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辉吴茜茜|基于“长短视频之争”的二次创作类短视频侵权界定规则

三、二次创作短视频所涉法律现状及分析

四、二次创作短视频合理使用分析与侵权界定

五、对二次创作短视频法律保护的思考

最初,二次创作视频只是活跃在漫圈与游戏圈的小众圈层文化,由于移动技术发展,互联网讯息大爆炸,网民们开始对各式影视进行重构。早期二次创作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者胡戈模仿法制栏目角度对于电影《无极》进行解说,赋予其新的视角,一时火爆网络,激发网民自创积极性,掀起商业性、个创性热潮。

同人类视频会选用单部或多部视听作品的素材片段,以选用素材原作内的人物、剧情为基础,按照新设定的故事情节或感情基调,辅以音乐作品,增加或修改字幕、配音,重构对白,将这些镜头与画面重组成一个有别于原作的具有新情节和独立表意的新作品,例如b站上up主常将贾玲与各路男明星配成cp,就是通过两人饰演的不同的影视作品重构成一条“拉郎配”的视频。事实上同人类视频将不同作品人物形成互动,打破了不同影视作品间的界限,充满趣味性和创造力,观众观影后注意力主要在二次创作作者设定的新情节中,基本无法代替原作,其凝结了作者大量创造性劳动,具有较高独创性。

在裁判文书网上以“二次创作短视频”“侵权”为关键词,可检索到1639篇裁判文书,其中标注侵权的为983篇,标注著作权的为769篇,主要为长视频诉短视频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相比上述侵权数据,真正进入司法诉讼程序的维权案例系九牛一毛,可见维权之痛与难。

二次创作视频之所以问题频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低成本、高回报。二次创作视频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原视频热度或再创造热度,创作者可通过二次创作视频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商业利益,加之获取途径、剪辑简便,准入门槛低,使得大量自媒体、普通网民涌入市场。

现行二次创作市场,准入门槛低,二次创作视频的创作成本较低,且内容大多数都是群众熟知,故认可度高,容易引起“热度”。也正因此,二次创作视频冲击了传统的市场格局,极大地抢占了长视频市场份额,短视频自然成为长视频“维权”的重点。

笔者认为,“长短视频之争”究其根本在于公私利益与市场份额之争,私权利让渡公共利益的限度范围如何界定,对于素材合理使用的程度如何认定。若一刀切认定二次创作视频为侵权有损用户的知情权、自由表达等权益,会影响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在剥离二次创作作品中思想、公共领域等部分后,如何判定为侵权,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不足,司法实践维权存在难度。因此,如何减少二次创作侵权损害行为发生,怎样从法律、市场、组织与个人入手,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作品

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所保护的客体是作品,即“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复制的智力成果”,该法的第4条和第5条,分别列举了法定保护的作品与法定排除保护的情形。“法定保护作品”包括艺术作品、视听作品、摄影作品等,“法定排除保护情形”包括单纯事实消息、国家机关决议等。

实际上,本文所研究的被侵权主体无论是影视剧、体育赛事还是综艺大部分都在视听作品射程里,但并非所有视频都在保护范围内,某些视频不同于电影这类常规视听作品,其能否被称为著作权法上“作品”尚存疑,则当该视频被二次引用时,是否享有著作权的权利基础仍需探讨。

2.“作品”的实质性要件

1.法定许可合理使用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侵害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第7条第10款规定:“被告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他人提供作品,其提出属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作品’的合理使用抗辩,不予支持。”该规定对该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也不能一刀切的认为侵权,在二次创作视频中还要认定适当引用的范围。

因此,我们认为若进行二次创作后仅为个人或小范围群体欣赏则与原作冲突性不大,但是一旦上传网络,在互联网商业利益化的当下,二次创作视频带来的直接或隐形商业价值巨大,则主客观情形下不仅是为个人非盈利使用,而是伪个人商业行为,存在侵权可能性。

2.非法定许可合理使用

1.公有领域

2.思想表达

3.是否构成实质性相同

对于二次创作视频与原作间是否实质性相同要判断以下几点:

