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已移交电信诈骗嫌疑人3.1万名!明家电诈头目如何判刑?

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公安部供图

近日,中国警方发布境外通缉令后,缅北果敢电诈集团首犯明学昌自杀身亡,“明氏家族”3名核心成员已被捉拿归案,其家族创办的电诈基地“卧虎山庄”也随之瓦解。

公安部通缉令显示明菊兰、明珍珍户籍在云南临沧,网传明学昌之子明国平为缅甸国籍,外籍人士能否适用中国刑法?从缅北移交回来的电诈犯罪嫌疑人可能涉及哪些罪名?对被迫从事电诈的人员,又能否“网开一面”?

近日,记者从多位法律人士处了解到,按照刑法规定,外籍犯罪头目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应适用中国法律,如涉嫌故意杀人罪或将判处死刑。一般从事电诈的人员可能涉及“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等。

电诈头目如何判

明家三人最高或将面临死刑,外籍人士对中国公民犯罪也将受制裁

公安部发布的公告显示,以明学昌为首的犯罪集团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诈骗数额巨大,同时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多种严重暴力犯罪。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缙认为,从通缉公告和公开报道可以看到,明家三人除了涉嫌诈骗罪外,还可能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罪等多种严重暴力犯罪,依据中国刑法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张缙介绍,中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首先遵守的是“属人管辖”原则,对于两位云南籍的犯罪嫌疑人,中国依法具有管辖权;而对于缅甸籍犯罪嫌疑人,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她分析称,明国平涉及罪名的最高刑为死刑,因此可以适用刑法。

从这个角度来说,缅北果敢电诈集团所从事的电信诈骗,犯罪地已涉及到中国境内,因此中国警方具有管辖权。

记者还注意到,为打击电诈犯罪,公安部曾多次发布对外籍人士的通缉令,如10月12日发布对涉嫌开设电诈窝点的缅甸佤邦建设部部长鲍岩板等人的悬赏通缉。

张缙介绍,当外籍人士侵犯了中国及其公民的合法权益构成犯罪,且所犯罪行最低刑不低于三年有期徒刑时,即可对其发布通缉令。

记者还了解到,此类通缉一般是由地方公安机关向上汇报后,由公安部进行发布,比如此次对“明氏家族”的公开通缉是由浙江温州市公安局发出,由公安部刑侦局发布。

电诈从犯如何处罚

一般电诈人员涉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从犯自首可从轻处罚

明氏家族的势力被铲除后,其创办的果敢规模最大和最早的电诈基地“卧虎山庄”也迅速瓦解。

对于遣送回国的犯罪嫌疑人,首先交由各地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将被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一些犯罪情节较为严重的人员,还需经检察院进一步调查。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日已有归国电诈人员亲友表示收到警方刑事拘留通知书,当事人罪名涉及“诈骗罪”或“开设赌场罪”“偷越国(边)境罪”不等。

根据此前对缅北电诈“回流”人员的侦办和查处,上海警方曾总结了缅北电诈集团的一些特点:呈现“公司化运作”模式,“金主”“主管”“代理”“组长”“组员”等5个层级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组织结构严密,诈骗窝点中绝大多数成员都为组员身份。

曾代理过缅北电诈人员案件的四川斌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崇辉也告诉南都记者,组织者、骨干分子等主犯除了诈骗罪外,还可能涉及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等。“从犯”可能主要涉及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或帮信罪等。根据刑法,诈骗罪的起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刑为十年以上。偷越国(边)境三次以上属于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多种罪名的实行数罪并罚。

梳理以往公开报道可见,此前曾有一些人被“高薪工作”骗去缅北,在犯罪团伙殴打、关“水牢”等暴力手段胁迫下参与电信诈骗。他们回国后面临的处罚也各有不同。

张缙介绍,对于境外电信诈骗的从犯及胁从犯,因其参与程度较浅或存在被迫情节,往往处罚较轻或可免予处罚。

北京京师律师王希彬也告诉南都记者,司法实践中对于胁从犯的认定,主要是考察当事人是不是在被胁迫的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通过“人身自由受限程度”“是否遭受诈骗集团暴力对待”以及“是否在诈骗中获利及获利情况”等方面,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被胁迫参与犯罪的情形。

据了解,2016年“两高一部”《意见》中也明确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情形:对犯罪集团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的从犯,特别是在规定期限内投案自首、积极协助抓获主犯、积极协助追赃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这类案件中,不少犯罪嫌疑人即便在主观意愿上不想实施电诈,但实际上,大部分从犯、胁从犯都实施了电诈。且除了犯罪嫌疑人供述外,也很难找到其他证据证明其属于被迫实施诈骗。”李崇辉介绍。

诈骗数额如何认定

诈骗数额不清的,可依据“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认定诈骗罪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涉及人数众多,交易错综复杂,在侦查、审理过程中,取证难度高、跨境办案难度大成为现实挑战。

