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集中宣传活动
今年5月15日是第14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当天上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遂宁市中心支行、市保险行业协会等单位在裕丰园广场开展“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彩页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向群众宣传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成效。民警还结合过往案例,围绕当前非法集资、传销、合同诈骗等常见经济犯罪的作案特点、表现形式,向群众普及识假辨假知识,提醒大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平时感觉经济犯罪离我们很远,都是从新闻或者电视上去了解。听了民警的宣传我才知道,经济犯罪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必须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市民张女士说。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结合本地经济类案件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特别是在“非吸”类案件的打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侦办“非吸”类案件201件,移送起诉525人,挽回经济损失68.7亿元,案件起诉率达到99.01%。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严厉打击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为遂宁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市经侦支队副支队长袁星说。
提高防范意识
谨防经济诈骗
这些作案手法需警惕
↓↓
手法一
“高额回报”项目其实是非法集资
以“互助”“慈善”“复利”“境外投资”等为噱头的非法集资行为,都有一个显著特点——无实体项目支撑,却许以受害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等旗号,假冒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发布销售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摆出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大好前景的“迷魂阵”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这些无实体项目支撑、无明确投资标的、无实体机构的非法集资行为,往往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推广、资金运转,以高收益、低门槛、快回报为诱饵,靠不断发展新的投资者实现虚高利润。
警方提醒:谨慎选择投资项目,对网上宣传的理财、基金、众筹、股权等产品,可通过证监、银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核实其真实性,同时了解国家对其是否设定准入门槛、有无限制性规定等。不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文禁止的非法经济活动,不做盲目投资,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手法二
变着花样收取“入门费”的网络传销
以“虚拟货币”为载体的网络传销十分容易辩认,不法分子通过网站平台发售“五行币”“百川币”“宝特币”“万福币”等虚拟货币,以数倍甚至数十倍投资本金的“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薪利)为诱饵,设置推荐奖、领导奖等奖金制度,引诱投资人发展他人参与,再通过设置提现门槛、定期重置、后台操纵产品价格等手段,牟取暴利。
手法三
利用收购、租借“两卡”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收购身份证冒名办理银行卡或者网上收购银行卡的方式,大量收集银行卡以便实施电信诈骗、毒品交易、洗钱等犯罪活动。犯罪嫌疑人在收到大额赃款后,会利用收购的银行卡瞬间将钱款分散打至几十个账户,再分别通过小额提现的方式完成“洗钱”。
(全媒体记者贺建平实习生贾朝伟)
成都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专家:属可食用真菌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第三方平台称“春运抢票开始”“最早可提前90天预约”?12306回应
青海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丰胜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