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原因;防治

一、建筑施工中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粉尘污染

2、噪音污染

3、“三废”污染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三废”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废气污染、废水污染以及固体建筑废弃物污染。废气污染主要是由一些化学性的建筑添加材料造成的。这些添加剂大多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当这些刺激性气体散发到空气中,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导致了废气污染。废水污染主要指的是由于施工作业所产生的废水特别是施工材料废水和清洗废水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固体建筑废弃物污染则主要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当中的办公废料、包装废料、装修废料等体积较大的固体建筑材料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

二、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

当前,造成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体现在:

1、施工单位的法纪观念及环境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由于其管理的不够规范,造成其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各地的农民工。他们大部分人的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其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缺乏较强的法纪观念,职业素质较低。这些都导致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是着眼于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一味的降低建筑成本,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从而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缺乏先进的、环保的建筑机械设备

当前,我国很多建设施工单位在其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例如钢筋切割机、搅拌机、打桩机等等)仍然是过去七八十年代的落后淘汰产品,其机械设备的科技化、现代化的水平较低,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工作效率低、噪音大,这些都导致其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环保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保部门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管理控制上存在盲区。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的建筑工程被建设起来,由于环保部门的经费、车辆少,人员编制不足,导致其面对数量庞大的工程项目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和监督,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屡禁不止。

三、加强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在今后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建筑施工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问题,从而确保环境生态的平衡。具体包括:

1、提高施工人员的法律观念和环保意识

2、建立健全相应的建筑环保制度体系

建设施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制度,努力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质量管理。由于大部分的环境污染源同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各个建设施工企业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减少施工中产生的污染源,加强对一些污染排泄物、废弃物等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施工现场的正常秩序,从而提高建筑环保管理的效率和成果。

3、提高施工设备设施的科技含量

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的引进和应用当前先进的、科技含量高的环保型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不断提高建筑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同时,还要对当前使用中的落后的、淘汰的机械设备进行废弃更换,淘汰那些污染严重的机械设备,从而在建筑设备上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加强建筑环保的监督检查

结语: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08)

[2]陈惠芬、珠美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2)

[3]姜治欣,张斌.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J].企业文化,2011(07)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环境保护意识;必要性;方法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在《地理教育国际》中指出,现代公民的环境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还应注重环境价值观的培养,它将直接影响人们在面对环境问题时的决策。200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提出将环境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知,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经之路。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科学知识、个性倾向、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进行环境教育,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进步与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学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必要性

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学生物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次上,还应将部分生物学知识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对知识进行外延。即利用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现象和环境变化规律,甚至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方法

1.深挖教材,利用课堂教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培养他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勇气和担当,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从而利于将来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师是关键。为此,生物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生物课的实用性。

2.教师环境素养的提高与考试内容渗透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身大自然,开展课外环保活动

课余,教师可组织郊游、夏令营等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生物、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在这些活动中,可引导学生了解当地土地、水资源等的污染、保护和利用现状、工厂排污情况等,针对开发与利用当地资源活动中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这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污染和生态破坏就在身边,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1]钟云华,邓睿.中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J].云南环境科学,2004,23(增刊1):93-95.

[2]安雪丽.中学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80.

[3]项德文,张萍.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09-112.

[4]赵彬.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J].科技教育创新,2009,(13):255-256.

[5]张书刚.浅谈中学生物学教学渗透环境意识教育[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429-430.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具体制度赔付

一、背景

二、定义

对于很对人来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能闻所未闻。这一制度在我国一些地方开展了试点工作,但还未全面推向市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当企业在投保这一险种之后,一旦发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就可以由保险公司在一定的限额瘸械E獬ピ鹑巍R环矫婵梢约跚崞笠档呐飧堆沽Γ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快弥补给社会带来的各种损失。有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一条河流污染,将会导致附近居民的基本用水问题无法保障,甚至会因饮用污染水源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这也是这一险种需要推行的重要原因。

三、对保险公司的规制

(一)环境污染评估机制

对于环境责任保险的评估,需要建立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机制,以及追踪评估机制。

1.事前评估。对于需要投保以及续保的企业,保险公司应当建立现场勘查与评估小组,对投保人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划分相应的风险等级,据此确定保险费用、最高赔付限额以及险种。

