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人有“免死金牌”,无论犯什么罪都不能判死刑,是真的吗?罪犯犯罪被判死刑

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法律的约束,才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加尊重生命,遵守法律的规则。

不过有三种人却有“免死金牌”,无论犯什么罪都不能判死刑?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那么这样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

一、死罪和“免死金牌”

从古至今,犯罪分子都有死刑这一说,尤其是在古代,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刑罚。

不过随着文明不断的进步,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的改善,不仅没有残忍的刑罚,死刑也变少了。

那么究竟犯了什么罪才会被判死刑呢?

其实对于一些故意杀害他人,还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就会剥夺政治终身权利,并且处以死刑。

虽然说文明进步了,很多国家都不再使用死刑,但其实死刑的保留对于犯罪分子来说,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如果没有死刑的话,对于他们而言,不管犯什么罪,都好像有后路。

经过法律不断完善之后,我国已经取消了很多犯罪分子的死刑,也体现了我国人性化的法律。

不过对于一些重大犯罪的分子来说,依然免不了死刑,只要有死刑在,这些罪犯的犯罪率就可能会低一些,我国人民也能够更安全一些。

那么免死金牌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这也可以追溯到古代,我们平时在看一些古代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皇帝都会给一些元老或者是有贡献的人送上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保障,如果说有一天不小心犯了大罪,那么就可以用免死金牌来明哲保身,保护自己和全家人。

当然,这样的荣誉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是不敢想的。

有了免死金牌之后,不仅能够象征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高,在法律面前,自己也比普通人更高一点。

原以为免死金牌只是在古代人身上才能发现的,但是没想到,在如此开明的现代社会,我们居然也能发现有些人就是有“免死金牌”的。

二、这三种人有“免死金牌”

我们现代社会里的“免死金牌”就是法律给某一些人的特殊保护,按照法律的规定,这三类人是不能适用死刑的。

首先就是孕妇了,不管孕妇犯了什么罪,在审判的时候已经怀孕了,就不能再执行死刑。

孕妇在十月怀胎之后,能不能判处死刑呢?

答案也是不可以的,因为孩子生下来之后,还是需要母亲的,不能剥夺孩子拥有母亲的权利。

不仅仅是中国,在其他国家都有免去孕妇死刑的做法。

不过看到这里,也不要觉得孕妇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要承担后果。

虽然说我们要保护孕妇肚子里面的胎儿,但是只要是手段极其残忍,触犯法律底线的,依然会被判死刑,只不过为了孩子,会延缓一点再执行。

当然还是会根据他们犯的罪究竟有多重,而决定进行什么样的惩罚,更重要的还是会给这些孕妇们带来一些教育,给他们一次机会。

另外还有一类人,那就是年满75周岁的老人,一般不适用死刑。

这一类的老人,不管是犯了什么罪,法律方面可能会更加宽容一些。

不过这一点也是有限制的,因为大家觉得75周岁的老人身体机能方面都已经退化了,基本上做不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但是如果手段非常残忍的话,依旧还是适用于死刑的。

也就是说75周岁以上的老人,并不是绝对不能够使用死刑的,只要是犯了大案,可以判死刑,那么依然会处死刑。

只不过75周岁以上的老人,相对于普通人而言,犯罪之后,宽容度会更高一些,只要不是手段极其残忍,大概率是不会使用死刑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了,我国对于未成年的保护还是非常全面的。

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来说,法律认为他们并没有成熟,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还有认知能力,都没有那么强。

只要是犯罪的时候,没有超过18周岁,就算是庭审的时候,过了18周岁,也是不用于死刑的。

所以对于未成年来说,不管是犯了什么错,基本上都会想要以教育的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当中,改过自新的机会比较多。

他们认为没有成熟的未成年人也是很容易调教的,这个时候,稍微管教,就可能让他们重新做个好人,所以一般对于未成年都是比较宽容的,会有很多的保护。

不过这一个保护,对于现在很多网友来说,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毕竟现在的人和以前不一样了,基本上都是很早熟的,没到18岁,却也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尤其是这几年未成年暴力事件的兴起,如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等等。

如果说一味的保护这些未成年人,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兜底,他们做什么都没事,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就拿今年3月份左右的邯郸事件来说吧,虽然说犯罪分子都是未成年人,年纪比较小,但是他们的手段却是比较残忍的。

如果说这个时候,未成年保护法是保护这些犯罪分子的话,对于被杀害的人来说是多么不公平。

对于这些手段极其残忍的未成年人来说,如果没有死刑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起不到震慑的作用,也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增多。

