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律的经典书籍推荐

一、西方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

1.柏拉图著:《法律篇》

2.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

3.梅因著:《古代法》

4.格罗索著:《罗马法史》

5.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

6.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

7.梅利曼著:《大陆法系》

8.霍姆斯著:《普通法》

9.卢埃林著:《普通法传统》

10.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11.哈特著:《法律的概念》

12.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

13.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

14.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

15.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16.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17.诺纳特等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

18.麦考密克著:《制度法论》

19.萨维尼著:《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20.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

21.德沃金著:《认真地对待权利》

22.德沃金著:《法律帝国》

23.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24.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

25.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

26.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7.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

28.波斯纳著:《超越法律》

29.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

30.考特、尤伦著:《法和经济学》

二、中国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

31.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32.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

3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34.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35.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

36.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37.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

38.孔庆明著:《中国民法史》

39.艾永明著:《清朝文官制度》

40.邱远猷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

41.许章润著:《书生事业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

42.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

43.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

44.倪正茂著:《法哲学经纬》

45.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

46.郭道晖著:《法的时代精神》

47.王人博、程燎原著:《法治论》

48.程燎原、王人博著:《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

49.谢晖著:《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

50.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

51.朱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52.朱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

53.朱苏力著:《也许正在发生》

54.高鸿均:《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55.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

56.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

57.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

58.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59.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

60.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

三、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

61.孙中山著:《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

62.龚祥瑞主编:《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63.甘雯著:《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研究》

64.孙笑侠著:《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

65.宋功德著:《行政法哲学》

66.关保英著:《行政法的价值定位》

67.周佑勇著:《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

68.袁曙宏著:《行政法律关系研究》

69.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研究》

70.龚祥瑞主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71.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

72.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

73.潘抱存著:《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

74.高健军著:《国际海洋划界论——有关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研究》

75.孔庆江著:《法律视角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四、刑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

76.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

77.加罗法洛著:《犯罪学》

78.菲利著:《犯罪社会学》

79.哈特著:《惩罚与责任》

80.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81.陈兴良著:《刑法哲学》

82.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

83.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

84.刘树德著:《宪政维度的刑法思考》

85.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

86.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

87.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

88.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

89.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

90.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

91.苏彩霞著:《累犯制度比较研究》

92.翟中东著:《犯罪控制——动态平衡论的见解》

93.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

94.胡云腾著:《死刑通论》

95.孙力著:《罚金刑研究》

96.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

97.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98.赵秉志著:《侵犯财产罪研究》

99.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

100.卢勤忠著:《中国金融刑法国际化研究》

101.杨春洗、向泽选、刘生荣著:《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

102.王卫权著:《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

103.张明楷著:《外国刑法概论》

104.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

105.储槐植著:《美国刑法》

五、刑事诉讼法(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

106.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

107.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

108.李文健著:《刑事诉讼效率论》

109.卞建林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110.熊秋红著:《刑事辩护论》

111.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

112.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

113.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

114.金鉴著:《监狱学总论》

115.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

116.左卫民著:《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

117.左卫民著:《刑事程序问题研究》

118.黄风著:《中国引渡制度研究》

119.贾宇著:《国际刑法学》

120.萨伯:《洞穴奇案》

六、民商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

121.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122.科宾著:《科宾论合同》

123567.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法总论》、《债法各论》、《亲属法论》、《继承法论》

124.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125.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

126.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

127.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

128.李锡鹤著:《民法哲学》

129.梁慧星著:《为中国民法典而斗争》

130.王利明著:《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

131.赵旭东著:《法人制度论》

132.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

133.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

134.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

135.陈华彬著:《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

136.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

137.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138.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139.张新宝著:《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

140.龚赛红著:《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

141.郭明瑞、房绍坤著:《继承法研究》

142.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

143.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144.范健、王建文著:《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

145.张守文著:《税法原理》

146.王文杰著:《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法律分析》

147.梅慎实著:《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

148.刘俊海著:《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

149.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150.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

七、民事诉讼法学(共15种,精读3种,通读2种)

151.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

152.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

153.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

154.田平安著:《程序正义初论》

155.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

156.张卫平著:《诉讼正义:程式与构造》

15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

158.刘荣军著:《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

159.江伟著:《民事诉权研究》

160.李浩著:《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

161.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

162.陈桂明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

163.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

164.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

165.张艳蕊著:《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

八、法学随笔(共15种,精读3种,通读4种)

166.梁治平等著:《新波斯人信札——变化中的法观念》

167.吕忠梅著:《法眼观庭:穿行于教授和法官之间》

168.朱苏力著:《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169.刘星著:《古律寻义》

170.刘星著:《西窗法雨》

171.徐国栋著:《西口闲笔》

172.冯象著:《木腿正义》

173.郝铁川著:《法治随想录》

174.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

175.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

176.陈瑞华著:《看得见的正义》

177.龙宗智:《上帝怎样审判》

178.宋功德著:《法学的坦白》

179.张卫平著:《知向谁边》

180.余定宇:《寻找法律的印迹》

九、法律教育、司法制度和审判案例(共20种,精读5种,通读5种)

181.贺卫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182.梁治平等:《我的大学》

183.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184.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

