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将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24)

B.为他人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

C.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

D.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

第1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2题

A.3000元

B.2000元

C.1000元

D.5000元

第3题

A.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B.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C.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

D.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

第4题

第5题

A.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B.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C.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十日以下拘留

D.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逃匿的,处十日以下拘留

第6题

A.防洪法

B.治安处罚法

C.行政处罚法

D.刑法

第7题

A.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C.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D.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未按照规定报告的

第8题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人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行,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9题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第10题

A.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规定的开设赌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周边地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以吸引中华人民共

C.和国公民为主要客源,构成赌博罪的,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不构成犯罪

D.实施赌博犯罪,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11题

1.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

3.搜题卡过期将作废,不支持退款,请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THE END
1.八类重大刑事犯罪是哪些1、八类重大刑事案件在《刑法》第17条中的解释为主要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https://m.66law.cn/v/wenda/866092.aspx
2.刑事定罪要满足四个要件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此外,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犯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55285172907084&wfr=spider&for=pc
3.[渝粤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刑法参考资料19、【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行刑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313条的解释 C、我国《票据法》第102条关于票据欺诈行为刑事责任的规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干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88387
4.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33. 派出所民警小李在办理一起吸毒案件时,将违法行为人传唤到公安机关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1);情况复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以下关于(1)(2)填写正确的是:___ A.(1)8小时 (2)12小时 B.(1)8小时 (2)24小时 C.(1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29216
5.题库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 罪。(A) A.受贿 B.贪污 C.侵占 D.滥用职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论处。(D) https://www.fjph.com.cn/ShowInfo.aspx?id=181360
6.法律解读科普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释】本条是关于制定刑法的目的和根据的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cxODE5Mw==&mid=2247500427&idx=4&sn=f702fe6a433687f46ab59332b5291db2&chksm=f90f7955ce78f04383484c3ef8812d78d62db517fd5e1652d49554205b11d19829f21e43120c&scene=27
7.非法捕捞可能构成犯罪,这些“禁捕”知识点不容错过!哪些区域禁捕?禁捕时间多长?哪些行为涉嫌非法捕捞?非法捕捞有可能触犯刑法哪些罪名?……这些不容错过的“禁捕”知识点,江苏公安一一进行了解答。 △非法捕捞水产品嫌疑人 1.什么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之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https://www.xdkb.net/m1/js/20200728/106298.html?_start_time=1653555666576&isPc=false&isMobile=true&res=%2Fr%2Fcms%2Fwww%2Fdefault&mobileRes=%2Fr%2Fcms%2Fwww%2Fmobile
8.2024年刑法第118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图片新闻导读:刑法第118条主要规定的是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该罪行涉及到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 刑法第118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8条,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行为对象:行为人必须针对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进行破坏。这里的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变电、https://www.maxlaw.cn/n/20240405/11039689235000.shtml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列行为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 A. 黄某因收到凉透的外卖,将阳台上的灭火器从35楼扔下,砸中楼下送孙子上学的李某,致其当场死亡 B. 谭某乘坐公交车时因观看某网红直播未听见到站提示,车辆启动两分钟后才发现坐过了站https://www.shuashuati.com/ti/8130e32701ec4c8abae44839a8411b49.html?fm=bddb9652200fe186a79af54636bbc9c25f
10.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摘要】污染环境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的罪名。本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严格责任在环境刑法中没有也不应有存在的余地。对于本罪共同犯罪形态中呈现出的各种样态应根据情况分别处理。本罪的客观方面包括违法前提、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三个要素。其中,对本罪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可引入因果关系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