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什么是法律》教案模板(2)

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

法律的含义。

理解:

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明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

列举实例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标。

运用:

对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认识法律与道德有密切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页,粗读第一课的内容,只读课题、框题、目题。阅读后,请写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教师把结构式写在黑板上。)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框题的内容。

一、什么是法律(板书)

通过刚才的粗读,我们知道了(指向副板书此部分目题位置,读后归纳。)

第一,法律是"行为规则",即规定人们什么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必须做。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法律具有其它行为规则不同的牲,即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

请同学们在书上标出法律的含义。(第12页)

下面,我们讲解法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把握法律的含义。

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板书)

(一)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板书)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在我国,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们须按法定程序,依据宪法,创制国家的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例如,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18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

以上两种形式,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即成文法。在法制发展过程中,也有不成文法。

(二)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

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板书)

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第10、11页的案例,看图片并思考:什么是国家强制力法律的实施为什么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国家强制力主要指暴力。(板书)

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二)法律行为规则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板书)

因为:

只有领先国家强制力,才能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与服从法律。

对统治阶级成员中(在我国是人民中),出现的违法犯罪分子,也需要国家强制力予以制裁。

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确保人们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三)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板书)

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板书)

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同时思考,每一画面上的要求包括什么是对谁提出的要求(出示图片。)

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一)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板书)

(二)法律这一特征的表现。(板书)

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贪污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即公民平等遵守法律。(板书)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板书)

法律具有权威性。这一点,在国家处理的大案要案上体现得非常清楚。教材第12页的案例,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通过学习法律的牲,我们对法律的含义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请同学们记往"法律"这个在法律常识中最基础的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学习法律特征的过程中,同学们不难发现,教材是用对比的方法介绍道德行为规则与法律行为规则的不同的。请同学们再熟悉一下这部分内容,并回答二者有何不同。

道德与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但二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从形成上看,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即具有自发性。法律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要求,由国家制定的认可。即具有阶级意志性。

第二、从实施上看,二者的实现手段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的信念的力量来维护。即具有理念性。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即具有强制性。

第三、从约束力上看,阶段社会的道德规则,不能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小结:这节课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知识: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知道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法律的含义,并明确了法律最主要的牲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巩固新课]

同学们共同分析一个案例,回答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目的:强化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福利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投影)

某校校址周围皆为居民住家,其中私房者甚多。一天,校长发现学校东围墙被扒开一豁口,约20平方米的空地被××占为房基,校长带人去交涉,拿出建校时的图纸,证明该地为学校所有.××家人用长凳砸校长,校长头部砸出两寸长的口子,流血很多.学校领导来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依法对××予以处罚并责令其退回20平方米空地,还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赔偿医疗费用.

THE END
1.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法律是什么(优质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第1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 法律是什么【教学目标】· 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https://m.zxxk.com/soft/39826325.html
2.《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02.docx《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 1、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法律是什么,形成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2、教材内容特点:基础性强,对比性强。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二)主观依据 1、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法律的特殊性、权威性,尊重法律。②能力目标: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020/6123004125003011.shtm
3.法律常识教学教案(精选8篇)篇1:法律常识教学教案 经济常识前言 转载 前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正确掌握经济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经济常识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它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r440obn.html
4.《法律与生活》优秀教案《法律与生活》优秀教案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 一、课时安排 本课建议1课时。 二、基本思路: 法律以其严谨性著称,按照法律条文,是什么就是什么,很难像哲学、文化、经济那样留有余地。所以《法律与生活》更多会采用先展示法律知识再来探讨或设置议题,并用探究或议题检验和实践法律知识。http://www.jsxzgjzx.com/info/1052/4960.htm
5.《善于法律》教学设计8篇(全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三框 善用法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zwsx7ks.html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绪 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 应人生新阶段 【教学目标】 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http://mkszyxy.gsau.edu.cn/info/9466/58847.htm
7.教案法制(范文20篇)7、小结:通过辨析活动,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我们少儿童合法的权益。 教案法制篇5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39;法制观念。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9722.html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3篇(2023年).docx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3篇(2023年)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3篇(2023年)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https://www.taodocs.com/p-933422261.html
9.(核心素养目标)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1世纪教育网2024-07-01 09:51统编版(部编版)(2024)148.96K[政治思品教案] 资源简介 7.9.1《生活需要法律》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32 时间:2024/5/9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观看情景剧懂得生活需要法律,感悟人类社会由“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激发对法治国家的美好期待。 http://zy.21cnjy.com/207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