2.事后评估。当被保险人出现了实际的环境污染损害之后,保险公司仍然需进行实地的考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真实性、程度、范围的评估,确定是否赔偿以及赔偿的数额。

(二)追踪评估机制

当前环境责任保险的评估制度不健全,单靠事前评估可能会导致评估差异。同时,也不乏有企业为了降低保费会虚报环境污染的情况。再者,企业的发展速度快,在投保期间可能建设了新的环境污染项目。因此,单靠事前的评估是不够的,保险公司应当建立追踪评估制度,定期对于被保险人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查,实时更新被保险人的环境污染情况,防止不必要的赔偿金额。

1.专业保险机构和一般保险机构相结合。专业保险机构,主要是指以国家专项基金、税收以及政府补贴支持的国有性质的保险机构。一般保险机构主要是指市场上存在的由市场杠杆调整的保险机构。笔者建议将专业保险机构与一般保险机构结合。首先,对于环境污染风险高的企业,由专业保险机构来承保,受害人权益的保障性更强。环境污染风险低的企业,由一般的保险公司承保,有助于环境责任保险迅速开拓市场。其次,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由一般的保险机构承保,而渐进性的环境污染,其影响大、赔偿数额大,由专业的保险机构来承保,防止一般保险机构因赔付能力不足导致破产,也能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2.保险费率与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挂钩。首先,要对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划分等级,据此来确定保险费率。同时,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对保险费给予一定的减免,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差的企业,提高保险费率,促使企业改革自己的环境治理能力,通过保险费的负担,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对企业的规制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首先,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企业过去的环境污染情况公开,作为保险公司确认是否予以投保,以及如何确定保险费率和最高限额的依据。同时,由于环境责任保险赔偿的数额较大,通过信息公开,可以使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是否虚假投保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企业出现了骗保的情况,可以将其写入社会诚信档案,从而对企业进行强有力的道德约束。

同时,对于政府来说,可以根据企业的投保情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与奖励,并且对于诚信等级低的企业,也应当加大整改力度。最后,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后的罚款上,可以根据诚信档案,加重或减轻处罚。

(二)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顺序

1.受害人的人身损害赔偿及精神损害赔偿;

2.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3.污染物清理费;

4.环境污染的修复费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

1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失衡,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为了使环境保护得到有利地保障,就要在环保工作中加强环境监测,同时培养环保监测人才,提高环保监测技术,使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工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甚至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都形成了严重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人类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全面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地帮助。

2.1有利于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在环境保护中全面实行环境监测,能够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利地保障。那么,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为环保工作服务,就需要结合先进的监测技术,从而利用监测技术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准确地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了全面提高环保力度,就需要准确地掌握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际的污染程度,有关部门才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所提供的数据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2.2为突发性污染提供有利帮助

3环境监测的对策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已经威胁到全球人类的日常生活,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普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那么,为了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环境保护中有效地进行环境监测。使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人员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使环境监测工作得到顺利地进行。

3.1培养环保监测人才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其工作的特点,因此,对于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度要求很高,那么,只有具备专业技术型的人才,才能够胜任环保监测工作。现阶段在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我国严重缺少环境监测的人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就要全面培养环境监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重视环境监测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重视监测人员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环境监测仪器,并且,还要培养环境监测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为环境监测工作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3.2改进环保监测技术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了使环境监测工作得到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先进的监测技术作为有力地基础。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是整个环境监测的核心,也是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尤其针对一些突发性的紧急情况,更加需要环境监测技术的有力支持。从而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地保障。由此可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不仅需要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还要对监测技术进行全面地改进。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与监测效果是成正比的。目前在很多突发性污染事件中,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长期地发展,就要全面改进环境监测技术,进而使其在环保工作提供良好地技术支持。

4结语

参考文献:

[1]马瑛,任洁琼,王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99.

[2]李兆斌.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185.

①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_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

④另外,不仅仅是_______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鹰死亡的原因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此外,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可以有效控制这一药品环境污染渠道,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在居民购买药品时向其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的宣传单等都是有效措施。

阅读回答:

2.选文第②段中两处加点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在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把所填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废弃药品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哪些严重影响?

