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寫在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寫在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

新華社評論員

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憲法宣誓、憲法晨讀、知識競答、聯合普法……連日來,各地各部門圍繞“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以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成為全體人民的行動自覺,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法者,治之端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加強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和憲法實踐,推動我國憲法制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歷史性成就。以法為綱,循法而治。從修改土地管理法到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以立法形式確認和鞏固改革成果,加強人民幸福生活的法治保障;從修改法官法到修改檢察官法,確認、鞏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成果,有力維護公平正義……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黨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一同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動法治體系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健全,改革與法治“兩輪”並進、行穩致遠,中國之治邁入新境界。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最高法律規範。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把憲法實施貫徹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全部實踐中,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各方面,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才能不斷提高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能力,不斷開創法治中國建設新局面。

“徒法不能以自行”。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堅持憲法實施與監督制度化法規化,用科學有效、系統完備的制度法規體系保證憲法實施,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加強憲法監督,才能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要更好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完善改革決策、規範改革行為、推動改革進程、鞏固改革成果。“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只有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才能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實踐證明,法治在引導、推動、規範、保障改革的同時,也跟隨著改革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改革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要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解決好法治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創新。只有及時把改革實踐探索中的成功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把改革成效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才能為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新征程上,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必將匯聚起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薄力量。

主辦單位:國務院辦公廳運行維護單位: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

THE END
1.法律进步与变迁民法典目录对传统习惯的影响有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国近年来推出的《民法典》是对现行民法典目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调整的一次重大改革。这部新立的法律不仅为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习惯的处理尤为重要。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61844.html
2.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法律支持与保障法规代表们认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实际,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持与保障。 立法工作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http://fw.mwfw.cn/fagui/237853.html
3.迎露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响中国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保证执法“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以案普法,宪法与国家前途,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 “活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先后就全面依法治国https://bbs.9you.com/thread-1529170-1-1.html?modwap=viewthread&tid=799370
4.国家最新律法,构建公正法治社会的基石活动隔墙国家最新律法是我国构建公正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公民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环境保护,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最新律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http://www.bj-wfzs.com/post/12641.html
5.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知识问答(CISCN)本文涵盖了多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内容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跨境传输、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强调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96568/article/details/125030825
6.工会业务知识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4.2020年,全省工会要全力以赴抓好“四个年”(“两项工程”)“为职工办十件实事”和(“跟着劳模去扶贫”),即“42101”重点工作。 http://www.mzedu.net/display/466764.html
7.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改进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改进 摘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农民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增进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律实施效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但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不知法、不懂法、不重法等。而落、促进农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402231.html
8.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一旦清楚了该制度在做什么,人们就可以决定它是否以及如何能够被改进。然而,这里潜藏着一种复杂性,即美国法律制度本身极其复杂。大约有51个独立的“法律制度”在运作(实际上更多),每年要处理数百万的案件。此外,“美国法律制度”并不是一个为了单一目的而创建的静态实体,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有机的、适应性的过程(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