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我国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方面。

1、责任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研究主体的意义在于:(1)不同的行为主体其后果可能是不同的;(2)法律责任存在转移或继受的问题;(3)法人犯罪的理论问题得以解释。

2、主观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在刑法领域,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在民法领域,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

3、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

4、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损害应当具有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

5、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法律归责原则上要求证明违法或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律责任的三个功能即惩罚、救济、预防。

1、惩罚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

3、预防功能,就是通过使违法者、违约人承担法律责任,教育违法者、违约人和其他社会成员,预防违法犯罪或违约行为。

刑事责任又称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所导致的,违反国家刑事法律而必须承担的惩罚性的后果。这种惩罚性的后果由司法机关通过特定的程序来确定。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行为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是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法律责任,由国家机关来追究;三是刑事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如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等。

法律责任的归责指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追究、免除的活动。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价值取向、责任立法指导方针、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按照法律事先规定追究违法者责任;(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非法责罚”;(3)一般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溯及。

2、责任相称原则:(1)违法行为性质与法律责任性质相称;(2)违法行为的危害或损害与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相称;(3)行为人主观恶性与法律责任轻重和种类相称。

4、因果联系原则:(1)确认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2)确认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的因果关系;(3)确认此因果关系是必然还是偶然、是直接还是间接。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

1、时效免责。即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法律责任。

2、不诉免责。即所谓“告诉才处理”、“不告不理”。

3、自首、立功免责。即对那些违法之后有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4、补救免责,即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这种免责的理由是违法者在归责之间已经超前履行了第二性义务。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即基于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协商同意的免责,即所谓“私了”。

6、自助免责。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事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

7、人道主义免责。权利是以权利相对人即义务人的实际履行能力为限度的。在权利相对人没有能力履行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或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责主体的法律责任。

THE END
1.什么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相应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对于维护法律尊严,教育违法者和广大公民自觉守法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责任从性质上说可分为三种: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http://www.npc.gov.cn/zgrdw/npc/flsyywd/flwd/2002-04/28/content_294405.htm
2.什么是法律责任,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一种责任,是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仅因法律规定,而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职业道德 参考答案: 是某一职业组织以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306775.html
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重点复习资料(审计学)(一)鉴证业务的定义(注意名词解释)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 (二)鉴证业务要素 (注意多项选择题) 鉴证业务要素包括: http://www.zikao35.com/36240.html
4.「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上的物名词解释是什么民法上的物名词解释是《民法典》上的物仅指有体物,行为、智力成果(包括电脑程序)以及各项权利等均不属于物权的客体。《民法典》上的物应具有可支配性,能为人力所支配并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如太阳、月亮、星星等)或者不为人所需之物(如汽车尾气),不属于《民法典》上的物。 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mfdjbyz_3685312/
5.审计学相关的名词解释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审计准则包括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来准则。 https://www.jianshu.com/p/60ac53dc399a
6.居间服务合同范本15篇第八条 乙方不得以甲方的'名义从事本协议约定范围以外的事宜,否则,如产生不良后果,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 乙方不得对甲方进行夸大宣传和不是宣传,否则,如产生不良后果,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 本合同至 之日起终止。 第十一条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https://www.wenshubang.com/fuwuhetong/2645014.html
7.200921教育法学作业及答案(专升本)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 2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26.一般说来,教育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___和___两种。 A.立法解释和http://zjb360.com/news/?8246.html
8.法学:合同法考点巩固(每日一练)考试题库16、名词解释 侵权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来源:91exam .org17、问答题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项选择题 合同的绝对必要条款是指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如果不具备则() A、合同不能成立 B、合同无效 C、合同解除 D、合同消灭 点击查看答案 19、问答题 简述违约金的法律特征。 点击查http://www.91exam.org/exam/87-1087/1087085.html
9.公务员会计专业知识模拟试题(4)专业知识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3、以下项目属违法行为,其责任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A、私设会计帐簿 B、毁损、灭失会计资料C、隔页登记会计帐簿 D、未将取得的原始凭证送交会计机构4、以下项目属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行为( )A、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超过1000元B、用本单位银行帐号为他人http://www.winsedu.com/Article/Public/Speciality/200507/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