不过未成年人究竟该不该处死刑,这对于我国的法律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似乎还要再找一个更加全面的处理方案,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大家都满意。

当然对于未成年的父母来说,也一定要加强对于孩子的管教,毕竟子不教,父之过,即使是未成年人,也要用严格的法律要求自己和家人。

法律对于以上这三种人包容度还是比较高的,毕竟都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法律也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这样的法律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对于一些有精神病的人来说,也是不适用于死刑的,只不过很多人会想要在这一方面钻空子,伪造自己是精神病人的状态。

其实只要是精神病人,可能没有能力去犯罪,或者是自己完全没有意识等等。

在确定是否是精神病之前,肯定会做各种权威的检测,所以说想要钻这种空子,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如果说在司法鉴定的过程当中,有人假装自己是精神病,那么我国的法律,就一定会对这样的犯罪分子进行严格的惩罚。

如果说,罪犯在犯罪的时候是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的,完全不能辨认或者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这种情况也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这一点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总之,以上这几种人群的“免死金牌”,都体现出了我国法律的人道主义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但是也千万不能侥幸,毕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三、“死刑”有必要存在吗?

很多人都会说,这三种群体确实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死刑的存在是否太过于残忍?能否使用其他科学的方式来代替?

但其实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死刑的存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说看起来比较的残忍,但是对于各种罪犯来说,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毕竟现在社会上作恶多端的人还是有的。

这对于大家来说,在犯罪之前,也一定会想一想中国的法律,这样的话,才可能减少犯罪的可能。

正是因为一直保留着死刑,才可能让我们的犯罪几率变得少一些,这对于我国公民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总结:

总的来说,法律面前基本上还是人人平等的,但是这几种人群确实属于弱势群体,所以也要充分的考虑,稍微保护他们。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几种人群犯罪就没问题了,并不是这样,只要违法犯罪,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治。

希望我国的法律能够不断的完善,对于那些真正作恶多端的分子,坚决不能够容忍,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也希望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所有人都能够意识到法律的严重性,减少犯罪的发生!

THE END
1.胡德平:人民民主专政应受法律约束编者按:11月8日,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在大梅沙论坛闭幕式上演讲,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发表了看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进行了新的解读,依法治国要求人民民主专政也应该受到法律约束,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于调和社会平衡而不是阶级斗争,凤凰大学问精编演讲内容,与广大网友分享。 https://www.fjrd.gov.cn/ct/49-63428
2.[机缘参悟220]重识与重塑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法律本质 2、社会本质 3、经济本质 4、情感本质 5、心理本质 1.3 婚姻是一种合约 受法律约束的 全方位的 长期的 深度合作的 1.4 婚姻是反人性的吗 三、婚姻与恋爱的区别 1、目的不同 2、责任与义务不同 3、法律地位不同 4、时间长度不同 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40914972
3.在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条款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条款是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设立租界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https://www.shuashuati.com/ti/f47edaeeca284f8f991fd30cac11fd0b.html?fm=bd9c17b699d28b740707e38beeb009ca14
4.有关劳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履行,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但在,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有时不可能对涉及合同的所有问题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和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https://mip.wenshubang.com/laodonghetong/2500174.html
5.适当从重判罚相关责任人?说什么正当恋爱关系不受法律条款保护,其我认为法院判决明显失当,曾有过很多好朋友们一起喝酒引起有人身亡后被判定所有参与者共同赔钱的案例,何况这种既违犯道德还涉嫌打架斗殴导致人自杀身亡,为什么就不能适当从重判罚相关责任人?说什么正当恋爱关系不受法律条款保护,其实等于变相的纵容、鼓励那些没道德底线的渣渣们无耻行径。 https://www.toutiao.com/w/7332066584493589283/
6.经验启示范文12篇(全文)所有人包括最高领导人都毫无例外的受制度约束,不存在法外施恩之情形。(2)制度反腐具有根本性。制度缺陷是腐败滋生最关键的源头,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就必须解决制度方面的问题。(3)制度反腐具有稳定性。稳定的制度能让人们对自己行为有个准确预期,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以及行为之后的后果,从而对自己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x0n3g9d.html
7.改革开放并不是要超出国家法律的约束改革开放并不是要超出国家法律的约束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改革和依法治国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改革是对一些落后的陈腐陋习进行革命,使之改正过来。依法治国就更不用说了,依法治国,简单地说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来治理国家。 笔者在网络上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人总是打着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旗号,否定坚持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27&id=49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