185.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

186.范瑜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187.肖扬主编:《当代司法体制》

188.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

189.贺卫著:《司法的理念和制度》

190.朱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191.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

192.左卫民、周长军著:《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

193.张慜、蒋惠岭著:《法院独立审判问题研究》

194.李玉成主编:《司法廉洁教育读本》

195.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分类汇编本)

196.沈国明主编:《上海十年经典名案》

197.徐昕主编:《影像中的司法》

198.宋冰编:《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

199.邓冰、苏益群著:《大法官的智慧》

200.丹宁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界碑》、《法律的未来》、《法律的训诫》、《家庭故事》、《最后的篇章》

1、《西窗法雨》

推荐指数:★★★★★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2、《历史深处的忧虑》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行这套制度已付了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3、《政法笔记》

推荐指数:★★★★

4、《刑法的私塾》

本书为近几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书中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5、《博登海默法理学》

本书是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于1940年出版的《法理学》第一版。作者在第一版表达了更鲜明的立场、更犀利的观点和更自洽的思路,与后两版教科书式的.叙述风格明显不同。

6、《论法的精神》

本书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7、《洞穴奇案》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本书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

8、《波斯人信札》

推荐指数:★★★

作者以书信的形式,通过波斯人之口,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欧洲文化;不但带领读者领略了18世纪巴黎生活的画卷,更在潜移默化中推行了启蒙思想的教化。

9、《最好的辩护》

作者艾伦德肖维茨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法学教授、作家,又是美国当代著名辩护律师,本书是他的辩护实录,作者将案件背景及诉讼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写。书中不乏精彩的辩护场面,纯熟的辩护技巧,曲折迭宕的案情发展,令人吃惊的诉讼结局。

10、《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THE END
1.文明冲突与和谐共生美国学者对于中国法律发展路径的思考从历史角度看,美国法律传统以宪政民主为核心,而中国则有着悠久的礼制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学者尝试探索如何将西方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期实现更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中美法律比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法治观念 在《中美之间:不同律师世界》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两国在司法独立、公正等方面存在显著https://www.m43w04hobz.cn/tang-chao-ming-ren/802773.html
2.热点09中西方法律的发展第二,中华法律文化传统中集体本位观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个人本位观的差异。第三,“德治”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差异。第四,以“刑治”主义为倾向的中国公法文化和以“权利法”为特征的西方私法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等等方面,但是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446ct10064n275610.html
3.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精选10篇)老师的课讲的是“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听起来就要比“某某法律课”要有意思的多,事实也确实如此。通过不断的举例讲解,我对中西方法律的发展,以及两者的差异有了不少的了解。中国的法律发展相对较早,但最后我们选择了西方的法律模式。西方的法律发展相对较晚,但是却更加系统完善,如今更是被成为了全球认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rh90ket.html
4.中西法律有什么区别中西法律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体系、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制度上。中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多个部门法,注重法治、民主和平等原则;西方则分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各有特色。在具体法律制度方面,中西法律也存在显著差异,如刑法、民法等制度的设计和实施。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723b4eab83860b001025
5.李文静:中西法律文化的特征理论韦伯认为,西方法律的思维是形式理性主义的思维,其要求为,“所有的法律决定必须是抽象法律命题之‘适用’于具体的‘事实情况’;所有的事实情况,必然能够通过法律逻辑而从抽象的法律原则做出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一种科学,有着严格的证成、推论公式。而传统中国的法律思维是经验性的,要与千变万化的事实相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027/c40531-25913565.html
6.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学术著作二、从氏族/上帝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大发展 三、从社会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再次确立第三章 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第一节 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 一、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刑法化) 二、中国传统法律刑事性的哲学基础与社会原因 第二节 私法文化:西方法律文化的传统属性 一、私法的http://www.cuplpress.com/index.php?m=book&a=detail&id=6993
7.中西法律文化比较12篇(全文)特别是在古代法律文化方面,新教材(必修一)在政治文明史中还专门设置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涉及了以罗马法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历史作用和价值。而新教材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方面,既无完整的法律文件内容的说明,更谈不上类似于古罗马法的完整专题设置。这看起来又不能不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3j3c6gb.html
8.从“法律冲突”到“法律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国际私法的价值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单一主义思维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解决纷繁复杂的法律冲突问题。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国际私法理论应当超越西方法律冲突范式的羁绊,从法律共享的理念出发来探索解决法律冲突的新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http://lawyeredu.pkulaw.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086
9.学年论文如何移植?移植西方哪国的法律?如何处理西方法律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这一连串的问题近百年来一直都被中国的法学家们长久的讨论。其中任何的一个问题都可以写出一部洋洋百万字的大部头著作。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纲要式的看法,以对自己四年大学本科的法学理论学习做出一个小结。 一中国https://m.douban.com/note/61671627/
10.第2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旨发言现场实录1978年之后中国的法治建设和以前两次突变有着明显的区别。1978年至今法治建设是一次承前启后的渐进发展,它试图重续文革之前法治建设,但又不是简单的复旧,它吸收借鉴西方法律,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又不是回到法律西化的传统,在知识传承,意识形态方面可以看到1978年之后法治建设和新中国历史的联系,但是从发展的背景和轨迹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1722/cid/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