结语

吴桃荣赖其荣|解决“执行难”长效治理机制建构探析

张婷婷|不同层级审判团队组建检视与进路考量

陈长奘卓萌|论法官助理职业制度发展困境与优化进路

马靖云|上诉不加刑的异化与应对

韩康姚敏|“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行为犯的立法检讨与完善路径

林东品胡欣琪滕镇远|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共性问题研究

THE END
1.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 肖中华 摘 要 空白 罪状 由于概 括性 的委任立 法使得 规 范弹性具 有难 以避 免性和合 理性 ,法律 概念 的相 对性更为 明显,部门法规范的易变性也使得其容易出现偏离立法规范目标的情况,对其必须进行刑法的独立规范判断, 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提倡双向对应的规范解释路径,https://faxuejia.ruc.edu.cn/EN/PDF/151
2.法律性问题范文12篇(全文)用这个来证明法律移植的不可行, 就忽视了存在法律空白或习惯空白的某些方面,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市场经济大发展、全球一体化形势下, 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状况, 这些都是法律或习惯空白的地方, 并且当中掺杂的传统因素也较少, 我们完全可以在考虑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处事风格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先进法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np5uuh7.html
3.“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三是为完善核安全领域的法律空白,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包括:《核安全法》、《民用核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四是为填补污染控制领域中某些方面的空白,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控制法》等。https://law.lawtime.cn/d651556656650.html
4.论我国自由心证制度设立价值和适用现状总的来说,《证据规定》较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定增添很多技术性规范,借鉴了国外证据立法的合理内容,特别是自由心证原则,弥补了证据制度上的空白,形成了中国特色法官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和一系列标准、规则,但是由于是司法解释,法律效力较低,且以司法解释规定证据制度法律规范,其合法性受到质疑,因而我国应完善民事诉讼法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80.html
5.十岁男童遭性侵死亡男男强奸论罪引关注(图)同性强奸的法律空白 辉辉是个特例,因为所有受到侵害的孩子中就他意外死了。 不过现在倒是可以以杀人罪起诉徐潼洛了,“把他给杀了,不让他再害人。”关二林已经和律师周军谈了好几次。 而遭遇同性性侵害,辉辉并非孤例。周军也提到了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一起强奸案判决。42岁的男保安,“强奸”了一名18岁的男https://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11-01/26/content_8648820_2.htm
6.跨界破产分析及案例在研究中国破产法的现状(集中在有关跨界破产的立法空白及不成熟的司法实践)和引起广泛关注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的基础上,作者根据国际上的最新发展,特别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跨界破产示范法和欧盟破产程序规则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对中国的跨界破产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基础问题上,https://china.findlaw.cn/gongsifalv/gongsifaanli/65007_2.html
7.期货和衍生品“基本法”来了!六大要点全面解析!填补涉外期货交易法律空白 明确法律的域外适用效力 证监会官网消息表示,扩大对外开放是提高我国期货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制定期货和衍生品法对标国际最佳实践,填补了涉外期货交易法律制度的空白,构建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首先,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了法律的域外适用效力。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4202350173267.html
8.郑州一对男同性恋用婚礼见证爱情渴望权益得到保障新闻频道“没有法律约束,婚姻也会脆弱无比。”张北川说,这也造成男同在渴望真爱和不停换性伴之间游走。 “有人因为‘出柜’(公开同性恋身份),被自己的母亲用脚踩在地上;有人被单位开除,不得不远走他乡。”张北川说,目前对这个群体的权益保障,还存在法律空白。 https://www.hnr.cn/news/xwtj/tptj/201205/t20120515_98442.html
9.什么是空白罪状,空白罪状是什么意思而将该犯罪的具体构成特征的全部或一部授予其他国家机关通过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来加以填补和充实。法律依据https://www.64365.com/ask/16697986.aspx
10.独子继承困境,是个法律伪命题最近,一篇“独生子女无法继承父母遗产?99.99%的人都想不到!”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引发各方关注。独生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真的会遭遇法律空白吗?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和法学专家,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我国不存在独生子女继承的法律空白,独生子女继承困境是个法律伪命题,但可以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而https://www.douban.com/note/82859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