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启律师致信最高检最高法:请紧急关注民营企业家李伟平冤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84)

第二十二条运输爆破器材,由收货单位凭物资主管部门签证盖章的爆破器材供销合同,写明运输爆破器材的品名、数量和起运及运达地点,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方准运输。

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购买爆破器材,需要运输的,应当在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购买证》的同时,申请领取《爆炸物品运输证》,凭证办理运输。

货物运达目的地后,收货单位或购买单位应当在运输证上签注物品到达情况,将运输证交回原发证公安机关。

在市内短途运输爆破器材时,可以免办《爆炸物品运输证》,但必须事先通知市公安局,并严格执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运输爆破器材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载车、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运输规则的安全要求。

(二)货物包装应牢固、严密。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不准混装在同一车厢、船舱内。装载爆破器材的车厢、船舱内,不准同时载运旅客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三)爆破器材应当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和人烟稠密地区的车站、码头装卸。装卸爆破器材的车站、码头,由当地公安机关会同铁路、交通部门协商确定。

(四)装卸爆破器材,应当尽量在白天进行,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安全操作。装卸人员必须懂得装卸爆破器材安全常识;不懂安全常识的人,必须事先经过教育。装卸现场,应当设置警戒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六)运输爆破器材在途中停歇时,要远离建筑设施和人烟稠密的地方,并有专人看管,严禁在爆破器材附近吸烟和用火。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中,存在不安全隐患,经指出仍不改正的,公安机关有权责令限期进行整改或停业整顿。对屡教不改的,县、市公安局有权吊销其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时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制造、贩运、销售爆炸物品和私藏、私带、滥用、盗窃爆炸物品的,公安机关除没收其爆炸物品外,应视情节轻重,属于个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警告、罚款、拘留处罚,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单位的,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4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临时存放爆破器材时,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地方单独存放,指定专人看管,并报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临时小量存放的,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向乡人民政府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公通字[2008]36号)

第二十八条[强迫交易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被害人轻微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元以上的;(三)强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强迫三人以上交易的;(四)强迫交易数额一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千元以上的;(五)强迫他人购买伪劣商品数额五千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一千元以上的;(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八】

【强迫交易罪】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六条【单位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三百三十八条至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3、司法解释

1、2003年6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非法采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一)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

2、200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六十八条

[非法采矿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或者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五万至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

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一)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1991年5月1日施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第十七条规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2007年6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第三十八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因刑法》

一百三十三条【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解释》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催收非法债务罪】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第四,在案证据均证实李伟平没有寻衅滋事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也没有寻衅滋事的行为。

辩护人认可一审判决书认定的第三起第四起第五起第六起第九起事实,但所有涉案人均没有寻衅滋事的主观故意,目的明确,直指特定对象债务人,并采取不当的方式进行追讨欠款。若不当的方式涉嫌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犯罪的,以所犯的罪予以追究处罚,而不成立寻衅滋事罪。对此,两高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最高法也有明确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寻衅滋事罪要求行为人具有寻求刺激、发泄情绪、

逞强耍横、无事生非的犯罪动机。而这五起案件均事出有因,是“被害人”有过错不归还到期借款所引起的。虽然追讨债务的方式各异甚至有暴力催收行为,但都是依据合法的借款合同,唯一目的就是让欠债人偿还欠款,完全不具备无事生非、逞强耍横的流氓动机和目的。

第一条第三款规定:“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13日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3669号建议的答复:王文华代表,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人为扩大寻衅滋事罪适用范围、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0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THE END
1.八类重大刑事犯罪是哪些1、八类重大刑事案件在《刑法》第17条中的解释为主要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https://m.66law.cn/v/wenda/866092.aspx
2.刑事定罪要满足四个要件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此外,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犯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55285172907084&wfr=spider&for=pc
3.[渝粤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刑法参考资料19、【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行刑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313条的解释 C、我国《票据法》第102条关于票据欺诈行为刑事责任的规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干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88387
4.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33. 派出所民警小李在办理一起吸毒案件时,将违法行为人传唤到公安机关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1);情况复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以下关于(1)(2)填写正确的是:___ A.(1)8小时 (2)12小时 B.(1)8小时 (2)24小时 C.(1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29216
5.题库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 罪。(A) A.受贿 B.贪污 C.侵占 D.滥用职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论处。(D) https://www.fjph.com.cn/ShowInfo.aspx?id=181360
6.法律解读科普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释】本条是关于制定刑法的目的和根据的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cxODE5Mw==&mid=2247500427&idx=4&sn=f702fe6a433687f46ab59332b5291db2&chksm=f90f7955ce78f04383484c3ef8812d78d62db517fd5e1652d49554205b11d19829f21e43120c&scene=27
7.非法捕捞可能构成犯罪,这些“禁捕”知识点不容错过!哪些区域禁捕?禁捕时间多长?哪些行为涉嫌非法捕捞?非法捕捞有可能触犯刑法哪些罪名?……这些不容错过的“禁捕”知识点,江苏公安一一进行了解答。 △非法捕捞水产品嫌疑人 1.什么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之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https://www.xdkb.net/m1/js/20200728/106298.html?_start_time=1653555666576&isPc=false&isMobile=true&res=%2Fr%2Fcms%2Fwww%2Fdefault&mobileRes=%2Fr%2Fcms%2Fwww%2Fmobile
8.2024年刑法第118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图片新闻导读:刑法第118条主要规定的是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该罪行涉及到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 刑法第118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8条,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行为对象:行为人必须针对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进行破坏。这里的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变电、https://www.maxlaw.cn/n/20240405/11039689235000.shtml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列行为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 A. 黄某因收到凉透的外卖,将阳台上的灭火器从35楼扔下,砸中楼下送孙子上学的李某,致其当场死亡 B. 谭某乘坐公交车时因观看某网红直播未听见到站提示,车辆启动两分钟后才发现坐过了站https://www.shuashuati.com/ti/8130e32701ec4c8abae44839a8411b49.html?fm=bddb9652200fe186a79af54636bbc9c25f
10.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摘要】污染环境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的罪名。本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严格责任在环境刑法中没有也不应有存在的余地。对于本罪共同犯罪形态中呈现出的各种样态应根据情况分别处理。本罪的客观方面包括违法前提、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三个要素。其中,对本罪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可引入因果关系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