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读后感(通用17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圈正义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罗翔老师真实的内心,看到一个真正高尚的灵魂,我看到一个时刻在自省,时刻在反思,不放纵自己的人,我看到一个将正义看得无比重要并且时刻为之努力的人,一个将人性置于最高处并时刻和邪恶的灵魂作斗争的人。我知道人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做到这些,虽不能至,心向之,一个人能有这样的觉悟,在我心中便已经能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灵魂了。一个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战胜自己不是一个时刻而是每时每刻。

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之一,现在的我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深有体会。法律约束着我们的行为,给我们的行为设置了一个框架,所有人都不得越界,但是法律只不过是对人性的最低要求,没有触犯法律的恶人也比比皆是。所以在法律之外,我们人类更伟大的是我们在对抗人性恶魔中达成的共识,即道德约束。这也是体现人类尊严的地方,他让我们脱离原始的粗鲁,给我们带来了安宁的生活。

最后,我为人们因为自己卑鄙的猜测和无端的诽谤使得罗翔老师退出网络感到心痛。走在正义和道德这条路上,罗翔老师一定也很辛苦,在此,向罗翔老师示以由衷的钦佩。借以这本书,共勉。

看完之后,你会觉得搞法律的人并不是那么冷冰冰的,也不会像影视片里那些律师一样,什么人情都不讲的。

在这本书里面,体现了作者浓浓的人文情怀。他在本书中运用了自成一家的笔调,饱含真诚地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权力的理念与现实。

本书不仅能够启蒙读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可以帮助读者去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

历时一个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不想为自己的懒惰找任何借口,直入主题,谈谈读后感受吧。

感触蛮多,由点连成面,渐成一片美丽的湖泊,各处都有摄人心魄的美,这种美便是罗老师在法律写作中展现出的思想深度与人格魅力。在罗老师心中,有一个超验的圆,她的名字叫“正义”。

书籍以“正义”为名,也是围绕“正义”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的,但可爱的你若把这本书当作古板的“正义说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此书并没有一本正经地劝人向善,而是从一个法律从业者的视角,讲述现实案例所折射的法律局限,探讨形形色色的道德难题:情与理发生了冲突,如何解决?舆论能够绑架司法吗?法律如何体现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诉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书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加之法律人细密的逻辑,严谨的措辞,直让人拍案叫绝。

说理,并不是此书的终极目的。本书随处可见的`理论碰撞与思维激辩,体现了罗老师更深层次的表达诉求——从超验的哲学高度,普世的道德角度,寻找永恒的人间正义与世间真理。书中也不乏“劝人”“警世”的佳篇名句,饱含着一代教书育人者“改良社会”的殷切期望。

作者一笔一言,情感真挚,有时下笔难免过于用力,教人找出了“说教”的痕迹,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体会此书激荡的争辩与细腻的哲思,也不妨碍读者去领略道德的崇高、法律的美妙。

此书,需要遇上“适合”她的读者,因她所讲的虽本就是现实生活,却与金钱、权力、地位、人脉统统不相干,换句话说,她并不能教我们如何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故而,阅读者有之,但弃之者更甚。希望那些半途而废之人,有一天能够偶尔回想到阅读的美好,重新拾起这类并不“讨喜”的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虽至贵,却也只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在天地预设的宇宙法则和能量面前,人类无比脆弱。然而既然自诩为万物之灵长,人类就必定要建立自己的规则。非如此,则人、物将混沌一体,别无二致,人类也即彻底“人将不人”。这就是定义公平正义的社会法则。

罗翔教授所著的《圆圈正义》就是以严谨的'笔触、以社会热点事件为载体,为人类社会最核心的精神基石——公平正义作了最真诚的诠释和刻画。

人为什么需要公平正义?因为人需要尊严。人为什么需要尊严在穆勒看来,人的尊严是不言自明的;在我看来,人的尊严是人在宇宙中存在的证明,是人对于宇宙万物的宣言。

数千年来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不断奋争。面对宇宙无处不在、可循或不可循的物质能场,人类的伟大体现在其广袤的精神域场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独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沐浴在公平正义之光之下的享有尊严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人类不言自明的尊严天然不可剥夺的气质。

