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婚内财产协议书成为了许多夫妻保障自身权益、明确财产归属的重要方式。但如何撰写一份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书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要想使婚内财产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以下几个要点必不可少。首先,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签署的,不存在任何胁迫、欺诈的情况。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在签署协议时,应当是出于真实的意愿,对协议内容完全知晓并且同意。其次,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比如,不能约定剥夺一方的基本生活权利或者限制其合法的人身自由。再者,协议应当明确、具体地约定财产的范围、归属和管理方式。不能含糊不清,避免日后产生争议。例如,对于房产,要明确具体的地址、面积、产权归属等信息。最后,协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亲自签名、注明日期。
在实际情况中,婚内财产协议书可能会存在一些争议点。其一,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约定。很多时候,夫妻在协议中可能没有对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做出明确约定,导致在债务问题上产生纠纷。所以,在协议中应当清楚地说明哪些债务属于共同债务,如何分担。其二,协议的变更和撤销。有的夫妻在签署协议后,可能因为情况发生变化想要变更或者撤销协议。这就需要注意,变更和撤销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不少夫妻会考虑对婚内财产协议书进行公证,以增强其法律效力。首先,公证可以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机构会对协议的内容、签署过程进行审查,确认符合法律规定。其次,经过公证的协议在证据效力上更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公证并非是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即使不公证,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也是有效的。然而,公证可以为协议的执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