悖论就上QQ阅读男生网https://xiaoshuo.qq.com/detail/1048669238
9.法律的悖论法律的悖论在线阅读全文或下载到手机。《法律的悖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 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让我们觉得十分烧脑,一起案件可能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且这两个立场居然还都非常合理?这都是因为法律中存在着似非而是的悖论。法律中充满着悖论,有https://read.douban.com/ebook/450222319/
10.《法律的悖论》云南信息报乐云网《法律的悖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的普法新作。该书以法律思辨为阅读视角,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法律与道德的微妙关系,探索法律与现实看似矛盾的适用问题,辨析法律与案件中的盲区。 作者:罗翔 著 责编:刘娟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出版 出版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 https://www.ynxxb.com/view/97a06269578e40b4b1b9176c00930b63
11.罗翔专访:“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A罗翔:我觉得每个人内心深处一定都有对正义的渴望吧。所以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学习是一种回忆,为什么大家会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很难受、感到不正义,那一定是有个参照系叫正义。只有当你那个参照系被打乱之后,你才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正义。 相比其他职业,法律人当然更强调公平和正义,更想用精确的术语来表达出这种公平和https://static.zhoudaosh.com/B3E2D461A24DD699843AEFA957A586A2F0298836AF37ED93255450C41774BBD4
12.法律的温情——罗翔《法律的悖论》摘抄从公认的前提推导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就是悖论。 一、法与情 入罪问题讲法律,法不容情; 出罪问题讲道德,法中有情。 二、惩罚与保护 法治是对所有类型乌托邦的解毒剂,它并不期待最好的局面,而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最坏的状况。 国家不是完美的善,它只是必要的恶。 https://www.jianshu.com/p/ae752b9fcf16
13.法律的悖论,思辨的人生——与“刑法小王子”罗翔一起读书本期《我们读书吧》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与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新作《法律的悖论》。长年从事普法教育与写作,罗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法学殿堂的门童”。《法律的悖论》系统性地勾勒出罗翔对法律的思考,那就是要“避免在独断论中沉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法律悖论的探讨和思考,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1vu57cdm8n96iqrtn9q14vapt7
14.罗翔的经典语录罗翔专题为您介绍知名作家罗翔的生平经历,并且提供罗翔经典语录,罗翔的名言和罗翔的句子,所有语录都是罗翔的经典名言,代表了他的文学水平。https://www.juzikong.com/authors/2b9a33a4-5442-4d0a-9f88-6cedd0232e1a
15.[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走出独断¥99.00 【正版】2023新书 检察监督案例解析 秦前红 在办案中监督 在监督中办案 指导性案例 类案研讨 法律实务 9787正 查看商品参数图书 法律 法律 刑法 云南人民出版社 [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 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 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 全书14组悖论培养法律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38872/000000012432990060.html
16.所有人都读一读罗翔老师的《法律的悖论》这本书用14个经典案例法律从不是非黑即白,普通人也要懂得常识建议所有人都读一读罗翔老师的《法律的悖论》这本书用14个经典案例,巧妙地辨析了法律中的盲区,揭示了法制的核心,看他人走过的路,避免自己踩坑#法律#罗翔说刑法DavidCCH >《讀書名人與書籍介紹》2024.10.16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7738107_113670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