THE END
1.《工会理论研究》(第189期)读后感《工会理论研究》(第189期)读后感 认真读了一遍这个期刊,理论水平确实高,尤其是第二篇《探析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果》,这篇文章的作者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黄皓,我最近还听过他的视频直播培训,认真学习了他关于司法裁判中的观点,其中关于离职员工是否发放年终奖问题,应用到我最近代理的一个https://www.jiaxuanwl.com/1148.html
2.关于法律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关于法律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法律观后感1000字左右 作文一:《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 》4800字 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以下是本网站小编为各人经心保举的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接待阅读珍藏,盼望对您有所资助。篇一:执法职业读后感1000字这是霍姆斯在给哈佛大学本科生演讲的一篇竣事文。从这一篇文章中,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61121.html
3.法律读后感(精选8篇)篇1:法律读后感 【内容摘要】“法律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博登海默对法律的独特理解,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其本质上就是对法律、权力、权利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种解读。要使权力支持和尊重法律,国家制度必须蕴涵权力制衡机制,并进一步扩大权利保护机制。只有权利和权力的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转型社会的法治化进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ohu1ut.html
4.荣华言谈:《法律帝国》读后感在德沃金的法理学体系中,有四个主要的观点(它们构成了当代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判并超越法律实证主义(哈特);第二、坚持认为法律理论依赖于政治与道德理论;第三、把法律理论根植于一种解释理论;第四,将平等的政治价值作为法律理论的核心部分。这四部分前后是联系在一起的。法律实证主义是德沃金的直接http://clxfy.huna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09/11/id/1713532.shtml
5.法律知识读后感10篇(全文)通过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从今以后,我们儿童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法律知识读后感 第2篇 【关键词】法律;秩序;正 义;权力;权利 《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是美国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花费30年心血完成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9orrq8f.html
6.法律之门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pdf法律之门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pdf 2页内容提供方:叫我小学生 大小:512.43 KB 字数:约1.43千字 发布时间:2021-11-02发布于未知 浏览人气:8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之门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02/8005010076004030.shtm
7.富勒:《法律的道德性》读后感(全文)摘要 在本文作者看来,《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仿佛是对H.L.A.哈特回应,而富勒与哈特论战的导火索是1957年公布的《委员会关于同性恋罪错和问题的报告(Report of Committee on Homosexual Offences and Prostitution)》,也即沃尔芬登委员会报告。在沃氏报告中以及在哈特所著的《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对法律与道德的关https://www.360doc.cn/article/21644671_1089482245.html
8.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六篇【篇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 最近,“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各方共同强调的一个话题 ,国家机关 、官员 、学者 、记者和其他民众 ,都在引进当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的时候 ,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处理 ,不可以有任何例外和违反法律的行为 。 比如,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管理问题 ,政府机构面对各种服务和政策问题https://www.ndcksc.com/zuowen/131899/
9.论法的精神读后感(合集三篇)司法公正的价值理念 ,应该是一名法官不可缺的法律信仰 。当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 ,需要这样的价值理念作为指导 ,也即这样的法的精神 。 【篇2】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在《论法的精神》这部巨著中 ,孟德斯鸠认为公民自由分为两种:哲学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 。哲学上的自由是意志的自由 ,而政治上的自由则是与https://www.scfaying.com/tongbuzuowen/51897/
10.《法治之光:感悟法律精神与智慧的文章启示录》五、法治文章读后感100字——法治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阅读这篇法治文章让我深感法治之光的力量。法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法治的照耀下,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繁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通过阅读这篇法治相关文章,我们感悟到了法律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法治不https://www.yanggu.tv/webgov/aizhishi/270983.html
11.哈特《法律的概念》之读后感自然法学派 分析实证法学派 新分析法学派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BZX201635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