5.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会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B、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

C、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是预防和治理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的必要手段。

D、要解决药品环境污染应及时回收废弃药品,有必要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

(命题人:岳海民内蒙赤峰市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

参考答案及考点解析:

2.列数字。此题主要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考查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列图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列数字的主要作用是让说明更准确。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3.经由体内排出。此题主要考查对第③段内容的概括。第③段主要介绍了废弃药品进入自然环境途径是“经由体内排出”。

关键词:养护施工;环境污染;和谐发展

Pickto:thispaperforroadmaintenanceeasyconstructionprocessoftheenvironmentcausedbythepollutionproblemwasdiscussed,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rectificationmeasurestoreducepollutionfromconstructiontotheenvironment,promotethehighwaymaintenancebusinessand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

Keywords:maintenance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pollution;Harmoniousdevelopment

1总述

“公路养护”就是对公路的保养与维护,保养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的全过程养护,维护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在全力建设发展和谐社会的今天,公路养护的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清扫、补坑、绿化等,更应赋予创新、节能、环保的理念,促进公路养护事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大量的人力、机械、水泥、沥青、石料等,极易引起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2.1空气环境的污染

空气环境污染是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污染问题之一。拌合石料及养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跣刨、机械行驶产生的扬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加热后的沥青散发出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1];同时,料车、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CO、氮氧化物、SO2等,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2.2噪声污染

养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噪声、机械噪声及施工噪声。公路养护过程中,机械、车辆运行使用产生的噪声会对周边居民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3水资源的污染

养护施工同时产生的生活污水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由于路基排水不畅、养护的不到位或是路面清理不及时,施工废水或降雨形成的路面径流与路面污染物混合,会对周围水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2.4固体废物污染

养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开挖出的弃渣、废弃的水泥等散装材料、多余的零星材料、施工同时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散落的土石,对于这些固体废物,若任意处置或放任不管,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5生态环境污染

老路改造施工项目经常需要改移线路或拓宽路基,在这过程中,会造成地表植物被破坏、地形改变,恶化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加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养护施工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3.1缺少环保“顶层设计”

3.2环保意识不高

3.3缺少专业人才及环保投入

大部分养护施工单位缺少专门的环保负责人及专业的技术人才,不懂如何预防环境污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不能妥善处理,由于缺少监督,针对环境保护的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对环保投入力度不大,不愿主动购买一些保护环境的设施,不愿引进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环保专业人才、设备设施的极度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路养护环境保护的发展。

4养护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4.1树立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作为公路养护人员尤其要注重环境保护,坚持绿色施工,清洁养护。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环保知识及环保法规,不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养护施工过程中,实行环境保护专人负责制,由专人或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环保措施及标准,施工前进行环保技术交底,同时加快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尽量减少养护过程中对社会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4.2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4.2.1减少大气污染

对于施工现场、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要经常洒水防尘;拌合设备应加设除尘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运行正常;施工中粉状材料应采用罐装或袋装,严禁散装运输;土方、砂石料等材料的运输应有篷布遮盖,避免扬尘;雨天和大风天气应将堆放的施工材料用篷布遮盖。

4.2.2减少噪声污染

养护作业时,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在同一地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加强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噪声;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减少施工对沿线居民的干扰[2],无特殊情况禁止机械深夜作业。

4.2.3防止水质污染

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应集中处理,防止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污染水源;防止油类、化学品等污染物落入河道;地表清除物及时清运,不得倾倒在河道附近;施工机械应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修补路面时挖除的废料、剩余的残料等尽可能再生利用,不能利用的应远离河道或定点掩埋。

4.2.4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设置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严格禁止施工人随意乱采乱挖沿线的植被资源;及时进行边坡绿化,尽量减少边坡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4.2.5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旧水泥路面翻修改造项目中,积极推广碎石化技术的应用,节约材料的同时,减少水泥碎块垃圾的产生;修补沥青路面的时候,推广纤维封层技术,微表处修复车辙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既简化施工、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

