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预计2024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杨柳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对于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可以概括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康义表示,2023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了新进展,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在增强。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释放强大内需市场潜力,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明显增强。第二,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了正增长。横向比,要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总体稳定。第三,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我们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

康义称,在看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大循环还存在一些堵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国际循环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康义在发布会上表示,从2023年总体情况看,我国价格总体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全年CPI上涨0.2%。近几个月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结构性的和阶段性的。从结构性来看,最近价格下降,主要因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回落。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核心CPI保持稳定,表明这种价格的下降并不是普遍的、全面性的,而是局部的、结构性的。从阶段性来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国内总需求也要扩大,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升有基础、有条件。近期春节假期临近,食品消费需求也在增加,外出就餐、走亲访友、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这些都会助推CPI季节性回升。

康义还表示,价格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短期内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下行。中央对于需求不足的问题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谋划2024年经济工作时明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并且明确指出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方向。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预计2024年价格会温和上涨。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长期健康发展有较好基础

康义还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比较好的基础,一是城镇化数量和质量提升还会有很大的空间,中国的城镇化仍然处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近五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每年都会有超过一千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新市民的规模比较大,也会带来大量新增住房的需求。存量上尽管我们国家人均住房面积已经不小,但是有很多房子功能和结构都不尽合理,不少人民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比较迫切,这也会形成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具备五方面有利条件

近期,多个国际机构和商业机构都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展望2024年,康义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所以我们预判,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康义分析,具体来看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经济增长“势头好”,2023年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环比都是正增长的,经济规模也在逐季扩大,这种回升向好的势头比较好,反映出经济运行在整体好转。

第二,经济发展“韧性强”。我国产业基础雄厚,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的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突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近1/3,货物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达1/7。同时,我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教育、医疗等短板领域在不断补强,人才、资金等要素供给质量在显著提升。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保障能力建设也取得了实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也是经济能够行稳致远的底气。

第三,高质量发展“活力足”。新产业快速增长,新业态持续向好,新的模式在加快培育,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动能转换提档升级,经济发展的潜能有望进一步激发。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持续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在不断发展壮大。

第四,改革开放“红利多”。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些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包括外商投资企业。2023年1—11月份,新设的外资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2%,我国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第五,宏观政策“空间广”。2023年出台的增发国债、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效应将在2024年持续释放。2024年还将储备优化一些新的措施,这些新的增量措施和存量政策还会叠加发力,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和通胀率较低,政策工具箱也在不断充实,财政、货币以及其他政策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有条件、有空间。

对2024年消费走势保持乐观

据康义介绍,总的来说,2023年消费市场恢复向好。一是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总量创历史新高。二是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了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三是服务消费较快恢复。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0%,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四是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态势持续。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收入的稳定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期。

康义认为,下阶段,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好增长。一是消费潜力仍然巨大。14亿多的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加之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医疗、健康等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二是消费基础不断巩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将有力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三是消费亮点不断涌现。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都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升温,不断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增添动力。四是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将继续对稳定消费市场、促进消费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康义称,“所以,我们对2024年消费走势保持乐观。”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

THE END
1.我国还有死刑吗?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这标志着中国死刑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能够判处死刑的罪名共有46个,这些罪名主要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前,刑法还有55个罪名可以判处死刑,废除其中的9个,最终刑法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43872378005232&wfr=spider&for=pc
2.最高检:2024年前三季度起诉严重暴力犯罪4.4万人涉黑追诉刑事责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5日讯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普通犯罪检察厅厅长侯亚辉表示,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一杀多人”、涉黑涉恶、涉枪涉爆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生活安宁的网络犯罪,以及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犯罪,坚持当严则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NP5F20514CQIE.html
3.2024中国刑法有死刑吗2024-02-21 23:07:04 已帮助2643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中国刑法有死刑吗 一、现在中国刑法仍有死刑。 二、《刑法》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查看更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18zgxfysxm/
4.中国还有死刑吗2024韩霄15621243168》中国现在还有死刑?> - 翟诞1023……》 国家有权利执行死行 防止危害范围扩大 韩霄15621243168》现在还有死刑吗? 翟诞1023……》 惹火那人,让他来杀你,然后自卫,他死了你没罪.. 韩霄15621243168》近两年抢劫杀人案现在中国还有死刑吗? - https://www.da-quan.net/ti/%E4%B8%AD%E5%9B%BD%E8%BF%98%E6%9C%89%E6%AD%BB%E5%88%91%E5%90%972024.html
5.3名中国人在非洲杀害同胞获死刑新闻频道3名中国人和1名刚果(金)人在刚果(金)绑架勒索杀害1名中国公民,案件又有新进展。11月5日,南都记者从刚果(金)卢阿拉巴华侨商会获悉,3名涉案中国人一审被判死刑后不服判决上诉,近期该案二审判决宣布,法院对3人维持死刑判决。 3名中国人在非洲杀害同胞获死刑!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7/47537858.html
6.一人侵吞国家6%GDP!越南女首富被判死刑,中国有类似事情吗?越南女首富被判死刑,中国有类似事情吗? 53 2024-04 3 情夫意外死亡,小三用冷冻胚胎生子争遗产!法院的判决大快人心 52 2024-04 4 杀人却无法偿命?邯郸杀人凶手如何量刑陷僵局,少年犯应单独处理 26 2024-04 5 “自愿”订奶?班主任发学生课间喝奶视频,不订就坐好干瞅着?https://www.ximalaya.com/sound/722151303
7.中国网新闻中心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新闻中心全面、深入报道中国,提供权威、原创的时政、社会、国际、军事新闻资讯,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http://news.china.com.cn/
8.2024年死刑还是枪毙吗,最新的规定是什么目前,我国的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https://m.66law.cn/v/wenda/1316124.aspx
9.中书研究中国刑事辩护网提供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http://www.zhongshulawyer.com/index.php?m=Law&a=content_detail&type=study&id=319&class_id=58
10.全国法院信息综合查询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执行案件信息,充分发挥执行案件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https://zxgk.court.gov.cn/zhzxgk/
11.“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谈“犯错的后果另外,2024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其中就包括法工委就涉罪人员近亲属受限制规范进行合宪性审查,它也提到了我2023年提交的提案。后来,最高法也发布了一份有关犯罪附随后果研究的调研报告,报告建议“严格控制对犯罪人亲属的限制和影响,非必要不对犯罪人亲属作出上学、入伍、就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07/c8667102.html
12.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3月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能动司法,抓实提质增效,强化监督管理,https://www.scsqw.cn/gzdt/zyhy/gwyxx/content_140856
13.快讯2024-12-04 台湾民间团体上凯道反对废除死刑 朱立伦:公平正义关键一战 岛内被害人权益相关团体及被害者家属3日在凯达格兰大道发起反对废除死刑活动。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中国国民党绝不能冷眼旁观,这是台湾社会公平正义最关键的一战,呼吁大家叫醒被意识形态蒙蔽双眼的民进党当局。 2024-12-03 台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index_2.htm?_t_t_t=0.188978506485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