多位律师谈到,此类案件中,对境外诈骗人员涉嫌的诈骗数额认定也是一大难点。现实中可能存在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但没有骗到任何金额,或者诈骗数额达不到3000元的够罪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静坤曾就此撰文解释称,根据这一规定,即便诈骗数额未能查证,根据“其他严重情节”也可对有关电信诈骗行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而对于偷越国(边)境罪的认定,张缙介绍,根据刑法和《意见》,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或3人以上结伙偷越国(边)境的,即达到“情节严重”,处1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因此,在对境外诈骗人员涉嫌的罪名认定中,除了不符合偷越国(边)境行为的,对于没有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往往不认定偷越国(边)境罪。

缅北电诈人员移交回国接受法律的惩处后,未来社会各方应如何帮助其开始新的生活、避免再次走上电诈犯罪道路

引渡需要哪些手续

向中方移交嫌疑人两国警方需遵循两国法律法规

对于缅甸警方向中方移交嫌疑人一事,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涉嫌电诈的缅北明氏家族几人被缅甸警方捕获后移交中国警方处理,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一是引渡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双方可以在对方境内追捕、引渡犯罪嫌疑人。缅甸警方捕获涉嫌电诈的明氏家族成员后,可以根据该条约向中国警方提出引渡请求。

二是国际合作:双方通过外交途径,就引渡事宜进行协商,明确引渡的具体事宜,包括犯罪嫌疑人身份、犯罪事实、引渡法律依据等。

三是资料提交:缅甸警方将收集到的明氏家族成员的犯罪证据、案卷材料等,提交给中国警方。中国警方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作为引渡的法律依据。

四是引渡审批:中国警方审查通过后,向国内司法机关提交引渡申请。国内司法机关依法对引渡申请进行审查,确保引渡符合两国法律规定。

五是引渡执行:经过审批后,中国警方前往缅甸警方指定的地点,将犯罪嫌疑人接回中国。

六是审判和制裁:明氏家族成员引渡回国后,中国司法机关将对其进行审判,根据犯罪事实和证据,依法对其进行制裁。

整个引渡过程需要遵循两国法律法规,通过外交途径和刑事司法合作,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被骗的钱能拿回吗

遭遇电信诈骗被害人先报案司法机关收到退赔款后会依照程序返还

很多网友提问,如果这些电诈犯罪嫌疑人清缴了违法收入后,遭受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能否通过合法渠道把被骗的钱拿回来?

对此,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表示,如果犯罪嫌疑人是通过诈骗犯罪获取非法收入,首先应责令其在诈骗金额范围内承担退赔被害人的责任;其次,如还有其他违法所得,应该予以没收,最后对其并处罚金。涉及电信诈骗的被害人可以报案,或积极与承办本案的公安机关取得联系,报告自己被诈骗的金额,要求涉嫌诈骗的嫌疑人退赔。司法机关在收到犯罪嫌疑人退赔的款项后,会依照程序返还给被害人。

THE END
1.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是否存在死刑制度?律师解答 专业整理,在线解决法律问题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是否存在死刑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仍然保留了死刑制度,然而,这仅适用于那些犯有极其严重罪行的罪犯,且罪责难逃。针对应判处死刑之罪犯,若并非属于需要立即执行者,则可判处死刑并同时宣布两年缓期执行。需注意的是,所有涉及死刑判决的案件,除根据国家https://m.66law.cn/v/wenda/2908984.aspx
2.中国为什么反对取消死刑中国反对取消死刑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自古以来,“杀人偿命”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在公众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一直被视为对极度严重犯罪行为的威慑和惩罚。法律和威慑作用 中国现行法律中对死刑的适用有着严格的限定,仅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252765066404906&wfr=spider&for=pc
3.死刑改革(精选十篇)根据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适当取消一些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不会给中国社会稳定大局和治安形势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现阶段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不大可能从整体上把死刑作为一种制度完全废除。死刑制度在我国的存在还有其必要性, 但是, 适用死刑必须注意非常性和谨慎性, 即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适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inc1v2.html
4.谁能决定死刑存废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法制不健全,关于死刑的规定仅见于几个单行法律,例如1951年的《惩治反革命条例》、《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1952年的《惩治贪污条例》等。 这些单行刑法涉及的死刑罪名主要是反革命罪,包括背叛祖国罪、策动叛变罪、持械聚众叛乱罪、间谍罪、资敌罪、利用封建会道门进行反革命活动罪、反革命破https://news.sina.com.cn/c/2014-11-01/005931077682.shtml
5.我需要知道中国法律对于被判死刑的最小年龄的规定。在中国宣判死刑的年龄是十八岁以上七十五周岁以下。因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死刑是延续至今的对罪犯最严厉的刑罚,也被称为极刑、处决。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9527704.html
6.李光满丨中国和俄罗斯遇到相同难题:法律到底要保护谁?俄罗斯人现在后悔废除死刑,开始考虑是否需要恢复死刑,中国法律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足够庞大,但也离老百姓越来越远,老百姓越来越难以读懂法律条款,越来越难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权力、安全,而且法律服务费用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是否需要停下来好好反思一下,下一步我们的法律之路该怎么走。 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7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