4.3落实环保专人负责制

由于缺少专业的环保技术人员和专门的环保管理人员,往往环保政策规范得不到落实,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很多新技术、新理念不能得到推行。落实环保专人负责制度,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有助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有助于施工前期的环保预防,有助于突况的环保应急,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5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养护的范围和责任也越来越大,提高公路养护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清洁养护,减少养护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才能促进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成峰,浅谈公路养护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青海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1环境检测类型

1.1研究性环境检测

研究性环境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某个科学项目所做的检测。例如某个地方需要确认是否适合某种生物制度生存,或者确认某个地方的环境气候对于动植物生长是否会产生影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对该地区进行环境检测,然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以上问题的答案。研究性环境检测基本上都是环境科研单位进行,这些单位都会有国家认证资格,会出于自身的目的进行研究,还可能是受到了委托进行研究性环境检测。

1.2监视性环境检测

监视性环境检测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治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因此监视性环境检测是定期和长期性质的。监视性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成分含量,从而推断污染物的增长趋势,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环境治理方案。监视性环境检测使环境污染治理更有针对性,通常由环境监测站进行。

1.3带有特殊目的的环境检测

带有特殊目的的环境检测主要指的是环境检测的目的较为特殊,例如需要对污染事故进行及时治理,就需要立刻对污染现场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污染源和扩散范围,并且采取治理措施。这种环境检测不是长期的,也不是处于研究目的,因此环境检测的方式和技术等都比较特殊。环境检测之后,还需要根据事故严重性进行事故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责任划分,并且对个人和部门进行考核,政府部门也可以据此实施咨询。以上的评估、考核咨询等都是环境检测的特殊目的,针对这些目的采取的环境检测就属于特殊的环境检测。

2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分析

2.1智能化检测系统得到推广使用

2.2实施区域化环境治理

2.3提高环境治理的技术含量

环境治理实际上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如果治理技术落后基本上很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现代环境污染情况更加复杂,治理难度更高,传统的环境治理技术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环境检测确定污染源以及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通过分析污染物成分类型以及含量等信息,就能够判定何种治理技术能够对污染进行治理。如果传统的治理技术无法进行有效治理,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这就提高了环境质量的技术含量。而且环境治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也会使我国整体的环境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2.4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3]。

3应用环境监测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3.1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

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提升环境治理效果的基础。在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区域环境污染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所使用的环境监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治理方案,才能使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

3.2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

众所周知,各个地区污染源不同,环境污染类型也不同。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来展开各项工作。通过准确全面分析监测区域的实际污染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合理选择应用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对策,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环境监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监测人员必须要明确检测重点、难点以及主次检测内容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做好对严重污染区的监测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环境治理方案和环保对策,有效控制污染源,避免环境污染。

3.3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开展

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至关重要,能够加快环境治理进程。在环境监测之前,首先要对监测区域的污染状况形成一定的认知,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方案,并严格遵循该方案展开布置各项监测工作,在确保其合理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3.4针对人为污染进行重点监测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部分人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导致在生活中存在乱排乱放行为,其中主要以工业、生活废物为主,这些废物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生态平衡。部分企业受到经济利益、资金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乱排乱放行为,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在农业发展中,很多农户过度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给水源及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环境监测部门要重点做好对人为污染行为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人为污染。通过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所发现的乱排乱放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使更多企业及个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环保水平。

4结束语

[1]李贞宇,路伟,李静,严彦.浅谈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49.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垃圾;生活废水;环境保护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达的象征,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城市环境日渐突出,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目前我国城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的大气进行了监测,中国就有8个城市在全球10大污染城市之中。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普遍超标,在调查的三百四十多个城市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浓度的城市占64%,30%的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规定浓度。

(1)二氧化硫排放

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是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就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

(2)悬浮颗粒物污染

有关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多数大型城市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主要来自本地粉尘及沙尘暴。其本地粉尘主要来自于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工地、建筑工地和市政管线工地等。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现象也逐渐频繁,大规模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给人民生活环境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机动车尾气排放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量就直线上升。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在经济发展,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总量逐年上升。而汽车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这就造成了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日趋恶化,每年全国因大气污染问题导致的死亡人数就高达17.8万人。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一旦超过环境自身所能承受的的净化能力,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这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2.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人,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一直高居不下,严重污染城市的水资源。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的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400吨,其中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几乎相等。

