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公司运营背后的刑事法律风险拘役刑法诈骗罪处罚金武术教练非法经营罪

隐藏在公司运营背后的是一张复杂的刑事法律风险之网。从企业设立到清算、从合同履行到用工管理、从产品生产到市场竞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埋下刑事法律的隐患。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创业过程中容易触碰的刑事法律风险,覆盖多个领域及罪名,供企业主警醒。

一、企业设立、清算或破产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5个罪名: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妨害清算罪、虚假破产罪。

1.虚报注册资本罪

风险行为:利用虚假材料虚报注册资本,欺骗登记机关获取公司注册许可,虚报金额巨大或造成严重后果。

刑法条文:《刑法》第158条:申请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机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风险行为:发起人或股东未按规定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数额巨大或后果严重。

刑法条文:《刑法》第159条:违反公司法规定,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妨害清算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62条:公司有义务清算而不进行清算,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虚假破产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62条之一:企业、公司、事业单位虚假申报破产,意图逃避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合同签署、履行及企业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10个罪名: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

1.合同诈骗罪

风险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伪造材料骗取对方财物。

刑法条文:《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票据诈骗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94条:以欺骗手段使用票据,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骗取贷款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75条之一: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产品生产与销售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11个罪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等。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生产、销售假药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企业用工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3个罪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强迫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76条之一: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强迫劳动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44条: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五、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8个罪名: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作业罪等。

1.重大责任事故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34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危险作业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34条之一: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具有发生重大事故现实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六、税务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12个罪名:逃税罪、虚开发票罪等。

1.逃税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01条: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虚开发票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05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发票,虚开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七、信息数据利用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87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八、侵害知识产权或扰乱市场秩序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22个罪名:侵犯著作权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经营罪等。

1.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17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九、财务管理不当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等。

1.职务侵占罪

风险行为: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

刑法条文:《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风险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的行为。

刑法条文:《刑法》第163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3.挪用资金罪

风险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刑法条文:《刑法》第272条: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董监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4个罪名: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等。

1.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风险行为:董事、监事、高管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经营与本公司同类业务。

刑法条文:《刑法》第165条: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风险行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牟利,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

刑法条文:《刑法》第166条: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牟利,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一、妨害司法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虚假诉讼罪、妨害作证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

1.虚假诉讼罪

风险行为: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权益。

刑法条文:《刑法》第307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314条:对已被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进行非法处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二、银行或金融机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等。

1.违法发放贷款罪

风险行为: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向关系人或其他主体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

刑法条文:《刑法》第186条: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87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无论是创业或是日常经营,企业主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刑法的红线。以上列举的罪名及对应法律条文,旨在提醒创业者依法合规,警惕风险,避免误入刑事法律的雷区。

THE END
1.独立院校校企合作11篇(全文)当前在对待校企合作方面我国仍然处于空白期, 没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对于这种模式予以支撑, 这使得应用型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方式只能靠双方的自觉和信用来进行, 可是一旦出现利益的冲突时, 就很难保证双方以及学生的利益不受侵犯。为此, 国家应尽早制订相应的法律制度, 积极鼓励企业参与进校企合作的模式中来。并且在必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yo8qsfu.html
2.论保险空白期责任制度的法律完善而保险人一方认为预收保费是保险行业惯例,且核保是保险业务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可能未经核保就直接承保,只要还没承保保险合同就没有成立,自然不存在赔付一说。同时,交强险等保险在保险合同中约定“零时起保”条款的行业惯常做法,也使得从投保人预交保费后到保险合同生效之间存在几小时到几天不等的保险空白期,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0707771.nh.html
3::论贸易自由化——多边贸易体制及其法律制度的基石在起草ITO宪章的同时,起草了为填补宪章生效前这段空白期的临时性文件,并且在1947年日内瓦外交会议上把宪章第四章“贸易政策”抽出来,冠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但就是这样一个几经改头换面的临时性条约也需要各签字国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而事实证明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美国国会根本不予批准),这就迫使谈判减让http://iolaw.cssn.cn/zxzp/200703/t20070313_4599554.shtml
4.财产保险的论文(精选6篇)其法理依据在于法定转让是因法律的规定而发生,其情形往往也比较特殊,即使保险标的风险程度有所变化,也非当事人的行为所致。因而,为了保障受让人的利益,保险人应当继续接受财产保险合同的约束。我国《保险法》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以仅可能地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维护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减少保险责任空白的空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fcy4amr.html
5.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师》证书考试流程详情介绍(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人员能力验证属于从业人员能力提升考核验证的全新模式,目前市场处于空白期,发展前景向好,市场潜力大。 3、通过人员能力验证的培养培训和验证结果,学员可以清晰掌握目前的自身能力水平处于行业哪个位置,也可以提高在某行业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学员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和水平,了解到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协助自身做好职业规划。https://www.meipian.cn/51864lyd
6.创业知识股东会会议应对所议事项作出决议,决议应由代表46、行业管理和法律制约 47、潜在利益冲突 48、技术、生产、市场、管理等风险因素说明: ?技术风险及对策(其他替代品、研究开发的延迟等) ?经营风险及对策(原材料供应、对主要客户的依赖、产品价格方面的限制等) ?行业风险及对策(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等) https://blog.csdn.net/yirui/article/details/552312
7.网络广告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和相关法规,抵制不正当竞争和虚假、欺骗广告;二是ISP、ICP应当在经营的范围内,规制所托管的主页,一旦发现恶意广告行为时,要尽管理人之法律责任。 2.法律与业界规章相结合 对电子商务而言,法律当然不可能预先穷尽规则。这就需要行业规章在法律正式出台前的空白期起到游戏规则的作用。例如,对商业网站的规制、对个人主页https://www.lawpa.cn/changshi/316484.html
8.合同到期没有按时续签,企业应负什么法律责任?一、合同到期没有按时续签,企业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劳动合同法》督促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措施之一。该条款明确,假如用人单位在自用工之https://mip.64365.com/zs/8971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