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每一个媒介都有自己的视角与判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未将如西方意识进课堂问题、“互联网+”等重大教育事件囊括其中,敬请谅解。
其治理是比较复杂的,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但可能需要首先从户籍、从入学政策调整入手,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最大的理解与支持,让孩子们能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
2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青少年违法治理遇难题
此类恶性事件频发,一方面反映了一代人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的失范。缺失了底线,没有尽责的家长,培养了更多的恶童,恶少。但我更忧心的是,这些孩子往往因为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让他们轻松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遇到糊涂或者没有底线的家长,有时甚至连基本惩戒都没有,造成了恶行没有任何成本。如此下去,我们等于鼓励这些恶行,恶童、恶少多半会成为恶人,成为无法无天的罪犯。
因此,我们亟需完善青少年保护与惩戒,不能只是保护,而不讲惩戒。最近美国发生的一起类似事件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虐待同学的几个人以重罪起诉,包括其中的未成年人。
在学习西方先进治理理念与制度时,我们往往只学习了皮毛,而没有注意到其系统性,只讲保护,不讲惩戒,青少年的保护上就犯了这样的错。因此,我更想呼吁,对于此类恶童、恶少,必须在法律层面建立完整的惩处机制。这实际上也是挽救他们,是另外一种保护。
3BBC真人秀节目引发中西教育优劣之争
这本是想刺激英国人的一个真人秀节目,教师是演员,教学环境是设计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中国教师与学校教育。但未料到,更多受刺激的是中国人,尤其一批公知,终于抓到批判中国教育的机会了,大肆批判。其实,中西教育各有千秋,需要深刻反省我们教育的不足,但也不应该妄自菲薄。
但在这场争论中,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我们需要了解真实的西方教育是什么。无论英国还是美国、中国,精英都需要更多付出,比如成绩好;都需要能更好管束自己,而不是由着自己的天性,所谓教养就是这样炼成的。
4SAT、雅思考试频发舞弊引发中国学生诚信危机
与国内的高考舞弊相比,海外升学考试的舞弊现象更为严重,范围更为广泛,治理难度也更复杂,面临管理权与司法适用问题,似乎是一道无法解决的难题。
5南昌高考曝替考舞弊案刑法修正案通过作弊入刑
逢考必舞弊,考试舞弊已经成为了一个毒瘤。我国的各个国家级考试监考之严密,在世界上也可谓首屈一指。教育部门严防死守,但仍然无法杜绝,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的失范。考试舞弊无非是社会失范在教育的体现而已,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但治理是必须做的。怎么办?解决社会失范与底线,是根本问题,但是,严惩却是眼前最有效的,也是马上可以采取的措施。
刑法修正后,考试舞弊的组织方以及替考等均被判定为犯罪,而不是违法违规,对于舞弊治理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需要执法部门从重从严惩处,另外一方面,也建议教育部门与学校加大对考生的行政处罚力度,比如一次舞弊永不予录取,看看谁还敢舞弊替考?
6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015年反响最大的应该是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职称制度改革了,这一牵动全国1600万教师的改革引起的反响之大,之热烈,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关乎核心利益,因此有一些争议是正常的,关键是方向正确就好。
7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免费时代
这是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变我国人才结构的重要举措,但老百姓最后是否认,还是一个未知数。随着高校大扩招,人人能上大学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大滑坡,离教育中长期规划的目标越来越远,一个免费实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寻找其他解决办法。比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让上大学没有那么容易可能是一个实际有效的办法。
8五中全会首提普及高中教育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普及高中教育,这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举措。对于老百姓,是一个福音,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普及高中教育,意味着中考的取消,而一旦取消中考,是否会重复小升初取消的恶果——取消了升学考试这个“明的独木桥”,实际上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学生家长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不得不暗地修很多“桥”,搭很多“桥”,小升初各学校的“坑班”就是实例。同时,普及高中教育,大家都想读普高,不想读职高,对中等职业教育将形成致命影响,又将怎么办?
9高校启动“双一流”建设
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新版985计划正式推出。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增加了一流学科。此次“双一流”计划的推出,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个别高校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此番计划显然是希望有一批学校,而不是一两个学校。高等教育需要效率优先,因此扶持推动一批高校优先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与需要的,也相信能达到这一宏伟目标。
102万足球特色校诞生足球热进中小学校园
这也算中国特色吧,足球运动进校园了,非议不小,但至少会提高和强化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分量,从这个角度看,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