(1)工业废水

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一些违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小作坊,其污水排放量在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中占有一定地位。

(2)城市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相比工业用水却在逐年增加。1997年比1990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就增加了一倍,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13.6%。全国各地生活污水对当地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响都十分严重。例如,在一些发达地区,重庆市生活污水则产生了当地水体中68%的化学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日趋恶化的水污染,已对人们的生存、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3.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现象。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生活废弃物、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而这些垃圾在处理方式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市垃圾填埋

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来处理城市垃圾,不但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和危害。特别是填埋场的城市垃圾渗沥水,没有进行收集和处理,导致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

(2)城市垃圾堆肥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肥是用混合收集的城市垃圾生产出来的堆肥,但其肥效低、杂质多、成本高,不能用于农田,也影响其市场的发展。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及污水等未进行有效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3)城市垃圾焚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才刚刚兴起,目前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国内的技术设备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正常运转和满足污染控制标准。

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1.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可以有3个解决方案;

(1)调整产业结构

调节产业结构,对污染严重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进行淘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

(2)改变能源结构

改变我国的传统能源结构,不在使用煤炭,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新能源,降低大气中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对环境的污染。

(3)城市绿化建设

采用生物措施,以植物绿化城市,有效地防治城市大气污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的气比例的作用,以此减少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

2.对于城市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防治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进行集中处理:城市要建立专门的城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尽可能地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进人城市废水理厂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但工业废水的水质必须满足进人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对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业废水,应在工厂内部先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使水质满足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并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加强宣传

节约用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城市居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良好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加强城市水污染的宣传,增强国民意识,循环用水,形成人人爱水、处处节水。对水环境的治理工作的开展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将回用水用于工业冷却或洗涤、城市绿化带灌溉、道路冲洗等,既可缓解水资源紧张,又可减轻水污染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加强管理

城市水污染不仅影响着环境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加强城市废水的回收利用,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引导各部门对再生水的利用。。强化城市污水处理措施,完善配套污水管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通过有效途径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真正实现城市水体污染的综合科学治理。

(3)加强监督

增强法律意识,对已经颁布的城市水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学习。强化执法力度,严格实行监督政策。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排查,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效率不高的现象。

3.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手段

垃圾污染要从量上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改善垃圾回收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1)破碎技术。便于城市垃圾进人填埋场,可以预先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有的低温破碎和混式破碎等。

(2)焚烧和热解技术。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可以使有害的废料分解成无害的物质。此外,近年来由于垃圾中可燃物比例的逐渐增加,我们把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综合利用。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同时还可以从废品和废渣中提取金属,是垃圾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三、结语

随着科学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在逐渐提高,但城市环境却逐渐恶化。在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需要解决问题。在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研发新的防治措施,更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创建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等是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生态农业和农业环境污染是农业环境主要内容。其中对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的良性循环模式进行研究属于生态农业工作范畴;而农业环境污染除了与农业环境安全保障有着密切的关联外,也以高标准、高要求对人类保护环境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措施

1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资源和环境定居在了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位置上。然而,依照目前的形式来看,农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发生了较为突出的矛盾,具体存在问题如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国领土面积相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则处境是岌岌可危。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将近1.3亿公顷,实际总量为19.2亿亩,但人均耕地仅0.1公顷,占世界平均水平约4.5%,不由分说,我国耕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虽然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的也存在严重的短缺,但相比于水资源短缺问题还相对良好。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仅占世界水平的1/4左右,约2000立方米。但目前我国已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由于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大大地制约着我国的农业发展。

2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农村算是生态资源的原始部门,因此,抓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是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基础。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的可再生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科学、合理地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目的。

2.1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生产意味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是人们在对自然界进行着无期的索取,而自然资源并非无限的,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除此之外,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与人的承受能力是一致的,并非无限度的。而且自然资源还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将可再生资源利用不当,也会使其沉入不可再生资源行列,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2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2.3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规划和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力争将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目标充分实现,以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融合为一体,使其相互之间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实现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目标。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中,生态农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已将生态农业列入其中。这一重大举措使得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拥有的良好前景。

