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在本质上是(A)
A、一致的B、不一致的C、有一定的重合性D、相互制约的
2、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都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织部分,其经济基础都是以(B)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私有制B、公有制C、全民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
3、下列不属于教育单行法律的是(D)
A、《义务教育法》B、《职业教育法》C、《教师法》D、《教育法》
4、班主任选聘的主体是(A)
A、其所在学校的校长B、其所在学校的教务主任
C、其所在学校的政教主任D、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
5、班主任具有的身份是(D)
A、公民B、教师C、班主任D、公民、教师和班主任
6、教育法律责任划分为(D)
A、违宪责任和违法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C、违法责任和刑事责任D、违宪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7、刑事法律责任中的主刑包括(D)
A、管制、拘役B、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C、罚金、剥夺政治权利D、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和死刑
9、学生的健康检查通常包括(D)
A、形体和运动能力B、机能和运动能力
C、形体和机能D、形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10、教师申诉制度的管辖分为(D)
A、隶属管辖B、移送管辖
C、地域管辖D、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和移送管辖
二、填充题
1、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的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2、教育法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实施方式带有强制性。
3、《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有人将其称为法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的母法。
4、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必须取得教师资格;应当是优秀的教师。
5、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6、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7、学籍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学校的教务行政部门负责,班主任在学籍管理中起着主要作用。
8、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和操行评价。
9、《中学德育大纲》规定:品德评定的基本方法是写操行评语和评定操行等级。
10、向法院提起诉讼是法律救济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由有权立法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调整教育关系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行政违法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申诉制度:是指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4、行政复议:是指作为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复议机关提出申诉,请求给予补救,复议机关根据申请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5、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补救;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维护和监督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矫正或撤消违法侵害的行政行为,给予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特殊保护的法律救济活动。
四、问答题: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1)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为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都是党和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和主要依据。
(2)二者又有区别:1、创制方式不同,教育法规属于法的创制,与教育政策的创制存在明显区别。2、表现形式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教育法规的实施带有强制性。4、稳定程序和调整范围不同,教育法规具有较强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教育政策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修订。
2、班主任享有的普通教师权利和特有的权利?
一、班主任享有普通老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学术活动权;指导评定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教育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二、班主任特有的权利:班级管理权;地位待遇保障权;奖励权;岗位培训权。
3、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