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为了增加学生们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学生们的法律安全意识,学校往往会召开以法律法规为主题的班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法律法规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峻,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常常会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学问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损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根本的交通规章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标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学问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加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爱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争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预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学问、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现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现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展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现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查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小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觉不法侵害,树立自我爱护的意识、士气和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敬重规章,敬重权利。

(2)力量目标:初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简单性,具有根本的道德推断和区分是非的力量;初步把握辩证思维力量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力量,学会运用自己的才智,机灵英勇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加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力量;培育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力量,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力量,增加寻求法律爱护的力量。

(3)认知目标:帮忙学生熟悉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觉性;擅长运用才智爱护自己,懂得用法律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用才智爱护自己。

教学难点:

提高警觉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导课

新授同学们,下面听教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谈天,熟悉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状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依据你们的猜想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生:......

二、提高警觉过渡

1.播放影片

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缘由是什么呢?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缘由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觉,轻信网友。(板书:警觉)

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留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才智)

师:当遇到这种状况时,我们依据环境和状况不同,方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断录像。(出示录像)

师:教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

师:遭受不法分子侵害,有力量将其制服时,固然要英勇地同其博斗,力气悬殊大的,可以实行敏捷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

4.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受过不法侵害的经受吗?通过今日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日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觉,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才智爱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爱护自己。只有我们多把握一些自我爱护的本事,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3、播放音乐,齐读儿诗

一、教学内容: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1、大致了解安全常识,尽量保护自己。

2、基本理解常用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在发生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祝你平安》导入主题:

祝你平安,祝愿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生都平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生活当中也充满了一些意外。安全第一,自己的生命健康总归是第一位的,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二、具体提问:

1、生活当中有哪些意外情况,或者在哪些方面,我们要注意安全?(个别+补充回答)

比如有:火灾、用电安全、煤气中毒、交通事故、突发病症,遇见被偷被抢等等。

2、遇见这些紧急情况我们能不能慌张?为什么?

不要慌张,在情绪上要镇定,因为越是慌张,对事情的处理其实越不利。

三、接下来,我们逐一看遇见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1.案例情景:隔壁邻居家着火了,烟雾很浓。而且有蔓延的趋势。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讨论回答)

3.案例情景:半夜起来,忽然闻到煤气味道,怎么办?(小组讨论回答)

千万不能开灯。然后,立刻开窗通风,关掉煤气阀门。第二天请人来检查煤气管道。

4.案例情景:遇见被偷被抢,你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回答)

5.案例情景:自己突然感到不舒服,仿佛要晕倒,或者周围有同学突发一些突发疾玻(讨论回答,补充回答)

首先要暗示自己,要镇定,不要惊慌,尽量让自己坐下来,向周围人求助。如果是其他人,要及时拨打120求助,在救护车没有到来之前,也要因地制宜进行抢救,向附近人求助。

6.过马路和骑车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道。骑车要慢一些,不要飞跑,不要和机动车比赛,不要骑到机动车道上,不要一边骑车一边听音乐,不要三五成群一起走。

请同学复述发生以上情况怎么办,请同学讲讲自己有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和经历,或者听到的,看到的,都可以。

四、活动总结:

生命可贵,希望大家记得以上各点,以防万一,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学会区分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分析网络的利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辩证思考问题,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清网吧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远离网吧,珍惜在校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怎么正确认识中学生在网吧上网问题?

2、教学难点:怎么样避免上网成瘾从而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三、教学过程:

老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起立问好!有个伟人说过一句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终究是你们的”这个人是谁啊?

生:XXX

老师:大家怎么样理解XXX的这句话?

生:略

师:世界是青年的,是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担负着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不是每一个青年都做好担负这种准备了呢?不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视频。

师:看完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触?

教师总结:

据专家统计,青少年犯罪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所有犯罪的60%左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沉迷于网络中各种暴力游戏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今天一起探讨一下网瘾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每一个青年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上网成瘾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我们同学分组展示我们收集的素材。

【活动阶段】

活动一:学生展示上网成瘾的危害——自主学习

老师:同学给我们展示的素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心动不如行动!接下来让我们来观看小品表演《网络下的罪恶》。

活动二:小品表演《网瘾引发的罪恶》——角色体验

小品主要内容:两位男同学因上网费的问题敲诈勒索女学生,女学生报警,警察批评教育,两位男同学痛哭流涕写下保证书,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坚决告别网络游戏。

师:谢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未成年人为什么会上网成瘾?怎么样去避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分组讨论这俩个问题。

活动三:分组讨论,专家点评——合作学习

(1)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有哪一些?(注意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学生回答:

青少年的自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

学习压力过大,学生课余生活缺少乐趣,

社会教育内容贫乏,一些颓废、低俗的文化流行等。

(2)怎么样避免上网引发犯罪行为的发生呢?

定时限量,请人监督,定时检查;注意力转移,可以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目标成就激励法;座右铭法。

师:刚才大家一说了自己看法,下面请我们的两位嘉宾老师谈一谈他们的看法。张庭长,您对中学生上网成瘾引发违法犯罪的原因做怎么的解析呢?大家掌声感,张庭长精彩的分析。下面我们请高老师帮我分析一下怎么样避免上网引发犯罪行为的发生?

活动四:专家寄语,学子誓言——情感升华

师:网络世界丰富多彩,网络世界诱惑无限。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危害也是日益彰显,尤其是网吧,往往是各类事件的原发地,不容忽视,对于青少年来讲,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的茁壮成长将是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网吧、远离伤害、文明上网、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青年。最后我们在我们的团歌声中,全班同学走上讲台,在倡议书上严肃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四、教后反思

本次法制课有这样几个亮点:

1、本次法制课没有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创设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情景老师讲我们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增强了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

3、课堂呈现开放性模式,司法系统的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请进课堂,与学生互动。

4、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上网问题作为教学分析的素材,做到新课改的“三贴近”的原则。

THE END
1.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法律是什么(优质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第1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 法律是什么【教学目标】· 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https://m.zxxk.com/soft/39826325.html
2.《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02.docx《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 1、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法律是什么,形成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2、教材内容特点:基础性强,对比性强。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二)主观依据 1、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法律的特殊性、权威性,尊重法律。②能力目标: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020/6123004125003011.shtm
3.法律常识教学教案(精选8篇)篇1:法律常识教学教案 经济常识前言 转载 前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正确掌握经济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经济常识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它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r440obn.html
4.《法律与生活》优秀教案《法律与生活》优秀教案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 一、课时安排 本课建议1课时。 二、基本思路: 法律以其严谨性著称,按照法律条文,是什么就是什么,很难像哲学、文化、经济那样留有余地。所以《法律与生活》更多会采用先展示法律知识再来探讨或设置议题,并用探究或议题检验和实践法律知识。http://www.jsxzgjzx.com/info/1052/4960.htm
5.《善于法律》教学设计8篇(全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三框 善用法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zwsx7ks.html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绪 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 应人生新阶段 【教学目标】 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http://mkszyxy.gsau.edu.cn/info/9466/58847.htm
7.教案法制(范文20篇)7、小结:通过辨析活动,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我们少儿童合法的权益。 教案法制篇5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39;法制观念。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9722.html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3篇(2023年).docx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3篇(2023年)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3篇(2023年)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https://www.taodocs.com/p-933422261.html
9.(核心素养目标)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1世纪教育网2024-07-01 09:51统编版(部编版)(2024)148.96K[政治思品教案] 资源简介 7.9.1《生活需要法律》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32 时间:2024/5/9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观看情景剧懂得生活需要法律,感悟人类社会由“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激发对法治国家的美好期待。 http://zy.21cnjy.com/207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