2.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对保护环境逐渐高度重视了起来。保护环境就是要确保现有的资源在不被受到破坏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一步进行改善,促进环境的优化发展。由于人类发展对于农业具有特殊依赖性,目前,农业占据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而环境是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食粮,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已是刻不容缓。

3结语

总之,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等是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资源和环境定居在了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位置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1]肖君泽《发展休闲农业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

【关键词】环境监测问题对策研究

一、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对象

(二)监测水平评价

我国环境监测后的监测数据非常庞大,根据目前的标准卡来对当地环境的污染物是否超标进行判断,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只是从数据的表面进行判断,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缺乏科学性,其监测结果不充分,不能准确的判定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

二、针对我国环境监测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监测数据

在购置先进的功能多样并且有很好的针对性监测分析仪器会导致采购成本加大,并且操作过程复杂、在维护机器上面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对操作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要高。因此,对于某些单位,只需要使用,而不需要去花费金钱和劳动力去购置先进的监测分析仪器,这就需要保证共享大型的监测分析仪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金钱和劳动力的浪费。

(二)监测数据灵活性解决突发的环境问题

在环境有突况产生时,我们首先要通过环境监测技术来判断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为突况准确有效地处理提供依据。在突况解决后,我们还应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多次多种方式监测手段进行证明,必须确保对此次情况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抑制下次环境污染的突况的产生。

(三)在竞争的基础上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竞争体系尚处在初步阶段,日后我们必须不断摸索和对经验进行总结来逐步建立竞争体制,从而形成一套规范的、科学的、整体的、有效的环境监测竞争体制,从而加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为了日后环境监测工作不具有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提高监测结果的工作效率,我们必须采取先进的方法,对监测结果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编写出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报告和对具有特征性的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总结。

环境监测涉及范围广泛,并且复杂多样,但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监测数据缺乏科学的分析、监测后措施采取不当等等,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会跨越式的发展着,并且会晋身为国际环境监测中的先进水平。

[1]马晓晓,方土,王中伟等.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环境科技,2010,(S2).

THE END
1.“12?4”国家宪法日!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12?4”国家宪法日!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 2024年12月4日 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12月1日至12月7日 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 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即将到来之际 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zA1NjU5Mg==&mid=2661347155&idx=2&sn=2572f4e40fcdc2550fce85b83f140a76&chksm=f173e1f81c3229f665e87abfe529b41446909ec257351520c57ee4ce9e64b4749662098fd61e&scene=27
2.国家法律规定节日有哪些有什么关于法律的节日有关法律的“节日” 【导读】有关法律的“节日”。为方便广大考生,金标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备考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法检考试网。 一、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为了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消费https://www.jinbiaochi.com/qgjsgz/news_35800.html
3.国家法律规定假日有哪些律师普法国家法律规定假日有哪些 普法内容 根据我国有关法定节假日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有以下11个: 1、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普通法定节假日,全国人民一同放假; 2、以下五个为特殊节假日,特殊人群才有放假资格:妇女节——妇女可以放假半天,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https://www.110ask.com/tuwen/3696338381748353866.html
4.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专家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https://mip.64365.com/zs/820872.aspx
5.我国法律上的“假期”众所周知,休息休假权是我们每个劳动者都应该享受的权利,作为劳动者需要了解可以享受哪些假期?同时,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假期管理也成为劳动用工领域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了解有关假期的规定,本文将对我国法律上的种种假期做一初步总结。 一、法定休假日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19127870_423325778.html
6.休息日培训员工,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一、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可以主张的加班费有几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加班费可以分为三种:延长劳动时间加班费、休息日加班费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2650159
7.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民事诉讼知识: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2. (单选题)我国法律规定,关于一审普通程序中,符合诉讼终结的表述是( ) A. 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B. 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C.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D.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https://gs.huatu.com/2022/0318/1628652.html
8.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休假的是()。国际法仅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公海仅对沿海国开放。()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可以处以死刑。()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国https://www.shuashuati.com/ti/be0dd28c9f57440fa1fbdb3312e7a48a.html?fm=bd6645521d885d47ca61ff491c678c9a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