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裁判文书制作提示

为进一步提高法官、法官助理的裁判文书写作水平,加强裁判文书质量管理,现将11月19日市法院审管办副主任赵坤讲授主题为“裁判文书的质量管理”的授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如下,请全体法官、法官助理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一、裁判文书制作基本标准

《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明确规定:本规范关于裁判文书的要素和文书格式、标点符号、数字使用、印刷规范等技术化标准,各级人民法院应当认真执行。即关于文书制作的技术标准必须严格执行,没有变通的空间。对于裁判文书正文内容、事实认定和说理部分,可以根据案件的情况合理确定。

二、裁判文书格式要求

(一)要素要全

2.对于当事人诉辩意见,应当在保持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前提下,进行概括、归纳,对错别字、表述不当、格式不规范的应予纠正。

(二)特殊术语规范使用

1.缺席审理的,在审理经过部分应当表述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或者“×××经公告送达开庭传票,未到庭参加诉讼”;

2.“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不应表述为“现已审理完毕”;

3.“事实和理由”不能写成“事实与理由”;

4.在裁判理由的最后的总结性评述,应当以“综上所述”引出,不能写成“综上”;

5.裁判引用法条正确的表述是“依照”,而非“依据”“根据”。

(三)排版规范

1.同一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共同担任委托代理人的,应分行表述;

2.两名代理人不同身份的,近亲属、本单位工作人员在前,外单位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在后;

3.杜绝使用“此页无正文”的方式,如果落款单独在一页的,应当通过调整行距解决。

(四)常见格式规范

1.出生年月日应该写“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不应写成“某年某月某日生”;

2.民事裁判文书样式不要求注明身份证号码、机构代码,我院采用裁判文书统一不注明身份证号码和机构代码(结案前要核对系统内录入的身份证号码、机构代码是否与纸质卷宗材料一致);

3.代理人的表述内容:代理人是近亲属的,近亲属姓名后括注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写明住所即可,无需写出生年月、民族等信息;代理人是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写明姓名、性别及其工作人员身份;代理人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住所及推荐的社区、单位或有关社会团体名称;

5.如果不是全部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判项中不能遗漏“驳回其他诉讼请求”的判项;

6.防止漏写、多写迟延履行责任告知。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不写迟延履行责任告知的内容;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判决,后面应告知迟延履行责任(2023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责任条款为第二百六十四条);

7.诉讼费用应表述为“案件受理费”,不收取应表述为“免予收取”,不能写成“本院不予收取”或者先减半再免收,更不能写成“案件受理费××元,减半收取××元,由被告某某负担,本院予以免收”。

(五)法条引用规范

1.不能遗漏引用程序法;

2.不能引用会议纪要、答复意见作为裁判依据(可以用于说理);

3.法律、司法解释的名称要准确,尤其是司法解释的表述,应当按照公告公布的格式书写,注意排查法条、司法解释是否存在,名称是否正确。

三、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字问题

1.错字、少字、多字;

2.案号书写错误;

3.计量单位书写错误;

(二)措辞问题

1.用词重复;

2.表达模糊;

3.语意矛盾。

(三)标点符号问题

1.法律全称太长的,也可以简称,但简称不使用书名号。可以在第一次出现全称后使用简称,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

2.引用公文应先用书名号引标题,后用圆括号引发文字号。例: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秦准区(原白下区)大阳沟30号危旧房改造地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变更建设业主名称核准决定书》(宁发改投资字〔2013〕643号);

3.引用法律条款中的项的,一律使用汉字不加括号,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

4.引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时,应当按照公告公布的格式书写,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不能写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详见审判管理工作通报2022年第48期《民事裁判文书中11种常见标点符号误用情形》。

(四)当事人表述问题

在裁判文书中不要只用当事人诉讼地位,而不使用姓名或名称,这会给二审法院使用一审裁判文书带来很多不便。建议不要只使用诉讼地位,如“原告陈述”“被告辩称”可以表述为“×××陈述”“×××辩称”。

THE END
1.合同中的空白处没有填写有法律效力吗免费法律咨询一般情况下,合同中的空白处未填写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如果合同明确约定了所有条款必须完整填写,且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628524.aspx
2.Alpha系统对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观点进行全面梳理产经2023 年 12 月 22 日,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以保障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统一,避免“同案不同判”。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大量司法文件中表达的司法观点,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律师处理疑难复杂https://www.xyxww.com.cn/jhtml/chanjing/10391.html
3.23.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23.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 23.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 A.法律论证 B.法律解释 C.演绎推理 D.归纳推理答案:ABhttps://m.ha.huatu.com/2021/0618/2145214.html
4.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多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2012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试题》 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 )。 问题1选项 A.法律论证 B.法律解释 C.演绎推理 D.归纳推理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20997067.html
5.在民商事审判中准确适用能动司法理念(五)用能动司法填补法律的空白 民商事个案裁判中,经常会遇到法律规定不明、存在法律漏洞的情形,这是能动司法有所作为的空间。正所谓“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法官对此应该主动运用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方式来填补法律的不足,以个案能动带动司法类案能动。如果说价值判断是黑夜中的灯塔,为裁判指引方向,那http://e.mzyfz.com/mag/paper_57618_30764.html
6.周光权:刑法“创造性解释”的司法现状与控制路径如此说来,在刑法解释领域,是不需要司法人员去填补处罚漏洞的。如果存在处罚上的漏洞,那也是立法者有意留下的。所以,“意图性的法律空白” 这个概念在刑法学中需要被认真对待。灵活地运用刑法解释方法,试图去填补法律空白、填补处罚漏洞的做法,难以具备妥当性。https://cssn.cn/fx/xzyc/202302/t20230215_5588510.shtml
7.《个保法》今起施行,东莞个保专员王德华:筑牢信息共享边界“如今个人信息已经成为数据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更加急需专门的法律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王德华认为,《个保法》的出台和施行,正是填补了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 对应用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针对性规范,明确不得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保法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1/01/c5893354.html?group_id=1
8.古髌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具有清分带扎把功能的清分机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技术空白,如自动缺纸提 醒、自动引带装纸等。 结合银行柜员的工作习惯,公司纸币清分机对内部结构设计、功能都做了很 多人性化考虑,能够较大提升设备使用的便捷性,提高银行柜员的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公司纸币清分机产品分为三大类:一口半清分机、小型清分机、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6092600000164
9.87号令"限同品牌"改"限同一制造商"效果会更好理论专家观点限制同品牌竞标 填补法律空白 在《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财政部第18号令以及财政部第74号令等一系列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均未对“多家供应商提供相同品牌产品参与同一合同项下投标”(以下简述为“多家供应商提供相同品牌产品投标”)的情形作出规定。以至于《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之https://www.caigou2003.com/ll/zjgd/3158223.html
10.@所有人:下月起一大波重磅新规实施,这些影响要知道我国首个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规则施行填补我国空白 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规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是我国仲裁机构第一个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规则。 “此次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规则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国际投资仲裁领域仲裁规则的空白,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投资仲裁实践,为营造我国更加国际化、法治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eAxzIBsseWYcjEFaJMEt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