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疫情、社会上一些质疑声、政策波动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仍然一路前行。虽有起伏,但发展迅猛。中国GDP总量121万亿,从2013年占世界的比重从12.3%提升到2022年的18%,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0%,是中国经济主要推动力量。
十年来,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意志坚如磐石,“两个毫不动摇”一直是发展主旋律。
一、18届3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年年11月,党的18届3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点评:《决定》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求,做出了至今最为清晰的阐释,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但《决定》精神的落实,需要一系列相应措施,包括制度建设跟进。十年实践说明,《决定》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财产同样不可侵犯,“三个平等”等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定程度落实。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在这一文件指导下,国企不断向房产、建筑、轻工业等许多竞争性领域扩张。2019年5月,国资委秘书长向媒体透露,目前中央企业混改的占比已达到70%。2013年到2018年,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吸引的社会资本超过2600亿。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良好的经营环境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土壤。《意见》提出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而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重在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点评:党中央国务院首次以最高规格文件聚焦企业家群体、明确企业家的地位和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说明对企业家群体的重视。重要的是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意义重大。
四、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增设“权益保护”专章
点评:法律颁布对保障民营中小企业的权益有积极意义。
五、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
2017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包括:原审被告人张文中(原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一案;原审被告人顾雏军(原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科龙电器有限公司、顺德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董事长或法定代表人)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一案;李美兰与陈家荣、许荣华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纠纷一案。
点评:最高法院再审并最终宣判张文中无罪,顾雏军案改判,是改革开放以来罕见的重大涉产权经济案件平反,极具标杆意义。这也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财富安全感。三个案例的影响力可能不亚于一沓文件。
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点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
八、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党和国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习近平讲话首先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经济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其次是对社会上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诸如“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进行了反击,认为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最后是对当前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点评: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新变局作出的最权威的评价,对新一轮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思潮是一个反击。并对民营经济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增添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高尚全(1929年9月-2021年6月)。著名的经济体制改革专家。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曾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十、审查清理修订涉民企不平等条文
点评: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好的法治环境,首先法是良法,本身内容没有歧视,体现公平正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利于创建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
十一、201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这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针对我国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作出系统规定。
点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很重要。
十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共28条。
点评:这是继2005年发布“非公经济36条”、2010年发布“民间投资新36条”之后又一重磅文件,两个36条,加上新28条,三个《意见》共100条。《意见》从制度层面着眼,用改革的方法,破除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完善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制度框架,重点突出“七个着力”来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包括着力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绩,着力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着力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着力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着力促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各项政策落地。
从几年实践看,《意见》的实施,无疑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就实施效果分析,似乎还不尽人意。
十三、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就加强党对民营经济的领导、更好促进“两个健康”等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成果。首次提出“两个始终是”的新论断,即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作为我们自己人,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并对切实发挥工商联和商会作用等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点评:这是一份好文件。不仅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甚至国有企业都有“健康”问题。重要的是建立法治的公平的市场环境。
十四、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针对的是金融市场、互联网平台经济、校外培训、娱乐圈等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问题背后是资本无序扩张的结果。同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明确为2021年经济工作七项重大任务之一。会议强调,要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等。
点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应当高度肯定。
在当下环境中,只有国有企业才有资格谈垄断。民营经济是否有资格垄断,需要分析。资本的逐利特点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关键在于如何防止无序扩张。如果把极少数民营企业中存在的并非普遍性问题引申扩大为似乎整个民营资本都存在任性与违规,显然扩大了打击面。
十五、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1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点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党的20大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重要的是注重规则和过程的公平,是差异性与长期性并行的历史进程。民营经济在“做大蛋糕”方面已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些地方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劫富济贫”,理解为均富,强制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违背了党倡导的共同富裕的宗旨。
十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
十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意见》出台
2021年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
《意见》指出,“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适应平台经济发展规律,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
点评:《意见》对平台经济作用的认识十分到位。不能因为平台经济发展中出现一些局面或临时的失序问题,就对平台经济进行限制、打压。发展和规范并重,《意见》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八、党的20大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党的20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19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党的20大重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调要强调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强调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两个健康”等。这些重要部署和重大要求为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更广阔空间。
同年的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点评:党的20大,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发展方向,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党的20大精神,重在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